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7.35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孙”,就是逊,“不孙”,就是不逊。“固”,是固陋,鄙陋。

孔子说,太奢侈,就不逊。太节俭呢,又显得鄙陋。与其不逊,宁愿鄙陋。

孔子说这个,是针对当时鲁国的奢侈僭越的风气,比如祭礼、婚礼、葬礼等等。如果太奢侈,排场太大,就容易不逊,甚至僭越,比如前面说的季氏八佾舞于庭,祭泰山之类。

如果太节俭潦草呢,礼数又不到位,对来宾不尊重。

奢侈,有排场,来宾会觉得上档次,受尊重。但如果奢侈过了头,会盛气凌人,让人家不舒服,羡慕嫉妒恨,或者坏了规矩,违反了“八项规定”什么的。而太俭呢,最多是对客人招呼不周,也贬低了自己,但不会遭人恨,犯不了什么大错。

两相比较,宁愿节俭鄙陋自贬,不要奢侈凌人。

赋能王解读️

哈喽哈喽,大家早上好。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我们按照惯例还是先来回顾一下昨天讲的内容。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lěi)曰:‘祷尔于上下神祇(qí)。’”子曰:“丘之祷久矣。”

就是说,孔子生了很严重的病,弟子们都很着急,子路就请求向神灵祈祷,希望孔子能尽快好起来。

孔子就问子路,有用吗?

子路就说有啊。你看《诔》也就是悼词里面说要向上下的神灵来祈祷。

上神是天神,下神就是地神。

子路有点着急上火,就是急不择言,竟然把追悼会上的悼词都拿出来了,可见孔子的病之严重以及子路的对老师担心之切。孔子就笑了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一直在祈祷。

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是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不去特别强调。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那么对于不确定的东西我们不会乱评论,但孔子心中是敬神的,提到了就提到了。

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说祈祷有用吗?答案是有用,最起码是一种心理安慰,第二是心诚则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到底应该是奢侈还是节俭呢?它们都有什么好处坏处?如果二者选其一,应该选哪一个?

先看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孙”念“逊”。

“宁”,四声,宁可,情愿。

这一章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但是又不简单,大家可以仔细听下。

孔子说:太奢侈就不逊,态度就会盛气凌人,太节俭又显得鄙陋,固陋;与其不逊,宁愿鄙陋。

大家都知道说任何话,都是有背景的!孔子当时为什么说这句话呢?

首先是针对当时的风气,什么人能够奢侈?肯定是有条件的人!富人,贵人,他们由于有物质条件,有这个社会条件,才能够做到奢侈。

像当时的当权者,就有这种奢侈僭越的风气,比如说祭祀的时候,婚礼的时候,葬礼的时候,如果太奢侈,排场太大,就容易不逊,甚至僭越。

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季氏八佾舞于庭,祭泰山之类。像季孙、叔孙、孟孙三家,越礼去祭祀泰山,这些都是不逊的表现。

除了说的是上层社会,这个奢侈则不逊,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的修养。

奢就是奢侈。它不只是说穿得好,打扮的漂亮,家庭布置的好,物质享受这种奢侈,其实广义的奢侈的事指的是比如喜欢吹牛、做事爱出风头,都属于奢侈。

奢侈惯了的,开放惯了的,最容易犯什么毛病呢?就是不逊的毛病,不守规矩,桀骜不驯。

有一部电影《老炮》,里面有一个吴亦凡扮演的富二代,他开着最豪华的跑车,带着一帮富二代,穿着名牌的衣服,眼高于顶,看人的时候怎么看?下巴往高里抬,眼往下,斜着看,根本就不正眼看人。在他们眼里面,就是天老大、老子老二,没有谁比我更厉害了,谁他也看不起!

像这种人,他在意的都是别人的评价,活在别人的眼里面。

你会喜欢吗?

商朝的商纣王,本来到他那个的时候国家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他极度奢侈,极度浪费,酒池肉林!池子里倒满了美酒,挂出了肉当成林子,又让人们在其中光着身子,在酒池肉林之间追逐嬉戏,不分昼夜的吃喝玩乐,结果一个国家就败了。所以,奢侈是很危险的!

有这种奢侈的行为也容易导致态度上的傲慢,非常容易出问题。

有一位官员娶儿媳妇,大操大办,排场是有了,但被人举报了,结果被抓起来了。

当有人问他的时候,你为什么那么奢侈呢?他说:亲家说嫁女要风光啊!

如果他能够读懂《论语》,他绝对不会这么干,大家说是不是?

再来说一下俭。俭则固,就是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过分节俭,容易鄙陋,让人看不起。

比如我们过于节俭就会在招待上礼数不周,人家到你这儿来,让你请客,你就请人喝了一碗羊汤,花了几块钱,就让人感觉到不重视、不舒服,这个情况容易被人看不起。

我们刚才讲了,奢侈的人容易看不起人,他觉得自己不得了了。像三十而立里面那个顾佳,加入富太太那个圈,花了几万块钱买了个包,结果还被人鄙视了,因为这个还出了很多爆文,大家记得吗?奢侈会看不起人。

不管是看不起人,还是被人看不起,其实都是过于在意别人的感受。

真正的君子,他不会活在别人的眼里面。

咱举个例子,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海瑞是明朝的清官。他最后死了以后,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

龙图阁大学士包拯包青天,他一生也是非常节俭,本身坐着龙图阁大学士,相当于中央秘书长,开封府尹,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北京市的市长,地位足以可以奢侈,也足以可以看不起人,但他没没有。

像他们这些人,就是世代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喜欢。 

要说节俭,我们新中国的领导人,比如说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也都是节俭的典范。

比如说毛主席,他在接见外宾的时候穿的是非常正式的,看起来也非常的得体,但是他的内衣补了又补,一件内衣穿几十年,是因为他没有钱吗?

毛主席应该是中国当时最富的人,因为他光稿费一年收入就几百万,那个年代一个人的工资才多少钱,工资一个月才十几,几十块钱。他把自己的钱都去用来资助困难人士,捐献给国家,自己能省就省,困难的时候甚至连一碗红烧肉都不吃。

刚才我举了一下奢侈而不逊的例子,也举了个节俭而固陋的例子。其实大家知道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本来比较节俭,要想去奢侈很容易,因为大家都内心里面都喜欢享受,享受谁不会啊?只要有钱。

能够固守节俭,这不简单,需要修养,这是一个熵减的过程。但是一旦奢侈,你很难回到节俭的状态,而且奢侈了以后就会为了继续保持这个状态,而去无所不用其极。比如说去搜剐,当官的贪污受贿,做生意的去假冒伪劣,欺骗人!

为了维持这种状态,去做险事,做恶事。

富二代为了炫耀,也很容易败家。

大家应该可以看得出来,过于节俭和过于奢侈,都是不好的,不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

如果必须二选一的话,宁愿要自己俭一点,也不要让自己奢侈。

对于我们来讲,要是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要是养成了盛气凌人的作风,看不起人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还是节俭一点,好好过日子,当然也要注,不要太抠搜,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钱也不要乱花。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对待人也要适当。

不能为了一个面子,来了个朋友,我就非得上五星级酒店去,显得自己多富有,多重视对方,也不要就喝碗羊汤,应付了事,有朋自远方来,喝一碗羊汤待之,也不是个事。

好好的找一个很温馨的环境里面聊聊,对对方也是一种尊重。

好了,时间也到了,这一章的意思大家也都明白了,奢侈和过于节俭都不好,各有其弊!如果说让我们二者选一的话,尽量选择俭而不要选择奢。

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来继续解读下一章。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是一句名言,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明天再详细解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7.35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