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交叉编译,Windows和Linux的交叉编译

文章目录

    • 什么是交叉编译
      • 为什么要交叉编译
      • 工具链的种类
    • 我们应该怎样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在Windows下交叉编译和调试树莓派软件
      • 一、Windows下编译树莓派程序
      • 二、用WSL来编译树莓派程序
      • 三、通过gdbserver远程调试
    • 基于 MinGW 搭建 Windows 下的交叉编译环境
      • 前言
      • 环境
      • 下载安装 MinGW
      • 从最简单的开始
      • 复杂一点的

什么是交叉编译

在一种计算机环境中运行的编译程序,能编译出在另外一种环境下运行的代码,我们就称这种编译器支持交叉编译。这个编译过程就叫交叉编译。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平台,实际上包含两个概念: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同一个体系结构可以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样,同一个操作系统也可以在不同的体系结构上运行。举例来说,我们常说的x86 Linux平台实际上是Intel x86体系结构和Linux for x86操作系统的统称;而x86 WinNT平台实际上是Intel x86体系结构和Windows NT for x86操作系统的简称。

交叉编译这个概念的出现和流行是和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发展同步的。我们常用的计算机软件,都需要通过编译的方式,把使用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的代码(比如C代码)编译(compile)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二进制代码。比如,我们在Windows平台上,可使用Visual C++开发环境,编写程序并编译成可执行程序。这种方式下,我们使用PC平台上的Windows工具开发针对Windows本身的可执行程序,这种编译过程称为native compilation,中文可理解为本机编译。然而,在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时,运行程序的目标平台通常具有有限的存储空间和运算能力,比如常见的ARM 平台,其一般的静态存储空间大概是16到32MB,而CPU的主频大概在100MHz到500MHz之间。这种情况下,在ARM平台上进行本机编译就不太可能了,这是因为一般的编译工具链(compilation tool chain)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并需要很强的CPU运算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交叉编译工具就应运而生了。通过交叉编译工具,我们就可以在CPU能力很强、存储控件足够的主机平台上(比如PC上)编译出针对其他平台的可执行程序。

要进行交叉编译,我们需要在主机平台上安装对应的交叉编译工具链(crosscompilation tool chain),然后用这个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我们的源代码,最终生成可在目标平台上运行的代码。常见的交叉编译例子如下:

1、在Windows PC上,利用ADS(ARM 开发环境),使用armcc编译器,则可编译出针对ARM CPU的可执行代码。

2、在Linux PC上,利用arm-linux-gcc编译器,可编译出针对Linux ARM平台的可执行代码。

3、在Windows PC上,利用cygwin环境,运行arm-elf-gcc编译器,可编译出针对ARM CPU的可执行代码。


为什么要交叉编译

交叉编译其实是相对于本地编译(native build)来说的,我相信大家最开始学习 C/C++ 这些语言的时候,都是在电脑上写程序,然后在电脑上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最后在电脑上运行。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整个过程都是在一台 X86 电脑上。

当我们开始接触嵌入式开发后,事情变的不一样了,你在电脑上写程序,在电脑上编译出可执行文件,最后这个可执行文件需要下载到你的开发板上运行。程序最后运行的环境变了,比如你的开发板是基于 Arm 的——程序在 X86 上编辑,编译,最终运行在另一个和 X86 完全不同的架构的 Arm 芯片上。

一文搞懂交叉编译,Windows和Linux的交叉编译_第1张图片

之所以整个流程变成了这个样子,这是由嵌入式系统的特性决定的:一般嵌入式系统里面使用的芯片性能都比较弱,而且绝大部分都不能像 X86 一样运行 Windows/Ubuntu 桌面系统,即使能运行,性能也很弱,无法给你提供一个在开发板上写代码、编译代码的环境。所以我们还是离不开 X86 电脑强大高效的桌面环境进行软件开发。

但是这样有一个问题,X86、Arm、MIPS、RISC-V 这些芯片,它们的指令集是由不同的组织或者公司设计的,彼此并不兼容——Arm 和 MIPS 的 CPU 无法运行以 X86 的指令集编码的程序,反之亦然。所以我们要在 X86 的电脑上编译出能够在 Arm 上运行的程序,我们必须明确告诉编译器,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需要以 Arm 指令集的标准编码。为了让这个流程变得简单,开发者们为不同的芯片开发了不同的编译器,比如针对 Arm 平台的 arm-linux-gcc,针对 mips 平台的 mips-linux-gnu-gcc,这些编译器都是基于 GCC 针对具体的架构指令集进行对应配置,所以它们在运行的时候就就会生成和该目标平台对应的可执行文件。

