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惨败,曹魏为何不趁势伐蜀,而是进攻获胜的东吴?

公元221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率领五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五万进行抵抗,陆逊命令吴军主动放弃西部山岭地区,撤退进入夷道、猇亭一线进行坚守。


两军陷入长期对峙,到公元222年夏季,蜀军因为酷暑难耐,士气低落并移兵进入密林驻扎。陆逊发现吴军的战机出现,命令全军准备茅草,趁夜出击,火烧刘备数百里连营,斩杀四万余蜀军。刘备一路败逃到永安,蜀军才止住颓势,刘备收拾近万余残兵,在赵云援军的支援下在此坚守。夷陵一战,蜀汉损失惨重,精锐兵力损失殆尽,能战之将也损失大半,所剩无几。




刘备到永安后,孙权担心刘备一把梭哈了,要跟东吴拼命。于是派出使者与刘备议和,刘备将军政大权交于诸葛亮,孙刘联合再度形成。数月之后,曹丕与孙权闹翻,曹丕发兵南下伐吴,开启了历时三年的伐吴作战。那么问题来了,曹丕为什么不进攻已经元气大伤的蜀汉,反而进攻刚刚取得大胜,士气正旺的东吴孙权集团呢?

弟要造反,大哥当然得收拾了


夷陵之战前,孙权为了集中兵力对付刘备的进攻,派出使者向曹魏求和称臣,被曹丕封为吴王,这样两国就名义上拥有了臣属关系。



后来,曹丕为了加强这种关系,或者说更好地控制东吴,要求孙权送自己的太子孙登,到洛阳作为人质,来加强两国的关系。孙权以儿子还小为理由拒绝,同时一面加强和蜀汉的亲近交流,一面派出使者与曹魏和谈。


但是曹丕仍然提出要让孙登到洛阳做人质,孙权多次拒绝,两国关系逐渐恶化。更加过分的是,不久之后,孙权在建邺称帝了,这是什么意思,曾经的小弟,现在要跟大哥平起平坐了吗?还是说之前就是,担心曹丕跟刘备一起攻打东吴,称臣就是为了稳住曹丕,现在利用完了,一脚把曹丕踢开呀。这曹丕怎么能受得了这口气呀,这不是玩他了嘛,不打等着干嘛!



曹魏在江淮、荆州一线,集结有重兵

三国演义中,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诸葛亮北伐,所以很多人都误以为曹魏的兵力在关中一线。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汉中与关中的地形所限,所以曹魏在关中的兵力主要把守在几个关隘,数万兵力完全足够了。


但是曹魏与东吴的交界线更加地绵长,从长江三峡开始,一直绵延到江淮一线。漫长的边境,就需要大量的兵力防守,更加需要屯兵于重镇作为进攻或者防守的支点,曹魏在南阳、襄樊、合肥、广陵等重要城镇,屯驻了近二十万大军,所以进攻东吴对曹魏来说更加有兵力的优势。


从地理上说,千里边防,总不可能处处设防,总是有防御重点,有疏忽的地方,那么就更有抓住战机的机会。江陵之战中,张郃、夏侯尚一路突击到江陵城下,可见东线开战,曹魏更有拿下战略支点的机会。如果将战事集中在汉中,恐怕几道关隘,就令曹军一筹莫展了。



进攻蜀汉,未必能讨到好处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刘备占领汉中后,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问魏延怎么看待防守汉中的,魏延说能挡住曹操的举国之兵,如果是一员将领十万大军来攻打汉中,自己能吞下这支军队。这恐怕不是魏延在吹牛逼,一方面魏延确实是一位有能力的将领。另一方面,汉中的地形也极有利于其进行防守作战。曹丕面对这样险要的地形,自己父亲都啃不下,又该投入多少兵力去进攻呢。


可能也有人会说,孟达的上庸不是投降了曹魏,曹丕可以从这个发兵攻打蜀汉嘛。上庸这个地方,自古就是山岭纵横的地方,大军根本没办法展开,明末李自成就是从这里逃到商洛大山里躲起来了,明军死活找不到,可见这里地形的复杂了。



而且从上庸进兵,必然要惊动荆州的东吴势力,放着东边一马平川的南郡江陵不打,可着往西边的山里打刘备去了,这不是脑残行动么。最后,在曹魏朝廷的权衡中,应该还有一种声音,东吴不愿臣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在夷陵之战后,进攻蜀汉,孙权八成是会支援刘备的。


而此时虽然孙刘议和了,但是蜀汉一方面力量不足,另一方面还有怨气,进攻孙权,刘备肯定不会帮忙。基于这样的考虑,打东吴是曹丕最好的选择,收拾完东吴,回头进攻刘备就方便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夷陵之战,刘备惨败,曹魏为何不趁势伐蜀,而是进攻获胜的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