继上次肝了几天的Tkinter保姆级教程(上),接下来继续肝教程下,冲冲冲。
目录
Scale控件
Canvas画布控件
Menu菜单控件
Scrollbar滚动条控件
Event事件处理
布局管理器(pack,grid,place)
pack()
grid()
place()
布局管理控件
Frame控件
LabelFrame控件
PanedWindow控件
对话框控件
文件选择对话框
颜色选择对话框
消息对话框
Scale 控件,即滑块控件或标尺控件,该控件可以创建一个类似于标尺式的滑动条对象,用户通过操作它可以直接设置相应的数值(刻度值)。Scale 控件同样有许多应用场景,并且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也会经常用到,比如电脑上调节音量的滑动条(数值范围 0-100),如下图所示:
Scale 控件常用的基本属性如下所示:
参数 | 说明 |
---|---|
activebackground | 指定当鼠标在上方飘过的时候滑块的背景颜色 |
bigincrement | 1. 设置“大”增长量 2. 该选项设置增长量的大小 3. 默认值是 0,增长量为范围的 1/10 |
borderwidth | 1. 指定边框宽度 2. 默认值是 2 |
command | 1. 指定一个函数,每当滑块发生改变的时候都会自动调用该函数 2. 该函数有一个唯一的参数,就是最新的滑块位置 3. 如果滑块快速地移动,函数可能无法获得每一个位置,但一定会获得滑块停下时的最终位置 |
digits | 1. 设置最多显示多少位数字 2. 补充注释:例如设置 from 选项为 0,to 选项为 20,digits 选项设置为 5,那么滑块的范围就是在 0.000 ~ 20.000 直接滑动 3. 默认值是 0(不开启) |
font | 1. 指定滑块左侧的 Label 和刻度的文字字体 2. 默认值由系统指定 |
from_ | 1. 设置滑块最顶(左)端的位置 2. 默认值是 0 |
highlightcolor | 1. 指定当 Scale 获得焦点的时候高亮边框的颜色 2. 默认值由系统指定 |
label | 1. 你可以在垂直的 Scale 组件的顶端右侧(水平的话是左端上方)显示一个文本标签 2. 默认值是不显示标签 |
length | 1. Scale 组件的长度,默认值是 100 像素 |
orient | 1. 设置 Scale 控件是水平放置(HORIZONTAL)还是垂直放置(VERTICAL) 2. 默认值是 VERTICAL(垂直放置) |
repeatdelay | 1. 该选项指定鼠标左键点击滚动条凹槽的响应时间 2. 默认值是 300(毫秒) |
repeatinterval | 1. 该选项指定鼠标左键紧按滚动条凹槽时的响应间隔 2. 默认值是 100(毫秒) |
resolution | 1. 指定 Scale 组件的分辨率(每点击一下移动的步长) 示例: 比如 resolution 选项设置为 0.1 的话,那么每点击一下鼠标就是在 0.0 ~ 20.0 之间以 0.1 的步长移动 2. 该参数的默认值是 1 |
showvalue | 1. 设置是否显示滑块旁边的数字 2. 默认值为 True |
sliderlength | 1. 设置滑块的长度 2. 默认值是 30 像素 |
state | 1. 默认情况下 Scale 组件支持鼠标事件和键盘事件,可以通过设置该选项为 DISABLED 来禁用此功能 2. 默认值是 NORMAL |
takefocus | 1. 指定使用 Tab 键是否可以将焦点移动到该 Scale 组件上 2. 默认是开启的,可以通过将该选项设置为 False 避免焦点落在此组件上 |
tickinterval | 1. 设置显示的刻度,如果设置一个值,那么就会按照该值的倍数显示刻度 2. 默认值是不显示刻度 |
to | 1. 设置滑块最底(右)端的位置 2. 默认值是 100 |
troughcolor | 1. 设置凹槽的颜色 2. 默认值由系统指定 |
variable | 1. 指定一个与 Scale 组件相关联的 Tkinter 变量,该变量存放滑块最新的位置 2. 当滑块移动的时候,该变量的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width | 1. 指定 Scale 组件的宽度 2. 默认值是 15 像素 |
Scale 常用方法有如下四个,见下表所示:
方法 | 说明 |
---|---|
coords(value=None) | 1. 获得当前滑块位置相对于 Scale 控件左上角位置的相对坐标, 2. 如果设置了 value 值,则返回当滑块位于该位置时与左上角的相对坐标 |
get() | 获得当前滑块的位置(即当前数值),返回值可以为整型或者浮点型 |
identify(x, y) | 返回一个字符串表示指定位置下的 Scale 控件 |
set(value) | 设置 Scale 控件的值,即滑块的位置,默认为初始位置 |
下面看一组简单的实例应用:创建一个 Scale 控件
from tkinter import *
# 创建主窗口
win =Tk()
win.title("控制管理界面")
win.iconbitmap('favicon.ico')
win.geometry('400x250')
# 添加一个 Scale 控件,默认垂直方向,步长设置为 5,长度为200,滑动块的大小为 50,最后使用label参数文本
s=Scale(win, from_ =100, to =0,resolution =5,length =200,sliderlength= 20,label ='音量控制' )
s.pack()
# 设置滑块的位置
s.set(value=15)
# 显示窗口
mainloop()
下面看一个稍微复杂点的应用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tkinter as tk
window = tk.Tk()
window.title("购物车界面")
window.iconbitmap('favicon.ico')
window.geometry('450x200+450+250')
window.resizable(0,0)
# 创建一个文本标签
label = tk.Label(window, bg='#9FB6CD',width=18, text='')
label.grid(row =2)
# 创建执行函数
def select_price(value):
label.config(text='您购买的数量是 ' + value)
# 创建 Scale控件
scale = tk.Scale(window,
label='选择您要购买的数量',
from_=1,
to= 100,
orient=tk.HORIZONTAL, # 设置Scale控件平方向显示
length=400,
tickinterval=9, # 设置刻度滑动条的间隔
command=select_price) # 调用执行函数,是数值显示在 Label控件中
scale.grid(row =1)
# 显示窗口
window.mainloop()
Canvas 控件具有两个功能,首先它可以用来绘制各种图形,比如弧形、线条、椭圆形、多边形和矩形等,其次 Canvas 控件还可以用来展示图片(包括位图),我们将这些绘制在画布控件上的图形,称之为“画布对象”。每一个画布对象都有一个“唯一身份ID”,这是 Tkinter 自动为其创建的,从而方便控制和操作这些画布对象。通过 Canvas 控件创建一个简单的图形编辑器,让用户可以达到自定义图形的目的,就像使用画笔在画布上绘画一样,可以绘制各式各样的形状,从而有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
Canvas控件基本属性
下面对 Canvas 控件的常用属性做简单的介绍,如下表所示:
属性 | 方法 |
---|---|
background(bg) | 指定 Canvas 控件的背景颜色 |
borderwidth(bd) | 指定 Canvas 控件的边框宽度 |
closeenough | 1. 指定一个距离,当鼠标与画布对象的距离小于该值时,认为鼠标位于画布对象上 2. 该选项是一个浮点类型的值 |
confine | 1. 指定 Canvas 控件是否允许滚动超出 scrollregion 选项设置的滚动范围,默认值为 True |
selectbackground | 指定当画布对象(即在 Canvas 画布上绘制的图形)被选中时的背景色, |
selectborderwidth | 指定当画布对象被选中时的边框宽度(选中边框) |
selectforeground | 指定当画布对象被选中时的前景色 |
state | 设置 Canvas 的状态:"normal" 或 "disabled",默认值是 "normal",注意,该值不会影响画布对象的状态 |
takefocus | 指定使用 Tab 键可以将焦点移动到输入框中,默认为开启,将该选项设置为 False 避免焦点在此输入框中 |
width | 指定 Canvas 的宽度,单位为像素 |
xscrollcommand | 与 scrollbar(滚动条)控件相关联(沿着 x 轴水平方向) |
xscrollincrement | 1. 该选项指定 Canvas 水平滚动的“步长” 2. 例如 '3c' 表示 3 厘米,还可以选择的单位有 'i'(英寸),'m'(毫米)和 'p'(DPI,大约是 '1i' 等于 '72p') 3. 默认为 0,表示可以水平滚动到任意位置 |
yscrollcommand | 与 scrollbar 控件(滚动条)相关联(沿着 y 轴垂直方向) |
yscrollincrement | 1. 该选项指定 Canvas 垂直滚动的“步长” 2. 例如 '3c' 表示 3 厘米,还可以选择的单位有 'i'(英寸),'m'(毫米)和 'p'(DPI,大约是 '1i' 等于 '72p') 3. 默认值是 0,表示可以垂直方向滚动到任意位置 |
Canvas控件绘图常用方法
Cansvas 控件提供了一系列绘制几何图形的常用方法,下面对这些方法做简单介绍:
方法 | 说明 |
---|---|
create_line(x0, y0, x1, y1, ... , xn, yn, options) | 1. 根据给定的坐标创建一条或者多条线段; 2. 参数 x0,y0,x1,y1,...,xn,yn 定义线条的坐标; 3. 参数 options 表示其他可选参数 |
create_oval(x0, y0, x1, y1, options) | 1. 绘制一个圆形或椭圆形; 2. 参数 x0 与 y0 定义绘图区域的左上角坐标;参数 x1 与 y1 定义绘图区域的右下角坐标; 3. 参数 options 表示其他可选参数 |