这篇文章主要讲 Arm 的交叉编译,所以这里后面都以 Linux 开发环境下的 Arm gcc 为例。

工具链的种类

GCC 的命名规则为: arch [-vendor] [-os] [-(gnu)eabi]-gcc

比如 arm-linux-gnueabi-gccarm-none-eabi-gccaarch64-linux-gnu-gcc

  • 带 [] 的是可选部分。
  • arch: 芯片架构,比如 32 位的 Arm 架构对应的 arch 为 arm,64 位的 Arm 架构对应的 arch 为 aarch64。
  • vendor :工具链提供商,大部分工具链名字里面都没有包含这部分。
  • os :编译出来的可执行文件(目标文件)针对的操作系统,比如 Linux。

arm-none-eabi-gcc 一般适用用于 Arm Cortex-M/Cortex-R 平台,它使用的是 newlib 库。

arm-linux-gnueabi-gcc 和 aarch64-linux-gnu-gcc 适用于 Arm Cortex-A 系列芯片,前者针对 32 位芯片,后者针对 64 位芯片,它使用的是 glibc 库。可以用来编译 u-boot、linux kernel 以及应用程序。

另外需要补充一点的是,32 位的 Arm 和 64 位的 Arm,它们的指令集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链。当然,Arm64 为了保证前向兼容,提供了一个 32 位的兼容模式,所以我们用 arm-linux-gnueabi-gcc 编译的应用程序也是可以直接在Arm64 的系统上运行的,但是 Linux Kernel 和 U-Boot 就不行,除非你提前把 CPU 切换到 32 位模式。曾经有个项目使用了一颗四核的 Arm64 芯片,但是内存只有64M,为了节省空间,在 CPU 运行到 U-Boot 之前,我们就把它切到了 32 位模式,后面的 U-Boot、Linux Kernel,应用全部都用 32 位编译,加上 Thumb 指令集,节省了不少空间。

我们应该怎样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OK,这里来到了重点。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交叉编译环境,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开始呢?
网上有很多建立交叉编译环境的傻瓜教程,比如:

  1. IBM的《如何为嵌入式开发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2. huihoo的《一步一步的制作arm-linux交叉编译环境

​ 这些都是很权威的交叉编译环境建立的教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被这些东东“吓到”;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没有必要来这样做,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应用这个环境来开发我们的应用程序,所以我们应该尽可
能少的在建立环境的阶段纠缠不清。好在情况不是很坏,网上有很多已经编译好的交叉编译环境的package
供我们下载使用。比如http://ftp.kelp.or.kr/pub/arm-linux/toolchain/,http://ftp.handhelds.org/projects/toolchain/,http://www.handhelds.org/download/projects/toolchain/,有几款公认的比较稳定的版本:

  • 2.95.3
  • 3.4.5
  • 4.2.1

​ 一般我们编译程序和编译器的版本没有关系,不乏特殊情况,比如在移植Qtopia4.x.x的时候,官方文档
就要求使用3.2.x以上的编译器。另外,如果编译过程中遇到了很奇怪的问题无法解决时,可以考虑换一个编
译器版本试试。

下面我们以arm-linux-gcc-3.4.1为例介绍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到http://ftp.handhelds.org/projects/toolchain/下载arm-linux-gcc-3.4.1.tar.bz2

$ cd /work/src
$ wget http://ftp.handhelds.org/projects/toolchain/arm-linux-gcc-3.4.1.tar.bz2

  • 解压缩到/usr/local

$ cd /usr/local
$ tar jxf /work/src/arm-linux-gcc-3.4.1.tar.bz2

注意建议不要使用tar的"v"参数,如果解压的文件比较大的话,使用"v"参数与不使用这个参数的解压速度有很大区别。

  • 此时此文件夹下产生usr文件夹,在usr/local文件夹下有我们想要的文件夹arm,它的绝对路径是/usr/local/usr/local/arm,因此使用下面命令把/usr/local/usr/local/arm移到/usr/local/arm

$ mv usr/local/arm ./

  • 交叉编译工具此时存在于/usr/local/arm/3.4.1/bin/

$ ls usr/local/arm/3.4.1/bin/
arm-linux-addr2line arm-linux-cpp arm-linux-gcov arm-linux-ranlib
arm-linux-ar arm-linux-g++ arm-linux-ld arm-linux-readelf
arm-linux-as arm-linux-gcc arm-linux-nm arm-linux-size
arm-linux-c++ arm-linux-gcc-3.4.1 arm-linux-objcopy arm-linux-strings
arm-linux-c++filt arm-linux-gccbug arm-linux-objdump arm-linux-strip

为了方便,我们需要把这个文件夹加到系统变量PATH里面,这样我们就可以像使用系统变量一样使用
这些命令了。编辑~/.bashrc,这个文件是隐藏文件,当用户登入时就会首先执行这个文件,因此我们
可以把设置环境变量的命令写进去。

