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宋词(十九)

【文字家园】



这一首,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一一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凋:衰落。碧树:绿树。

彩笺:彩色的信笺。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兼:一作“无”。

晏殊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女子(非作者自己)一一且是一个才女(绝非一般的思妇)的形象。并且不知何故,我总觉这女子应是个高挑身材一一或许因“凋碧树”让我想到玉树临风?或“独上高楼”之高所引出的形象联想?(一笑)

“槛菊愁烟兰泣露”,画面如在目前的一帧特写:亦真亦幻,幽寂而迷离之极一一菊丛愁烟,香兰泣露,非大手笔不能出如此之经典词句。

接下来一转一缓:“罗幕轻寒”…身之感,心之感?“燕子双飞去”,季节特征自不待言,其反衬手法,又何其自然!燕双飞,而人独棲也。燕随燕去而我孑然,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怅惘…

“明月”二句,又引来一种衬托…每诵至此,就现一女子帐中辗转反侧的形象…苦。离恨之苦,是不是人间最苦的情感,这倒不好说,但就情人而言,“离恨”肯定是最苦的…(仿佛看到了那苦的表情)

而“明月不黯”呀,如苏轼“何事常向别时圆”?且“斜光到晓穿朱户”,彻夜未眠也…

至此为上片:写庭院及室内景物。下片:写主人公登楼所望所感。

“昨夜西风调碧树”,又于孤寂凄迷之中,添几分萧瑟与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登高,可以远望。“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至此点出一“独”字,与上片“双飞”遥相呼应,章法谨严如此。

“望尽”,既言眺望之远,亦见凝眸之久。以时空双拓词境。可“望尽天涯路”,却不见天涯人。那就只有寄书达意了…

可是,往那里寄呢?这就引出“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一一“彩笺”,应是女主人公所用,它和尺素一样都指书信。为什么二词重叠使用呢?寄书意愿之殷,且欲书内容之繁也。“山长水阔知何处”?往哪儿寄呢?他游荡到哪里去了?无可奈何的怅问。拟写实,一下子变成真写虚了一一意味何其深长…

综上,此词以疏淡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主人公的暮秋怀人之情。

今人作古词,要背词谱,古人大约不用,但要熟知此曲。

经典之作,从来都是既流畅自然,又谨严深婉的一一浑然天成。

【集评】选二:

徐育民《历代名词赏析》:菊愁、兰泣、幕寒、燕飞、树凋、西风、路远、山长、水阔,这一切景物都充满了凄楚、冷漠、荒远的气氛,从而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境也。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文字家园诗词投稿专题

        2022.1.7.辛丑腊月初五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住宋词(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