create_polygon(x0, y0, x1, y1, ... , xn, yn, options) | 1. 绘制一个至少三个点的多边形; 2. 参数 x0、y0、x1、y1、...、xn、yn 定义多边形的坐标; 3. 参数 options 表示其他可选参数 |
create_rectangle(x0, y0, x1, y1, options) | 1. 绘制一个矩形; 2. 参数 x0 与 y0 定义矩形的左上角坐标;参数 x 与 y1 定义矩形的右下角坐标; 3. 参数 options 表示其他可选参数 |
create_text(x0, y0, text, options) | 1. 绘制一个文字字符串。其中 2. 参数 x0 与 y0 定义文字字符串的左上角坐标,参数 text 定义文字字符串的文字; 3. 参数 options 表示其他可选参数 |
create_image(x, y, image) | 1. 创建一个图片; 2. 参数 x 与 y 定义图片的左上角坐标; 3. 参数 image 定义图片的来源,必须是 tkinter 模块的 BitmapImage 类或 PhotoImage 类的实例变量。 |
create_bitmap(x, y, bitmap) | 1. 创建一个位图; 2. 参数 x 与 y 定义位图的左上角坐标; 3. 参数 bitmap 定义位图的来源,参数值可以是 gray12、gray25、gray50、gray75、hourglass、error、questhead、info、warning 或 question,或者也可以直接使用 XBM(X Bitmap)类型的文件,此时需要在 XBM 文件名称前添加一个 @ 符号,例如 [email protected] |
create_arc(coord, start, extent, fill) | 1. 绘制一个弧形; 2. 参数 coord 定义画弧形区块的左上角与右下角坐标; 3. 参数 start 定义画弧形区块的起始角度(逆时针方向); 4. 参数 extent 定义画弧形区块的结束角度(逆时针方向); 5. 参数 fill 定义填充弧形区块的颜色。 |
注意:上述方法都会返回一个画布对象的唯一 ID。关于 options 参数,下面会通过一个示例对经常使用的参数做相关介绍。(但由于可选参数较多,并且每个方法中的参数作用大同小异,因此对它们不再逐一列举)
从上述表格不难看出,Canvas 控件采用了坐标系的方式来确定画布中的每一点。一般情况下,默认主窗口的左上角为坐标原点,这种坐标系被称作为“窗口坐标系”,但也会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即画布的大小可能大于主窗口,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可以采用带滚动条的 Canvas 控件,此时会以画布的左上角为坐标原点,我们将这种坐标系称为“画布坐标系”。
绘制直线
下面示例展示了如何在画布(Canvas控件)上绘制一条虚线和实线,代码如下:
from tkinter import *
root = Tk()
# 设置窗口的背景颜色以区别画布
root.config(bg='#87CEEB')
root.title("艾派森")
root.geometry('450x350')
root.iconbitmap('favicon.ico')
# 设置画布的背景颜色为白色
cv=Canvas(root,bg="white",width =300, height = 250)
# 将控件放置在主窗口中
cv.pack()
# 设置坐标点,此处可以元组的形式来设置坐标点
point=[(10,20),(20,30),(30,40),(40,100),(80,120),(150,90)]
# 创建画布,添加线条
# fill 参数指定填充的颜色,如果为空字符串,则表示透明
# dash 参数表示用来绘制虚线轮廓,元组参数,分别代表虚线中线段的长度和线段之间的间隔
# arrow 设线段的箭头样式,默认不带箭头,参数值 first 表示添加箭头带线段开始位置,last表示到末尾占位置,both表示两端均添加
# smooth 布尔值参数,表示是否以曲线的样式划线,默认为 False
# width 控制线宽
line1=cv.create_line(point,fill="purple",dash=(1,1),arrow=LAST,width=5)
line2=cv.create_line(point,fill="red",arrow=BOTH,smooth=TRUE,width=5)
# 移动其中一条线段,只需要更改其坐标就可以,使用 coords()方法移动曲线
cv.coords(line2,50,30,25,35,35,40,50,120,60,170,10,180)
# 显示窗口
root.mainloop()
上述示例中涉及了一部分参数,比如 fill、dash、arrow 等,下表对 create_line() 函数的相关参数做了简单介绍:
属性 | 说明 |
---|---|
activedash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active" 的时候,绘制虚线 |
activefill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active" 的时候,填充颜色 |
activestipple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active" 的时候,指定填充的位图 |
activewidth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active" 的时候,指定边框的宽度 |
arrow | 1. 默认线段是不带箭头的,通过设置该选项添加箭头到线段中 2. "first" 表示添加箭头到线段开始的位置 3. "last" 表示添加箭头到线段结束的位置 4. "both" 表示两端均添加箭头 |
arrowshape | 1. 用一个三元组来指定箭头的形状,默认值是 (8, 10, 3),元组中的数值分别代表箭头中三条边的长度 |
capstyle | 1. 指定线段两端的样式,默认值是 "butt" 2. 该选项的值可以是: "butt"(线段的两段平切于起点和终点) "projecting"(线段的两段在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将 width 选项设置的长度分别延长一半) "round"(线段的两段在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将 width设置的长度分别延长一半,并以圆角进行绘制) |
dash | 绘制虚线,该选项值是一个整数元组,元组中的元素分别代表短线的长度和间隔,比如 (3, 5) 代表 3 个像素的短线和 5 个像素的间隔 |
dashoffset | 指定虚线开始的偏移位置,比如 dash=(5, 1, 2, 1),dashoffset=3,则从 2 开始画虚线 |
disableddash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disabled" 的时候,绘制虚线 |
disabledfill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disabled" 的时候,填充颜色 |
disabledstipple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disabled" 的时候,指定填充的位图 |
disabledwidth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disabled" 的时候,指定边框的宽度 |
fill | 1. 指定填充的颜色,空字符串表示透明 |
joinstyle | 1. 指定当绘制两个相邻线段之间时接口的样式,默认为 "round" 2. 该选项的值可以是: "round"(以连接点为圆心,1/2 width 选项设置的长度为半径来绘制圆角) "bevel"(在连接点处将两线段的夹角做平切操作) "miter"(沿着两线段的夹角延伸至一个点) |
offset | 指定当点画模式时填充位图的偏移 |
smooth | 默认值为 False,若设置为 True,表示将以曲线的样式代替所绘线段 |
splinesteps | 当绘制曲线的时,该选项指定由多少条折线来构成曲线,默认值是 12,这里需要注意,只有当 smooth 选项为 True 时该选项才会生效。 |
state | 指定该画布对象的状态,默认值为 "normal",参数值有 "normal","disabled"(不可用)和 "hidden"(隐藏)三种状态。 |
stipple | 指定一个位图进行填充,默认值为空字符串,表示实心 |
tags | 为创建的画布对象添加标签 |
width | 指定边框的宽度 |
对于扇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这些封闭式图形,它们由轮廓线和填充颜色两部分组成。在绘制这些图形时相关函数的可选参数与上述表格也存在略微差异,下面以绘制扇形的 create_arc() 函数为例做简单的介绍:
属性 | 方法 |
---|---|
activedash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active" 的时候,绘制虚线 |
activefill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active" 的时候,填充颜色 |
activeoutline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active" 的时候,绘制轮廓线 |
activeoutlinestipple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active" 的时候,指定填充轮廓的位图 |
activestipple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active" 的时候,指定填充的位图 |
activewidth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active" 的时候,指定边框的宽度 |
dash | 指定绘制虚线轮廓,与绘制线段的含义相同 |
dashoffset | 指定虚线轮廓开始的偏移位置 |
disableddash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disabled" 的时候,绘制虚线 |
disabledfill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disabled" 的时候,填充颜色 |