$ echo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 >> ~/.bashrc
$ source ~/.bashrc

到此为止,我们的交叉编译器就算搞定了,是不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_

在Windows下交叉编译和调试树莓派软件

本文提供了利用VSCODE+CMAKE在Windows下交叉编译树莓派程序的方法,分别使用本地环境和WSL两种环境两种方式。以及远程调试的方法。

一、Windows下编译树莓派程序

和在Windows下用Mingw编译Windows程序没什么区别,只是生成的东西是树莓派的软件。Host是Windows, Target是ARM Linux。

  1. 安装编译器。
    到这里下载编译器:raspberry编译器下载。

  2. 安装CMAKE

  3. VSCODE 安装CMAKE Tools

  4. 按F1, 输入CMAKE: Quick Start生成CMakeLists.txt

  5. 跨平台编译,要在

    CMakeLists.txt
    

    的最上面加两行指定目标系统和架构,如下(最后一行设置rpath,Windows习惯了喜欢动态库和可执行放在一个文件夹)

    set(CMAKE_SYSTEM_NAME Linux)
    set(CMAKE_SYSTEM_PROCESSOR arm)
    set(CMAKE_BUILD_RPATH "./")
    

二、用WSL来编译树莓派程序

我还有个Respberry Zero,要重新找编译器(疑问,搞不懂官方的系统镜像怎么做到同时适配Zero和4B的?)。
在网上又找到了一个编译器:另一个respberry编译器下载。版本比较新,GCC 10.3.0支持到C++20,我喜欢。

题外话,如果要编译编译器那是一个大工程,可以用这个项目:crosstool-NG。人生苦短,能用就行。

这个编译器是Linux的,编译个树莓派程序还要装个Linux?抓耳挠腮一番突然反应过来,Windows10不就是“最好的Linux发行版”之一吗? ( •̀ .̫ •́ )✧
话不多说,立马打开WSL(我用Ubuntu,装WSL是另一个话题,网上很多,按下不表)。

  1. 把编译器拷进WSL,解压tar -zxvf cross-pi-gcc-10.3.0-0.tar.gz

  2. 手动放到/opt目录,这步只是为了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一点

  3. 把要编译的源码也拷进来

  4. 安装CMake

  5. 运行VSCODE,连接WSL (需要Remote - WSL扩展)

  6. 在VSCODE里打开源码,提示说要为WSL安装扩展,那就装,直接C/C++ Extension Pack装上齐活。

  7. 不出意外,CMake扫描不到我们下载的跨平台编译器。 按F1, 输入命令

    >cmake: edit user-local cmake kits
    

    ,我们自己加一个。

    注意路径文件写你自己的

    {
        "name": "GCC 10.3.0 armv6l-linux-gnu",
        "compilers": {
          "C": "/opt/cross-pi-gcc-10.3.0-0/bin/arm-linux-gnueabihf-gcc",
          "CXX": "/opt/cross-pi-gcc-10.3.0-0/bin/arm-linux-gnueabihf-g++"
        }
    }
    
  8. 重新启动VSCODE,选择自己加进来的这个编译器。

  9. CMAKE自动开始配置,我的配置完了提示说啥Error: spawn arm-linux-gnueabihf-gcc ENOENT错误之类的云云,无视之。

  10. 可以编译了,复制到ZERO里运行看看吧

三、通过gdbserver远程调试

在VSCODE的Run and Debug中,可以生成launch.json文件,里面这样写:

{
    // Use IntelliSense to learn about possible attributes.
    // Hover to view descriptions of existing attributes.
    //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https://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830387
    "version": "0.2.0",
    "configurations": [
        {
            "name": "remote_debug_demo",
            "type": "cppdbg",
            "request": "launch",
            // 你的程序名,比如我的是demo
            "program": "${workspaceFolder}/build/demo",
            "args": [],
            "stopAtEntry": false,
            "cwd": "${workspaceFolder}/build/",
            "environment": [],
            "externalConsole": false,
            "MIMode": "gdb",
            "setupCommands": [
                {
                    "description": "gdb pretty",
                    "text": "-enable-pretty-printing",
                    "ignoreFailures": true
                }
            ],
            // 这里是跨平台编译器带的GDB
            "miDebuggerPath":"/opt/cross-pi-gcc-10.3.0-0/bin/arm-linux-gnueabihf-gdb",
            // 这里是树莓派的IP地址和gdbserver的端口
            "miDebuggerServerAddress":"192.168.2.226:2000"
        }   
    ]
}
  1. 在树莓派中,安装gdbserver

  2. 程序编译成DEBUG版,并复制到树莓派中,以我的demo程序为例

  3. 执行gdbserver 0.0.0.0:2000 ./demo,启动软件开始调试demo程序。

  4. 在VSCODE中,按F5连接到树莓派调试。

    题外话:我启动时遇到了gdb缺少依赖的情况,可以用ldd arm-linux-gnueabihf-gdb命令查看缺少什么。对照着装就可以。
    我装了sudo apt install libpython2.7 libncurses5后搞定。

