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个人舞台的2个方向


我一直比较烦恼的是自我定位。 昨天我把书《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大致翻了一遍,结合书中的内容和最近一年的经历,结论是适合讲课、写作。

目前的工作需管理行政和人事,行政和程序化的人事工作放出去,正是书中测试的结果显示——不喜欢繁琐的操作性工作,更倾向于做研究、分享的工作,兴趣点在培训、组织改善、写作。

可是写作,曾经也试过写某条,也许因为平台扶持新手,很快拿到黄V,后来就断更了。结合书中的测试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定位不清,没有找到个人发展的甜蜜区。

所以,此刻我又开始问自己“我要去哪?我可以做啥?”

如果在学习交流群里看到以上文字,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呢?

当时有伙伴回复“这文案很赞”、“情真意切,想知道后面的故事”等,发信息的伙伴出来澄清“我是真的在求助”,借着又补发了一条“不过你们的回复,刷新了我对文案的认知”。

你有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吗?我的行为展现、语言表达和他人眼里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经历,或者对自己、对一个事物有了新的认知“噢,原来我可以做到!”“原来它是这样的呀!”

一起学习的伙伴有人想到了曾经习惯了做二把手,去年在社群做了一次项目负责人,感触很深“原来我真的可以”,到现在都不相信自己干成了;另一个伙伴想到了工作中,曾面临部门拆解,她选择去新的工作区域,重新学习新技能把工作理顺,独当一面;还有小伙伴提到了曾经“笨手笨脚”的标签,一次偶然的机会独立完成了用积木拼装小别墅,接着又拼了黄鹤楼......

这些分享不禁让我想到了乔哈里视窗。

“乔哈里视窗”由四个象限组成,为2×2的组合。分别为:“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即自己没意识到)、“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道”。

——摘自 《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

图片来自 《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

我们的行为中,自己知道的,他人也熟悉的是公开的个人部分,有时也被称作“舞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也会有盲区,自己不熟悉的,即未意识到的,但其他人却能看得见的方面。同样,有一些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是隐藏的个人,被称为秘密区;剩下的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区域就是神秘区,等着被挖掘了。

前面大家的分享,找到自己的更多可能、看到不一样的自己的伙伴,都是扩大了公开的自己,也就是扩大了个人的舞台。

图片来自 《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

扩大个人舞台可以朝着两个方向前进,一是向他人要反馈,缩小盲区,一是放开自己,缩小秘密区。

缩小盲区,简单说是扫盲,可以自己扩大认知,找到镜子反观自身;也可以直接询问他人,请他人扫描反馈。例如前面提到的伙伴通过抖音学习搭积木,完成了复杂的积木拼搭,扫盲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尝试做社群大型活动的伙伴,她从身边的伙伴反馈,增强了“我有可能做到的”信念,并且真的做到了。成功的行为帮助她勇敢不断往前,继续担任更重要的岗位。

缩小秘密区,也有两个行为可以尝试。一是勇敢地去跳坑,边做边展示自己的能力,让更多人看到“我能行”;一是把已经做到的,告诉他人“我做到了”。例如部门拆分,勇敢地去面对不可控的新领域,从0到1尝试发挥潜能是第一种行为;大家在我们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把过往的成功案例分享出来的行为就是第二种行为了。

扩大自己的个人舞台,可以帮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也能让外界更进一步认识我们,完善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一方面可以定位自身的优势和兴趣,也利于我们抓住发展机会。

补充资料:

《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的副标题是《在打开招聘软件之前,先要学习7堂择业心理课》,是一本关于职业定位的书籍,作者是奥地利心理学会主席阿尔约沙·诺伊鲍尔,他在人类能力,即智力、创造力、社会/情绪能力等相关领域深耕了40余年,曾荣获2022年国际智力研究学会终身成就奖、威廉·斯特恩奖。他在这本书中,从“天赋/能力”“个性”“兴趣”三个维度出发,配套简单却不失专业的测试和解读,帮助读者完善对自身的认识,定位真正适合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

图片来自 《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扩大个人舞台的2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