disabledoutline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disabled" 的时候,绘制轮廓线 |
disabledoutlinestipple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disabled" 的时候,指定填充轮廓的位图 |
disabledstipple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disabled" 的时候,指定填充的位图 |
disabledwidth | 当画布对象状态为 "disabled" 的时候,指定边框的宽度 |
extent | 指定跨度(从 start 选项指定的位置开始到结束位置的角度)默认值是 90.0 |
fill | 与上述表格的含义相同,表示指定的填充颜色,若为空字符串则为透明色 |
offset | 指定当点画模式时填充位置的偏移,参数值为 "x,y"坐标偏移和位置偏移两种方式,比如 "ne"/"e" 等 |
outline | 指定轮廓的颜色 |
outlineoffset | 指定当点画模式绘制轮廓时位图的偏移 |
outlinestipple | 当 outline 选项被设置时,该选项用于指定一个位图来填充边框,默认值是空字符串,表示黑色 |
start | 指定起始位置的偏移角度 |
style | 默认创建的是扇形,指定该方法创建的是扇形("pieslice")、弓形("chord")还是弧形("arc") |
tags | 为创建的画布对象添加标签 |
width | 指定边框的宽度 |
下面让我们来一组绘制几何图形的简单示例:
from tkinter import *
root = Tk()
# 设置主窗口区的背景颜色以区别画布区的颜色
root.config(bg='#8DB6CD')
root.title("艾派森")
root.geometry('500x400')
root.iconbitmap('favicon.ico')
# 将画布设置为白色
canvas = Canvas(root,width = 400,height = 400,bg='white')
# 设置基准坐标
x0,y0,x1,y1 = 10,10,80,80
# 绘制扇形,起始角度为 0 度,结束角度为 270, 扇形区域填充色为淡蓝色,轮廓线为蓝色,线宽为 2px
arc = canvas.create_arc(x0, y0, x1, y1,start = 0, extent = 270, fill = '#B0E0E6',outline ='blue',width = 2)
# 绘制圆形
oval = canvas.create_oval(x0+150, y0, x1+150, y1,fill ='#CD950C',outline = 'blue',width=2)
# 绘制矩形,并将轮廓线设置为透明色,即不显示最外围的轮廓线,默认为黑色
rect = canvas.create_rectangle(x0,y0+100,x1,y1+100,fill='red',outline = '')
# 绘制一个三角形,填充色为绿色
trigon = canvas.create_polygon(80,80,150,80,200,200, outline="", fill="green",)
# 当然也可以绘制一个任意多边形,只要你的坐标正确就可以
# 绘制一个多边形,首先定义一系列的多边形上的坐标点
poly_points=[(0,280),(140,200),(140,240),(270,240),(270,320),(140,320),(140,360)]
polygon = canvas.create_polygon(poly_points,fill="#BF3EFF")
# 放置画布在主窗口
canvas.pack()
# 显示窗口
root.mainloop()
注意:create_rectangle() 方法的前两个参数决定了矩形的左上角坐标,后两个参数决定了矩形的右下角坐标;另外 create_oval() 方法并不是只能绘制圆形,还能绘制椭圆形,这取决于传入的参数。
Menu 控件(菜单控件)可以说是 GUI 中“精髓所在”,它以可视化的方式将一系列的“功能选项卡”进行分组,并在每个分组下又“隐藏”了许多其他的“选项卡”。当打开菜单时,这些选项卡就会“显式”的呈现出来,方便用户进行选择,比如 Windows 系统中记事本文件(.txt文件类型)的界面:
通过使用菜单控件(Menu)可以充分地节省有限的窗口区域,让我们的界面更加简洁优雅,避免臃肿、混乱。 Tkinter Menu 控件提供了三种类型的菜单,分别是:topleve(主目录菜单)、pull-down(下拉式菜单)、pop-up(弹出式菜单,或称快捷式菜单)。
下表列出创建菜单时用到的相关方法,如下所示:
方法 | 说明 |
---|---|
add_cascade(**options) | 添加一个父菜单,将一个指定的子菜单,通过 menu 参数与父菜单连接,从而创建一个下拉菜单。 |
add_checkbutton(**options) | 添加一个多选按钮的菜单项 |
add_command(**options) | 添加一个普通的命令菜单项 |
add_radiobutton(**options) | 添加一个单选按钮的菜单项 |
add_separator(**options) | 添加一条分割线 |
add(add(itemType, options)) | 添加菜单项,此处 itemType 参数可以是以下几种:"command"、"cascade", "checkbutton"、"radiobutton"、"separator" 五种,并使用 options 选项来设置 菜单其他属性。 |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Menu 控件也提供了一些其他方法来操作菜单项,比如删除菜单项、获取菜单项、设置指定的菜单项等,如下表所示:
方法 | 说明 |
---|---|
delete(index1, index2=None) | 1. 删除 index1 ~ index2(包含)的所有菜单项 2. 如果忽略 index2 参数,则删除 index1 指向的菜单项 |
entrycget(index, option) | 获得指定菜单项的某选项的值 |
entryconfig(index, **options) | 设置指定菜单项的选项 |
index(index) | 返回与 index 参数相应的选项的序号 |
insert(index, itemType, **options) | 插入指定类型的菜单项到 index 参数指定的位置,类型可以是 是:"command","cascade","checkbutton","radiobutton" 或 "separator" 中的一个,或者也可以使用 insert_类型() 形式来, 比如 insert_cascade(index, **options)..等 |
invoke(index) | 调用 index 指定的菜单项相关联的方法 |
post(x, y) | 在指定的位置显示弹出菜单 |
type(index) | 获得 index 参数指定菜单项的类型 |
unpost() | 移除弹出菜单 |
yposition(index) | 返回 index 参数指定的菜单项的垂直偏移位置 |
下面对 Menu 控件的 options 参数做简单地介绍,如下所示:
属性 | 说明 |
---|---|
accelerator | 1. 设置菜单项的快捷键,快捷键会显示在菜单项目的右边,比如 accelerator = "Ctrl+O" 表示打开; 2. 注意,此选项并不会自动将快捷键与菜单项连接在一起,必须通过按键绑定来实现 |
command | 选择菜单项时执行的 callback 函数 |
label | 定义菜单项内的文字 |
menu | 此属性与 add_cascade() 方法一起使用,用来新增菜单项的子菜单项 |
selectcolor | 指定当菜单项显示为单选按钮或多选按钮时选择中标志的颜色 |
state | 定义菜单项的状态,可以是 normal、active 或 disabled |
onvalue/offvalue | 1. 默认情况下,variable 选项设置为 1 表示选中状态,反之设置为 0,设置 offvalue/onvalue 的值可以自定义未选中状态的值 2. |
tearoff | 1. 如果此选项为 True,在菜单项的上面就会显示一个可选择的分隔线; 2. 注意:分隔线会将此菜单项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窗口 |
underline | 设置菜单项中哪一个字符要有下画线 |
value | 1. 设置按钮菜单项的值 2. 在同一组中的所有按钮应该拥有各不相同的值 3. 通过将该值与 variable 选项的值对比,即可判断用户选中了哪个按钮 |
variable | 当菜单项是单选按钮或多选按钮时,与之关联的变量 |
创建主目录菜单
主目录菜单也称之为“顶级菜单”,下拉菜单等其他子菜单的都需要建立在“顶级菜单”的基础之上,下面示例创建了一个类似于“记事本”界面的程序,代码如下:
from tkinter import *
import tkinter . messagebox
#创建主窗口
win = Tk()
win.config(bg='#87CEEB')
win.title("艾派森")
win.geometry('450x350+300+200')
win.iconbitmap('favicon.ico')
# 绑定一个执行函数,当点击菜单项的时候会显示一个消息对话框
def menuCommand() :
tkinter.messagebox.showinfo("主菜单栏","你正在使用主菜单栏")
# 创建一个主目录菜单,也被称为顶级菜单
main_menu = Menu(win)
#新增命令菜单项,使用 add_command() 实现
main_menu.add_command(label="文件",command=menuCommand)
main_menu.add_command(label="编辑",command=menuCommand)
main_menu.add_command(label="格式",command=menuCommand)
main_menu.add_command(label="查看",command=menuCommand)
main_menu.add_command(label="帮助",command=menuCommand)
#显示菜单
win.config(menu=main_menu)
win.mainloop()
如上图所示,当点击主目录中的任意一个菜单选项时都会跳出一个消息对话框。
