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复杂叠加动荡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国有企业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培养,是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国家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国有企业就必须紧紧抓住人才这个最具根本性和关键性的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备人才队伍,满足各条线人才梯队尤其是层级领导人员配备需求,为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二)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环节
要想打造具有价值创造力的国有企业,必须将后备人才培养开发作为改革发展的基点,充分调动后备人才积极性,推动“人力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以“人才红利”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提高,增强风险管理和稳健经营的内生动力。
要克服当前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步实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进而建立一套用而有备、备而有用、备用结合的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使用体制。
(三)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是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领导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任务
国有企业在转型发展实践中要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培养造就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而通过年龄、学历、经历、性格等因素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各级领导班子能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水平,把领导班子建设好,才能带动全员为事业的发展和业绩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优秀员工自我发展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手段
国有企业需要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优化人才配置,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造潜力,推动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不仅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规划,也将个人与组织和集体的发展目标和最终价值相统一,从而激发各级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人才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中建功立业。
国有企业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培养的思路
(一)科学规划,提高后备人才战略的契合度
1. 加强研究,做好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
国有企业要在对后备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战略制定规划,完善在更大视野、更宽领域广纳群贤的人才选拔机制,加快建设自身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队伍,要从过往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吸取成功经验,建立起从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布局等各方面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一致的队伍建设机制。
2. 适时调整,增强后备人才队伍规划的可行性
在制定后备人才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要长短期结合,近远期匹配。
要各分公司兼顾,各业务部门参与统筹,规划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战略发展目标的调整、组织系统结构的改革等情况对规划进行适时的修订和完善,从而确保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工作能够满足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实际需要。
(二)系统设计,提高后备人才评价的准确度
1. 明确选拔条件
建立各级后备人才选拔标准,总体要求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作风踏实、勤政廉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一定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同时,根据具体岗位职务的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年龄、学历、经历、业绩、品德、知识和能力等原则性条件。国有企业不同层级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设置符合本单位的后备人才资格条件。
2. 开展行为分析
建立各级后备人才素质模型,人才素质模型是建立在对各职位从业人员潜在职业素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在明确各职位从业人员产生高绩效的素质要素后,依据职位类所在职位的素质要素,确定本职位类从业者各种素质要素的素质级别要求的总和。
国有企业可借助专业咨询公司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后备人才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为通过行为分析、素质测评来选拔人才奠定基础。
3. 使用测评工具
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测评方法和工具来科学评价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比如心理测评、360 度反馈、在线情景模拟、多方位访谈、民主评议和考试等工具,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需调用并有机整合,从而准确衡量、预测和判断后备人才的综合表现和组织效能。
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保证客观量化测评的比例,要分别进行以人为核心和以岗位为核心的测评,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实施细则,并按照规定程序执行,保证结果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选培结合,提高后备人才锻炼的有效性
1. 明确选拔程序,严格规范操作
在选拔后备人才过程中,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组织把关,坚持面向未来、以用为本、不唯票数、不唯年龄,重在看主流、看潜力、看作为,着力把优秀人才举荐选拔出来。
通过建立统一有序的运作流程,来规范国有企业各级后备人才的选拔工作,必须按规定办事、按条件选人。
2. 坚持重在培养,加大培训力度
对于后备人才,国有企业要根据个人成长经历、发展潜力和弱点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改进提高,从严管理监督。要加强政治素养的提升,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培养;培养管理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专业素养、改革创新能力、市场意识和国际视野。
通过实行差异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培训,进一步提升符合转型发展和持续创新的素质和能力。
在洞察后备人才成长需求的同时,国有企业精准开展训战项目,以培养高绩效干部为目标,按系统化策划、标准化教学设计、分阶段主题推进的办班模式,引导学员对过程的参与和获得感,采用课题、项目、案例、报告等多种形式,输出学习成果。
3. 加强实践锻炼,注重履岗能力
国有企业对后备人才要采取挂职锻炼、异地交流、岗位轮换、参与重大项目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锻炼,使其对经营管理的各层面全方位熟悉了解,能够尽快成熟、独挡一面,能够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尖锐矛盾。
对缺乏基层经验的后备人才,下派到分子公司任职;对缺乏上级机构部门经历的后备人才,安排到集团总部任职;对缺乏前台或中后台部门经历的后备人才,可以安排岗位轮换;对于已经多岗位历练的后备人才,可采取现岗位加强培养的方式,通过调整分工、承担更重的职责等方式压担子、加压力。
(四)动态管理,提高后备人才使用的客观性
1. 建立系统化后备人才配置机制
国有企业对选拔出的后备人才要根据发展战略、区域布局、工作需要、业务重点、班子建设等情况进行科学安排、合理使用,通过统一调配和全集团交流,充分发挥后备人才的聪明才智。
在全集团上下形成广纳群贤、任人唯贤的氛围,从而使后备人才资源能够在更大的空间、更长的时间里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2. 建立严格化后备人才反馈机制
国有企业对选拔出的后备人才要实现动态培养档案,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对其岗位轮岗、交流任职、基层锻炼、工作业绩、民主考察、参加培训等情况进行记录和上报反馈,作为人才使用的重要依据。
对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并将结果映射到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和任用的相应环节,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国有企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3. 建立动态化后备人才考核机制
国有企业对选拔出的后备人才要进行综合考核,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可专门组织,也可结合班子考核、干部考察、组织培训、工作调研等途径,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给予评价。
对于受到党纪、政纪处理,或经综合研判已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人才培养的,要及时调整出培养名单;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且符合后备人才选拔条件的,要根据后备人才缺职情况及时补充,使各级后备人才队伍始终保持一池活水,常备常新。
4. 建立信息化后备人才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对选拔出的后备人才要建立信息档案数据库,将后备人才从报名、测评、考察、评议、培训、考核到交流、晋升、奖惩等各个环节的相关情况进行记载跟踪,通过技术手段和信息系统对后备人才进行统一管理。
国有企业可以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增加后备人才子模块,并从基础数据、统计分析、人员筛选等功能方面不断充实和完善,实现对后备人才队伍管理的电子化、数据化和精准化。
(以上内容文字部分有转载,如有雷同,敬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