基于 MinGW 搭建 Windows 下的交叉编译环境

前言

在搭建交叉编译环境之前,软件的整个工程已经在开发板上直接编译通过。
目标软件是一个基于 Qt 的软件,使用 cmake + gcc 编译,同时需要 boost 等三方库,这些工具和库,之前都是直接在开发板的 Linux 环境中编译的。
本文不详细说明 Qt 和第三方库的编译过程,只是在上述基础上,搭建 Windows 下的交叉编译环境。

环境

硬件

* 主机:Dell XPS 15 9550
* CPU:i7-6700HQ @ 2.60GHz
* GPU 1:Intel(R) HD Graphics 530
* GPU 2:NVIDIA GeForce GTX 960M
* 内存:16GB
* 硬盘:265G SSD + 1TB 机械硬盘
  • 软件
    • 操作系统:Windows 10 教育版

下载安装 MinGW

下载安装工具:http://www.mingw.org/download/installer
运行下载后的可执行程序:mingw-get-setup.exe

选择安装路径 D:\MinGW

在打开的 MinGW Installation Manager 中,选择安装:

  • mingw-developer-toolkit
  • mingw32-base
  • mingw32-gcc-g++
  • msys-base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1yWk2P3h-1680694951420)(https://yunfengbo.github.io/blog/2018/04/26/MinGW-cross-complie/MinGW-cross-complie/1.jpg)]
然后在菜单 Installation 中,选择 Apply Changes

完成后,运行 d:\MinGW\msys\1.0\msys.bat,打开 msys 命令行窗口: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Yejp70k2-1680694964153)(null)]

新建一个目录,然后到 Linaro 官网下载交叉编译工具:

  • 目标 64 位系统:gcc-linaro-7.2.1-2017.11-i686-mingw32_aarch64-linux-gnu.tar.xz
  • 目标 32 位系统:gcc-linaro-7.2.1-2017.11-i686-mingw32_arm-linux-gnueabihf.tar.xz

将下载后的交叉编译工具(以下为64位工具,32位类似),复制并解压:

mkdir arm-corss
xz -d gcc-linaro-7.2.1-2017.11-i686-mingw32_aarch64-linux-gnu.tar.xz
tar -xvf gcc-linaro-7.2.1-2017.11-i686-mingw32_aarch64-linux-gnu.tar

export PATH=$PATH:~/arm-corss/gcc-linaro-7.2.1-2017.11-i686-mingw32_aarch64-linux-gnu/bin

将下载后的交叉编译工具(以下为64位工具,32位类似),复制并解压:

mkdir arm-corss
xz -d gcc-linaro-7.2.1-2017.11-i686-mingw32_arm-linux-gnueabihf.tar.xz
tar -xvf gcc-linaro-7.2.1-2017.11-i686-mingw32_arm-linux-gnueabihf.tar

export PATH=$PATH:~/arm-corss/gcc-linaro-7.2.1-2017.11-i686-mingw32_arm-linux-gnueabihf/bin

以下内容,都以 64 位目标系统为例说明。

从最简单的开始

创建一个最简单的程序,保存为 hello.cpp: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d::cout << "Hello World!" << std::endl;
    
    return 0;
}

在 msys 窗口中编译:

aarch64-linux-gnu-g++ hello.cpp -o hello

将编译好的 hello 文件上传到 ARM 开发板,然后在 ARM 环境中执行命令:

chmod +x hello
./hello

可以看到输出文字为:
Hello World!

复杂一点的

创建一个 OpenGL 程序,保存为 glut_test.cpp:

#include 

void init(void)
{
    glClearColor(0.0, 0.0, 0.0, 0.0);
    glMatrixMode(GL_PROJECTION);
    glOrtho(-5, 5, -5, 5, 5, 15);
    glMatrixMode(GL_MODELVIEW);
    gluLookAt(0, 0, 10, 0, 0, 0, 0, 1, 0);

    return;
}

void display(void)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glColor3f(1.0, 0, 0);
    glutWireTeapot(3);
    glFlush();

    return;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glutInit(&argc, argv);
    glutInitDisplayMode(GLUT_RGB | GLUT_SINGLE);
    glutInitWindowPosition(0, 0);
    glutInitWindowSize(300, 300);
    glutCreateWindow("OpenGL 3D View");
    init();
    glutDisplayFunc(display);
    glutMainLoop();

    return 0;
}

此时,编译上述程序:

aarch64-linux-gnu-g++ glut_test.cpp -lglut -lGL -lGLU -o glut_test

未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windows,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