创建下拉菜单
下拉菜单时主菜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户选择相关命令的重要交互界面,下拉菜单的创建方式也非常简单,不过需要我们注意,下拉菜单是建立的主菜单(即顶级菜单)的基础之上的,并非主窗口之上,这一点千万不要搞混,否则创建下拉菜单会失败。
下面继续仿照“记事本”的相关功能来创建下拉菜单,示例如下:
from tkinter import *
import tkinter .messagebox
#创建主窗口
win = Tk()
win.config(bg='#87CEEB')
win.title("艾派森")
win.geometry('450x350+300+200')
win.iconbitmap('favicon.ico')
#创建一个执行函数,点击下拉菜单中命令时执行
def menuCommand() :
tkinter .messagebox .showinfo("下拉菜单", "您正在使用下拉菜单功能")
#创建主目录菜单(顶级菜单)
mainmenu = Menu (win)
#在顶级菜单上新增"文件"菜单的子菜单,同时不添加分割线
filemenu = Menu (mainmenu, tearoff=False)
#新增"文件"菜单的菜单项,并使用 accelerator 设置菜单项的快捷键
filemenu.add_command (label="新建",command=menuCommand,accelerator="Ctrl+N")
filemenu.add_command (label="打开",command=menuCommand, accelerator="Ctrl+O")
filemenu.add_command (label="保存",command=menuCommand, accelerator="Ctrl+S")
# 添加一条分割线
filemenu.add_separator ()
filemenu.add_command (label="退出",command=win. quit)
#在主目录菜单上新增"文件"选项,并通过menu参数与下拉菜单绑定
mainmenu.add_cascade (label="文件",menu=filemenu)
# 将主菜单设置在窗口上
win.config (menu=mainmenu)
# 绑定键盘事件,按下键盘上的相应的键时都会触发执行函数
win.bind("",menuCommand)
win. bind("", menuCommand)
win.bind("",menuCommand)
win. bind("", menuCommand)
win. bind("", menuCommand)
win.bind("",menuCommand)
# 显示主窗口
win.mainloop()
创建弹出菜单栏
弹出式菜单栏,也称为快捷式菜单栏,比如通过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一个菜单栏,其中包含一些常用的选项卡,如复制、粘贴等.
Tkinter Menu 控件同样可以是实现上述功能,而且并不复杂,示例如下:
import tkinter as tk
root = tk.Tk()
root.config(bg='#8DB6CD')
root.title("艾派森")
root.geometry('400x300')
root.iconbitmap('favicon.ico')
def func():
print('您通过弹出菜单执行了命令')
# 创建一个弹出菜单
menu = tk.Menu(root, tearoff=False)
menu.add_command(label="新建", command=func)
menu.add_command(label="复制", command=func)
menu.add_command(label="粘贴", command=func)
menu.add_command(label="剪切", command=func)
# 定义事件函数
def command(event):
# 使用 post()在指定的位置显示弹出菜单
menu.post(event.x_root, event.y_root)
# 绑定鼠标右键,这是鼠标绑定事件
# 表示点击鼠标的右键,1 表示左键,2表示点击中间的滑轮
root.bind("", command)
root.mainloop()
Scrollbar 控件常用于创建一个水平或者垂直的滚动条,通常情况下,Scrollbar 控件可以与 Listbox、Text、Canvas 以及 Entry 等控件一起使。
滚动条控件是 GUI 程序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控件类型,它主要用来控制控件区域的可见范围,比如当 Text 控件的文本内容非常多时,为了方便用户阅读,可以给 Text 控件增加滚动条,用户只需拖动滚动条就能完成内容的阅读。
Scrollbar 控件的常用属性,如下表所示:
属性 | 说明 |
---|---|
activebackground | 指定当鼠标在上方飘过的时候滑块和箭头的背景颜色,默认由系统决定 |
activerelief | 指定当鼠标在滑块上方飘过时滑块的样式,默认值是 "raised",其他可选值有 "flat","sunken","groove","ridge" |
background(bg) | 指定背景颜色,默认值由系统指定 |
borderwidth(bd) | 指定边框宽度,默认值是 0 |
command | 当滚动条更新时回调的函数,通常指定对应组件的 xview() 或 yview() 方法 |
cursor | 指定当鼠标在上方飘过的时的鼠标样式,默认值由系统指定 |
elementborderwidth | 1. 指定滚动条和箭头的边框宽度 2. 默认值是 -1(表示使用 borderwidth 选项的值) |
jump | 1. 指定当用户拖拽滚动条时的行为 2. 默认值为 False,滚动条的任何一丝变动都会即刻调用 command 指定的回调函数 3. 设置为 True 则当用户松开鼠标才调用 |
orient | 指定绘制 "horizontal"(垂直滚动条)还是 "vertical"(水平滚动条),默认值是 VERTICAL |
repeatdelay | 该选项指定鼠标左键点击滚动条凹槽的响应时间,默认值是 300(毫秒) |
repeatinterval | 该选项指定鼠标左键紧按滚动条凹槽时的响应间隔,默认值是 100(毫秒) |
takefocus | 指定使用 Tab 键可以将焦点移到该 Scrollbar 组件上,默认为开启,可以将该选项设置为 False 避免焦点在此组件上 |
troughcolor | 指定凹槽的颜色,默认由系统指定 |
width | 指定滚动条的宽度,默认值是 16px |
下面是介绍了 Scrollbar 控件常用的函数:
属性 | 说明 |
---|---|
activate(element) | 1. 显示 element 参数指定的元素的背景颜色和样式; 2. element 参数可以设置为:"arrow1"(箭头1),"arrow2"(箭头2)或 "slider"(滑块) |
delta(deltax, deltay) | 1. 给定一个鼠标移动的范围 deltax 和 deltay,然后该方法返回一个浮点类型的值(范围 -1.0 ~ 1.0) 2. 注意:deltax 表示水平移动量,deltay 表示垂直移动量 |
fraction(x, y) | 给定一个像素坐标 (x, y),该方法返回最接近给定坐标的滚动条位置。 |
get() | 返回当前滑块的位置 (a, b),其中 a 值表示当前滑块的顶端或左端的位置,b 值表示当前滑块的底端或右端的位置。 |
identify(x, y) | 1. 返回一个字符串表示指定位置下(如果有的话)的滚动条部件, 2. 返回值可以是:"arrow1"(箭头1),"arrow2"(箭头2)、"slider"(滑块)或 ""(空) |
set(*args) | 1. 设置当前滚动条的位置 2. 该方法有两个参数即 (first, last),其中 first 表示当前滑块的顶端或左端的位置,last 表示当前滑块的底端或右端的位置(范围 0.0 ~ 1.0) |
下面看一组简单的示例:
from tkinter import *
root = Tk()
root.title("艾派森")
root.geometry('450x180+300+200')
root.iconbitmap('favicon.ico')
# 创建一个滚动条控件,默认为垂直方向
sbar1= Scrollbar(root)
# 将滚动条放置在右侧,并设置当窗口大小改变时滚动条会沿着垂直方向延展
sbar1.pack(side=RIGHT, fill=Y)
# 创建水平滚动条,默认为水平方向,当拖动窗口时会沿着X轴方向填充
sbar2 = Scrollbar(root, orient=HORIZONTAL)
sbar2.pack(side=BOTTOM, fill=X)
# 创建列表框控件,并添加两个滚动条(分别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使用 set() 进行设置
mylist = Listbox(root,xscrollcommand = sbar2.set,yscrollcommand = sbar1.set)
for i in range(30):
mylist.insert(END,'第'+ str(i+1)+'次:'+'百度网址为:www.baidu.com'+ '\n' )
# 当窗口改变大小时会在X与Y方向填满窗口
mylist.pack(side=LEFT,fill = BOTH)
# 使用 command 关联控件的 yview、xview方法
sbar1.config(command = mylist.yview)
sbar2.config(command = mylist.xview)
# 显示主窗口
root.mainloop()
通过滑动滚动条可以浏览列表框中的内容,垂直方向的滚动条沿着上下浏览,水平方向的滚动条则沿着左右方向浏览。
事件处理,是 GUI 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来说,控件只是组成一台机器的零部件, 而事件处理则是驱动这台机器“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它能够将零部件之间“优雅”的贯穿起来,因此“事件处理”可谓是 GUI 程序的“灵魂”,同时它也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关键。在一款 GUI 程序中,我们将用户对软件的操作统称为“事件”,比如鼠标点击按钮、键盘输入文本以及窗口管理器触发的重绘事件等,这些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由用户直接或者间接触发的。
事件绑定方法
Tkinter 提供的事件处理机制允许我们为“控件”绑定相应的事件和事件处理函数(即 callback函数),从而实现控件与用户的交互,其语法格式如下:
widget.bind("",func)
上述语法中,widget 代表控件的实例对象,之后,采用 bind() 方法进行事件绑定,该函数有两个参数:
注意:bind() 方法可以完成事件与处理函数绑定,而使用 unbind() 方法可以将事件与处理函数解绑。
常用事件类型
事件类型(也称事件码)是 Tkinter 模块规定的,主要包括鼠标、键盘、光标等相关事件,Tkinter 为其规定了相应的语法格式:
上述语法由三部分组成,说明如下:
这里有必要对经常使用的 modifier 修饰符做简单的介绍,修饰符可以修改事件的激活条件,比如双击鼠标或者需要同时按下某个键才触发事件,常用的修饰符如下:
修饰符 | 说明 |
---|---|
Control | 事件发生时需按下 Control 键 |
Alt | 事件发生时需按下 Alt 键 |
Shift | 事件发生时需按下 Shift 键 |
Lock | 事件发生时需处于大写锁定状态 |
Double | 事件连续发生两次,比如双击鼠标 |
Triple | 事件连续发生三次 |
Quadruple | 事件连续发生四次 |
下述表格中介绍了 Tkinter 中经常使用的事件类型,如下所示:
事件码 | 说明 |
---|---|
单击鼠标左键,简写为 |
|
释放鼠标左键,后面数字可以是1/2/3,分别代表释放左键、滑轮、右键 | |
按住鼠标左键移动, |
|
转动鼠标滑轮 | |
双击鼠标左键 | |
鼠标光标进入控件实例 | |
鼠标光标离开控件实例 | |
按下键盘上的任意键 | |
按下键盘上的某一个字母或者数字键 | |
释放键盘上的按键 | |
回车键,其他同类型键有 |
|
空格键 | |
方向键 | |
常用的功能键 | |
组合键,再比如 |
|
当控件获取焦点时候触发,比如鼠标点击输入控件输入内容,可以调用 focus_set() 方法使控件获得焦点 | |
当控件失去焦点时激活,比如当鼠标离开输入框的时候 | |
控件的发生改变的时候触发事件,比如调整了控件的大小等 | |
当控件的状态从“激活”变为“未激活”时触发事件 | |
当控件被销毁的时候触发执行事件的函数 | |
当窗口或组件的某部分不再被覆盖的时候触发事件 | |
当应用程序至少有一部分在屏幕中是可见状态时触发事件 |
Event事件对象
当事件触发后,Tkinter 会自动将事件对象交给回调函数进行下步的处理,Event 对象包含了以下常用属性:
属性 | 说明 |
---|---|
widget | 发生事件的是哪一个控件 |
x,y | 相对于窗口的左上角而言,当前鼠标的坐标位置 |
x_root,y_root | 相对于屏幕的左上角而言,当前鼠标的坐标位置 |
char | 用来显示所按键相对应的字符 |
keysym | 按键名,比如 Control_L 表示左边的 Ctrl 按键 |
keycode | 按键码,一个按键的数字编号,比如 Delete 按键码是107 |
num | 1/2/3中的一个,表示点击了鼠标的哪个按键,按键分为左、中、右 |
width,height | 控件的修改后的尺寸,对应着 |
type | 事件类型 |
下面看一组关于“键盘事件”的使用示例:
from tkinter import *
# 定义事件函数,必须用event参数
def show_key(event):
# 查看触发事件的按钮
s=event.keysym
# 将其显示在按钮控件上
lb.config(text=s)
root=Tk()
root.config(bg='#87CEEB')
root.title("艾派森")
root.geometry('450x350+300+200')
root.iconbitmap('favicon.ico')
# 添加一个按钮控件
lb=Label(root,text='请按键',fg='blue',font=('微软雅黑',15))
# 给按钮控件绑定事件,按下任意键,然后调用事件处理函数。注意,此处需要在英文状态下进行输入
lb.bind('',show_key)
# 设置按钮获取焦点
lb.focus_set()
lb.pack()
# 显示窗口
root.mainloop()
注意:在上述示例中,只有当 Label 控件获取焦点后才能接收键盘事件,因此在给控件绑定事件和回调函数后,需要使用 focus_set() 方法来获取焦点。
下面再看一组关于“鼠标事件”的相关示例:
# 定义事件函数
from tkinter import *
def handleMotion(event):
lb1['text'] = '你移动了光标的所在位置'
lb2['text'] = '目前光标位置:x ='+ str(event.x)+';y='+str(event.y)
print('光标当前位置',event.x,event.y)
# 创建主窗口
win = Tk()
win.config(bg='#87CEEB')
win.title("艾派森")
win.geometry('450x350+300+200')
win.iconbitmap('favicon.ico')
# 创建一个窗体容器frame
frame = Frame (win, relief=RAISED, borderwidth=2, width=300,height=200)
frame.bind('',handleMotion)
lb1 = Label(frame,text='没有任何事件触发')
# 使用place进行位置布局,下一节会介绍
lb1.place (x=20,y=20)
lb2 = Label(frame,text='')
lb2.place (x=16,y=60)
frame.pack(side=TOP)
# 显示窗口
win.mainloop()
当我们在开发一个 GUI 程序的时候,布局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指的是通过管理控件在窗口中的位置(排版),从而实现对窗口和控件布局的目的。
一个优秀的图形用户界面,更像是艺术家的作品,它会给用户非常良好的感官体验,因此布局管理不单单是枯燥的程序代码,更需要以“美”的角度去审视每一个细节,这才是学习布局管理的“不二法门”。Tkinter 提供了一系列布局管理的方法和容器控件,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您将掌握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界面布局。
Tkinter 提供了三种常用的布局管理器,分别是 pack()、grid() 以及 place(),如下表所示:
方法 | 说明 |
---|---|
pack() | 按照控件的添加顺序其进行排列,遗憾的是此方法灵活性较差 |
grid() | 以行和列(网格)形式对控件进行排列,此种方法使用起来较为灵活 |
place() | 可以指定组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三个方法中最为灵活的布局方法 |
上述三种方法适用于 Tkinter 中的所有控件,在讲解前面内容时,对其中一些方法已经做了相关的介绍,比如 pack() 和 grid()。在这里会对上述三个方法的应用场景做更为详细的介绍。
pack() 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布局方法,在不使用任何参数的情况下,它会将控件以添加时的先后顺序,自上而下,一行一行的进行排列,并且默认居中显示。pack() 方法的常用参数如下所示:
属性 | 说明 |
---|---|
anchor | 组件在窗口中的对齐方式,有 9 个方位参数值,比如"n"/"w"/"s"/"e"/"ne",以及 "center" 等(这里的 e w s n分别代表,东西南北) |
expand | 是否可扩展窗口,参数值为 True(扩展)或者 False(不扩展),默认为 False,若设置为 True,则控件的位置始终位于窗口的中央位置 |
fill | 参数值为 X/Y/BOTH/NONE,表示允许控件在水平/垂直/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拉伸,比如当 fill = X 时,控件会占满水平方向上的所有剩余的空间。 |
ipadx,ipady | 需要与 fill 参数值共同使用,表示组件与内容和组件边框的距离(内边距),比如文本内容和组件边框的距离,单位为像素(p),或者厘米(c)、英寸(i) |
padx,pady | 用于控制组件之间的上下、左右的距离(外边距),单位为像素(p),或者厘米(c)、英寸(i) |
side | 组件放置在窗口的哪个位置上,参数值 'top','bottom','left','right'。注意,单词小写时需要使用字符串格式,若为大写单词则不必使用字符串格式 |
下面看一组简单的使用示例:
from tkinter import *
win = Tk()
win.title("艾派森")
win.geometry('450x300+300+300')
win.iconbitmap('favicon.ico')
lb_red = Label(win,text="红色",bg="Red",fg='#ffffff',relief=GROOVE)
# 默认以top方式放置
lb_red.pack()
lb_blue = Label(win,text="蓝色",bg="blue",fg='#ffffff',relief=GROOVE)
# 沿着水平方向填充,使用 pady 控制蓝色标签与其他标签的上下距离为 5 个像素
lb_blue.pack(fill=X,pady='5px')
lb_green = Label(win,text="绿色",bg="green",fg='#ffffff',relief=RAISED)
# 将 黄色标签所在区域都填充为黄色,当使用 fill 参数时,必须设置 expand = 1,否则不能生效
lb_green.pack(side=LEFT,expand=1,fill = BOTH)
win.mainloop()
grid() 函数是一种基于网格式的布局管理方法,相当于把窗口看成了一张由行和列组成的表格。当使用该 grid 函数进行布局的时,表格内的每个单元格都可以放置一个控件。,从而实现对界面的布局管理。
注意:这里的所说的“表格”是虚拟出来,目的是便于大家理解,其实窗体并不会因为使用了 gird() 函数,而增加一个表格。
grid() 函数的常用参数如下所示:
属性 | 说明 |
---|---|
column | 控件位于表格中的第几列,窗体最左边的为起始列,默认为第 0 列 |
columnsapn | 控件实例所跨的列数,默认为 1 列,通过该参数可以合并一行中多个领近单元格。 |
ipadx,ipady | 用于控制内边距,在单元格内部,左右、上下方向上填充指定大小的空间。 |
padx,pady | 用于控制外边距,在单元格外部,左右、上下方向上填充指定大小的空间。 |
row | 控件位于表格中的第几行,窗体最上面为起始行,默认为第 0 行 |
rowspan | 控件实例所跨的行数,默认为 1 行,通过该参数可以合并一列中多个领近单元格。 |
sticky | 该属性用来设置控件位于单元格那个方位上,参数值和 anchor 相同,若不设置该参数则控件在单元格内居中 |
grid() 方法相比 pack() 方法来说要更加灵活,以网格的方式对组件进行布局管理,让整个布局显得非常简洁、优雅。如果说非要从三个布局管理器中选择一个使用的话,那么我推荐大家使用 grid() 方法。
这里有一点需要大家要特别注意,在一个程序中不能同时使用 pack() 和 grid() 方法,这两个方法只能二选一,否则程序会运行错误。
下面看一组有关 grid() 函数的简单的示例:
from tkinter import *
#主窗口
win = Tk()
win.config(bg='#87CEEB')
win.title("艾派森")
win.geometry('500x350+300+300')
win.iconbitmap('favicon.ico')
#在窗口内创建按钮,以表格的形式依次排列
for i in range (10):
for j in range (10):
Button (win, text=" (" + str(i) + ","+ str(j)+ ")",bg='#D1EEEE') .grid(row=i,column=j)
# 在第5行第11列添加一个Label标签
Label(win,text="张小白",fg='blue',font=('楷体',12,'bold')).grid(row =4,column=11)
#开始窗口的事件循环
win. mainloop()
当使用 grid 函数布局的时,其实就是为各个控件指定行号、列号的过程,我们不需要为每个单元格指定大小,因为 grid 会为每个单元格自动设置一个适合的尺寸。
下面通过 grid() 布局管理器制作一个简易的登录界面,代码如下所示:
import tkinter as tk
from tkinter import messagebox
root = tk.Tk()
root.title("艾派森")
root.iconbitmap('favicon.ico')
root.resizable(0,0)
tk.Label(root, text="用户名").grid(row=0, sticky="w")
tk.Label(root, text="密码").grid(row=1, sticky="w")
tk.Entry(root).grid(row=0, column=1)
tk.Entry(root, show="*").grid(row=1, column=1)
# 加载图片LOGO,注意这里是gif格式的图片
photo = tk.PhotoImage(file="agree.png")
tk.Label(root, image=photo).grid(row=0, column=2, rowspan=2, padx='4px', pady='5px')
# 编写一个简单的回调函数
def login():
messagebox.showinfo('恭喜你发现了宝藏文章!')
# 使用grid()函数来布局,并控制按钮的显示位置
tk.Button(root, text="登录", width=10, command=login).grid(row=3, column=0, columnspan=2,sticky="w", padx=10, pady=5)
tk.Button(root, text="退出", width=10, command=root.quit).grid(row=3, column=1, columnspan=2,sticky="e", padx=10, pady=5)
# 开启事件主循环
root.mainloop()
与前两种布局方法相比,采用 place() 方法进行布局管理要更加精细化,通过 place() 布局管理器可以直接指定控件在窗体内的绝对位置,或者相对于其他控件定位的相对位置。
下面对 place 布局管理器的常用属性做相关介绍:
属性 | 说明 |
---|---|
anchor | 定义控件在窗体内的方位,参数值N/NE/E/SE/S/SW/W/NW 或 CENTER,默认值是 NW |
bordermode | 定义控件的坐标是否要考虑边界的宽度,参数值为 OUTSIDE(排除边界) 或 INSIDE(包含边界),默认值 INSIDE。 |
x、y | 定义控件在根窗体中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起始绝对位置 |
relx、rely | 1. 定义控件相对于根窗口(或其他控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位移比例),取值范围再 0.0~1.0 之间 2. 可设置 in_ 参数项,相对于某个其他控件的位置 |
height、width | 控件自身的高度和宽度(单位为像素) |
relheight、relwidth | 控件高度和宽度相对于根窗体高度和宽度的比例,取值也在 0.0~1.0 之间 |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知道,relx
和rely
参数指定的是控件相对于父组件的位置,而relwidth
和relheight
参数则是指定控件相对于父组件的尺寸大小。
注意:这里父组件指的是当前可操作控件的上层组件,比如在没有使用容器控件(frame)的窗体中,控件的父组件就是主窗口本身。
上述表格中关于距离位置的参数容易产生“疑惑”,下面通过一组简单的示例来进一步说明:
from tkinter import *
#主窗口
win = Tk()
win.title("艾派森")
win.iconbitmap('favicon.ico')
#创建一个frame窗体对象,用来包裹标签
frame = Frame(win, relief=SUNKEN, borderwidth=2, width=450, height=250)
# 在水平、垂直方向上填充窗体
frame.pack(side=TOP, fill=BOTH, expand=1)
# 创建 "位置1"
Label1 = Label(frame, text="位置1",bg='blue',fg='white')
# 使用 place,设置第一个标签位于距离窗体左上角的位置(40,40)和其大小(width,height)
# 注意这里(x,y)位置坐标指的是标签左上角的位置(以NW左上角进行绝对定位,默认为NW)
Label1.place(x=40,y=40, width=60, height=30)
# 设置标签2
Label2 = Label(frame, text="位置2",bg='purple',fg='white')
# 以右上角进行绝对值定位,anchor=NE,第二个标签的位置在距离窗体左上角的(180,80)
Label2.place(x=180,y=80, anchor=NE, width=60, height=30)
# 设置标签3
Label3 = Label (frame, text="位置3",bg='green',fg='white')
# 设置水平起始位置相对于窗体水平距离的0.6倍,垂直的绝对距离为80,大小为60,30
Label3.place(relx=0.6,y=80, width=60, height=30)
# 设置标签4
Label4 = Label (frame, text="位置4",bg='gray',fg='white')
# 设置水平起始位置相对于窗体水平距离的0.01倍,垂直的绝对距离为80,并设置高度为窗体高度比例的0.5倍,宽度为80
Label4.place(relx=0.01,y=80,relheight=0.4,width=80)
#开始事件循环
win. mainloop()
注意:在一个父组件中 place()方法可以与 grid() 方法混合使用,要与 pack() 进行区别。
在前面讲解其他的 Tkinter 控件时,我们列举的大多数示例都是将控件直接放置在主窗口(即根窗口)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但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控件一般放置在容器中,比如 Frame 容器控件,如同 HTML 中的 Frame 本质上也是一个矩形窗体,同其他控件一样也需要位于主窗口内。我们可以在主窗口内放置多个 Frame 控件,并且每个 Frame 中还可以嵌套一个或者多个Frame,从而将主窗口界面划分成多个区域。 上述示例利用 Frame 控件将主窗口分成了左右两个子区域,同时在各自区域中添加了 Label 标签,而且区域之间互不干扰。采用这种分区、分块的布局方式,可以使得 GUI 程序更加规范、简洁化。 LabelFrame 控件也是一种容器类型的控件,它属于是 Frame 控件的变体,因此它们的属性选项大体相同。 PanedWindow(窗格界面)也可以理解成一个特殊的 Frame 控件,它是 Tkinter 8.4 版本后新增的空间管理组件,其主要目的是为其他组件提供一个容器或者框架,从而实现以分块的形式对图形界面进行布局。 其中 master 表示父组件,即包裹该组件的上层组件。其常用属性如下表所示: 注意:从上述示例中可以看出 PanedWindw 会为每一个 Label 控件创建一个独立的窗格, 当我们将鼠标悬停在两个控件接壤处的白色边框上时,就会出现可以上下或者左右拉伸的指示光标,用户按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调整每块区域的大小。 在前面,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讲解了 Tkinter 中常用基本控件,通过对这些控件的学习,我们对 GUI 开发有了基本的认识与掌握,一个完整的 GUI 程序就是由这些组件以合理、美观的布局方式构成的。 这些对话框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用户的交互体验,下面对这些对话框控件进行详细地介绍。 文件对话框在 GUI 程序中经常的使用到,比如上传文档需要从本地选择一个文件,包括文件的打开和保存功能都需要一个文件对话框来实现。Tkinter 提供文件对话框被封装在 下面再看一组“保存文件”的示例代码如下: 颜色选择对话框(colorchooser),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善的颜色面板,它允许用户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颜色。 当用户在面板上选择一个颜色并按下“确定”按钮后,它会返回一个二元祖,其第 1 个元素是选择的 RGB 颜色值,第 2 个元素是对应的 16 进制颜色值。 关于消息对话款(messagebox),在前面介绍其他控件时已经使用过,在这里仅对它做简单介绍。 好了,tkinter知识点讲解已经完结,希望对GUI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关于实战案例,可以看看我之前的博文 用Python做一款上课点名程序(附源码)
这里介绍了三种常用的容器控件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分别是 Frame、LabelFrame、PanedWindow
Frame控件
Frame 控件的常用属性如下表所示:
属性
说明
bg
设置 Frame 的背景颜色
bd
指定 Frame 的边框宽度
colormap
指定 Frame 组件及其子组件的颜色映射
container
布尔值参数,若参数值为 True,则窗体将被用作容器使用,一些其他程序也可以被嵌入。
cursor
指定鼠标在 Frame 上飘过的鼠标样式,默认由系统指定
height/width
设置 Frame 的高度和宽度
highlightbackground
指定当 Frame 没有获得焦点的时候高亮边框的颜色,通常由系统指定为标准颜色
highlightcolor
指定当 Frame 获得焦点的时候高亮边框的颜色
highlightthickness
指定高亮边框的宽度,默认值是 0
padx/pady
距离主窗口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外边距
relief
指定边框的样式,参数值 "sunken","raised","groove" 或 "ridge","flat",默认为 "falt'
takefocus
布尔值参数,默认为 False,指定该组件是否接受输入焦点(即用户通过 Tab 键将焦点转移上来)
下面看一组简单的示例,通过 Frame 将主窗口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如下所示:import tkinter as tk
win = tk.Tk()
win.title("艾派森")
win.geometry('400x350+200+200')
win.iconbitmap('favicon.ico')
# 在主窗口上添加一个frame控件
frame1 = tk.Frame(win)
frame1.pack()
# 在frame_1上添加另外两个frame, 一个在靠左,一个靠右
# 左侧的frame
frame_left = tk.Frame(frame1)
tk.Label(frame_left,text='左侧标签1',bg='green',width=10,height=5).grid(row =0,column=0)
tk.Label(frame_left,text='左侧标签2',bg='blue',width=10,height=5).grid(row = 1 ,column =1)
frame_left.pack(side=tk.LEFT)
frame_right = tk.Frame(frame1)
tk.Label(frame_right,text='右侧标签1',bg='gray',width=10,height=5).grid(row = 0 ,column =1)
tk.Label(frame_right,text='右侧标签2',bg='pink',width=10,height=5).grid(row = 1 ,column =0)
tk.Label(frame_right,text='右侧标签3',bg='purple',width=10,height=5).grid(row= 1,column=1)
frame_right.pack(side=tk.RIGHT)
win.mainloop()
LabelFrame控件
在默认情况下,LabelFrame 会在其包裹的子组件周围绘制一个边框和一个标题。当我们想要将一些相关的组件分为一组时,就可以使用 LabelFrame 组件,比如把一系列 Radiobutton(单选按钮)放在一起来供用户选择。
同 Frame 控件一样,LabelFrame 的主要作用也是对控件进行分组处理,下面看一个具体的实例:PanedWindow控件
与 Frame 控件不同, PanedWindow 允许用户自主地调整界面划分以及每块区域的大小。因此,当您需要让用户自己调节每块区域的大小时,就可以采用 PanedWindow 作为组件载体来进行界面的布局。
不仅如此 PanedWindow 组件还提供了“手柄” 功能(设置参数 showhandle=True 来启用),通过拖动“手柄”图标也可以改变每块区域的大小。
属性
说明
handlepad
1. 调节“手柄”的位置
2. 比如当 orient ='vertical' 设置垂直时,handlepad 表示“分割线”上的手柄与左端的距离,默认为 8 像素
handlesize
设置“手柄”的尺寸(由于“手柄”必须是一个正方形,所以是设置正方形的边长)默认为 8 像素
opaqueresize
1. 该选项定义了用户调整窗格尺寸的操作,如果该选项的值为 True(默认),窗格的尺寸随用户鼠标的拖拽而改变
2. 如果该选项的值为 False,那么窗格的尺寸,在用户释放鼠标时才会更新到新的位置上
orient
指定窗格的分布方式,默认为水平方向分布("horizontal"),或者还可以设置为垂直纵向分布("vertical")
relif
指定边框的样式,默认为 "flat",还可以设置为 "sunken","raised","groove" 或 "ridge"
sashpad
设置每一条分割线到窗格间的间距
sashrelief
设置分割线的样式,默认值是:"flat",还可以设置 "sunken","raised","groove" 或 "ridge"
sashwidth
设置分割线的宽度
showhandle
设置是否显示调节窗格的手柄,默认为 False
height/width
设置 PanedWindow 的高度、宽度,若不设置,则其大小由其子组件的尺寸决定
PanedWindow 的常用方法如下表所示:
方法
说明
add(child)
添加一个新的子组件到窗格中语法格式 add(child,**option),参数值 after、before、sticky
forget(child)
删除一个子组件
panecget(child, option)
获得子组件指定选项的值
paneconfig(child, **options)
设置子组件的各种选项
panes()
将父组件中包含的子组件以列表的形式返回
sash_coord(index)
返回一个二元组表示指定分割线的起点坐标
sash_place(index, x, y)
将指定的分割线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
下面示例设计一个简单的界面布局,然后将图形界面分割成四部分:创建一个水平方向的 PanedWindow,并向其中添加两个 Label 组件,之后创建一个垂直的方向的 PanedWindow,并向其中中添加两个 Label 标签。示例代码如下:import tkinter as tk
win = tk.Tk()
win.title("艾派森")
win.geometry('400x400+200+200')
win.iconbitmap('favicon.ico')
# 创建一个水平方向的 panedwindow,并添加到主窗口中,默认为水平方向
p_window1 = tk.PanedWindow(win)
p_window1.pack(fill=tk.BOTH, expand=1)
# 在窗口区的左侧添加两个水平方向的 Label
left1 =tk. Label(p_window1, text='百度', bg='#7CCD7C', width=10,font=('微软雅黑',15))
p_window1.add(left1)
left2 =tk.Label(p_window1, text='网址:www.baidu.com', bg='#9AC0CD', width=10,font=('微软雅黑',15))
p_window1.add(left2)
# 创建一个垂直方向的panedwindow,并添加一个手柄,设置分割线样式
p_window2 = tk.PanedWindow(orient=tk.VERTICAL,showhandle=True,sashrelief='sunken')
# 添加到 p_window1中
p_window1.add(p_window2)
# 在 p_window2 中添加两个垂直方向的标签
top_label =tk. Label(p_window2, text='教程', bg='#7171C6', height=8,font=('宋体',15))
p_window2.add(top_label)
bottom_label =tk. Label(p_window2, text='辅导班', bg='#8968CD',font=('宋体',15))
p_window2.add(bottom_label)
win.mainloop()
对话框控件
除了基本的控件之外,Tkinter 还提供了三种对话框控件:
文件选择对话框
tkinter.filedailog
模块中,该模块提供了有关文件对话框的常用函数,经常使用的有以下几个:
方法
说明
Open()
打开个某个文件
SaveAs()
打开一个保存文件的对话框
askopenfilename()
打开某个文件,并以包函文件名的路径作为返回值
askopenfilenames()
同时打开多个文件,并以元组形式返回多个文件名
askopenfile()
打开文件,并返回文件流对象
askopenfiles()
打开多个文件,并以列表形式返回多个文件流对象
asksaveasfilename()
选择以什么文件名保存文件,并返回文件名
asksaveasfile()
选择以什么类型保存文件,并返回文件流对象
askdirectory
选择目录,并返回目录名
上述方法的常用参数值如下所示:
参数
说明
defaultextension
指定文件的后缀名,当保存文件时自动添加文件名,如果自动添加了文件的后缀名,则该选项值不会生效
filetypes
指定筛选文件类型的下拉菜单选项,该选项值是由 2 元祖构成的列表,其中每个二元祖由两部分组成 (类型名,后缀),比如 filetypes = [("PNG","*.png"), ("JPG", "*.jpg"), ("GIF","*.gif"),("文本文件","*.txt")...]
initialdir
指定打开/保存文件的默认路径,默认路径是当前文件夹
parent
如果不指定该选项,那么对话框默认显示在根窗口上,通过设置该参数可以使得对话框显示在子窗口上
title
指定文件对话框的标题
下面看一组具体的实例应用:from tkinter import *
import tkinter.filedialog # 注意次数要将文件对话框导入
# 定义一个处理文件的相关函数
def askfile():
# 从本地选择一个文件,并返回文件的目录
filename = tkinter.filedialog.askopenfilename()
if filename != '':
lb.config(text= filename)
else:
lb.config(text='您没有选择任何文件')
root = Tk()
root.config(bg='#87CEEB')
root.title("艾派森")
root.geometry('400x200+300+300')
root.iconbitmap('favicon.ico')
btn=Button(root,text='选择文件',relief=RAISED,command=askfile)
btn.grid(row=0,column=0)
lb = Label(root,text='',bg='#87CEEB')
lb.grid(row=0,column=1,padx=5)
# 显示窗口
root.mainloop()
import tkinter as tk
from tkinter import filedialog
from PIL import Image
def open_img():
try:
global img
filepath = filedialog.askopenfilename() # 打开文件,返回该文件的完整路径
filename.set(filepath)
img = Image.open(filename.get())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您没有选择任何文件",e)
def save_png():
try:
filetypes = [("PNG","*.png"), ("JPG", "*.jpg"), ("GIF","*.gif"),("txt files","*.txt"),('All files','*')]
# 返回一个 pathname 文件路径字符串,如果取消或者关闭则返回空字符,返回文件如何操作是后续代码的事情,
# 该函数知识返回选择文件的文件名字,不具备保存文件的能力
filenewpath= filedialog.asksaveasfilename(title='保存文件',
filetypes=filetypes,
defaultextension='.png',
initialdir='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 )
path_var.set(filenewpath)
# 保存文件
img.save(str(path_var.get()))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
window = tk.Tk()
window.title("艾派森")
window.geometry('400x200+300+300')
window.iconbitmap('favicon.ico')
filename = tk.StringVar()
path_var = tk.StringVar()
# 定义读取文件的组件
entry = tk.Entry(window, textvariable=filename)
entry.grid(row=1, column=0, padx=5, pady=5)
tk.Button(window, text='选择文件', command=open_img).grid(row=1, column=1, padx=5, pady=5)
# 定义保存文件的组件
entry1 = tk.Entry(window, textvariable=path_var)
entry1.grid(row=2, column=0, padx=5, pady=5)
tk.Button(window, text='保存文件', command=save_png).grid(row=2, column=1, padx=5, pady=5)
window.mainloop()
颜色选择对话框
颜色选择对话款主要应用在画笔、涂鸦等功能上,通过它可以绘制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该对话框的使用非常简单,主要有以下两个常用方法:
方法
说明
askcolor()
打开一个颜色对话框,并将用户选择的颜色值以元组的形式返回(没选择返回None),格式为((R, G, B), "#rrggbb")
Chooser()
打开一个颜色对话框,并用户选择颜色确定后,返回一个二元组,格式为((R, G, B), "#rrggbb")
常用的颜色对话框的参数值如下表所示:
属性
说明
default
要显示的初始的颜色,默认颜色是浅灰色(light gray)
title
指定颜色选择器标题栏的文本,默认标题为“颜色”
parent
1. 如果不指定该选项,那么对话框默认显示在根窗口上
2. 如果想要将对话框显示在子窗口上,那么可以设置 parent = 子窗口对象
下面看一组简单的使用示例:import tkinter as tk
from tkinter import colorchooser
root = tk.Tk()
root.title("颜色选择")
root.geometry('400x200+300+300')
root.iconbitmap('favicon.ico')
def callback():
# 打开颜色对话款
colorvalue = tk.colorchooser.askcolor()
# 在颜色面板点击确定后,会在窗口显示二元组颜色值
lb.config(text='颜色值:'+ str(colorvalue))
lb=tk.Label(root,text='',font=('宋体',10))
# 将label标签放置在主窗口
lb.pack()
tk.Button(root, text="点击选择颜色", command=callback, width=10, bg='#9AC0CD').pack()
# 显示界面
root.mainloop()
消息对话框
消息对话框主要起到信息提示、警告、说明、询问等作用,通常配合“事件函数”一起使用,比如执行某个操作出现了错误,然后弹出错误消息提示框。通过使用消息对话框可以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也使得 GUI 程序更加人性化。消息对话框主要包含了以下常用方法:
方法
说明
askokcancel(title=None, message=None)
打开一个“确定/取消”的对话框
askquestion(title=None, message=None)
打开一个“是/否”的对话框。
askretrycancel(title=None, message=None)
打开一个“重试/取消”的对话框
askyesno(title=None, message=None)
打开一个“是/否”的对话框
showerror(title=None, message=None)
打开一个错误提示对话框
showinfo(title=None, message=None)
打开一个信息提示对话框
showwarning(title=None, message=None)
打开一个警告提示对话框
上述方法拥有相同的选项参数,如下表所示:
属性
说明
default
1. 设置默认的按钮(也就是按下回车响应的那个按钮)
2. 默认是第一个按钮(像“确定”,“是”或“重试”)
3. 可以设置的值根据对话框函数的不同,可以选择 CANCEL,IGNORE,OK,NO,RETRY 或 YES
icon
1. 指定对话框显示的图标
2. 可以指定的值有:ERROR,INFO,QUESTION 或 WARNING
3. 注意:不能指定自己的图标
parent
1. 如果不指定该选项,那么对话框默认显示在根窗口上
2. 如果想要将对话框显示在子窗口上,那么可以设置 parent= 子窗口对象
上述方法的返回值一般会是一个布尔值,或者是“YES”,“NO”,“OK”等,这些方法使用较为简单,此处不进行逐一列举。
GUI编程中的tkinter简单案例实操(由易到难),用Python制作七夕表白神器,让你成功概率提高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