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枪杀。这一事件,成为了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4年,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伤亡人员高达3000万,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整个战争过程生灵涂炭,血流成河,最终以德国投降宣告结束。

其实,早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德国就有一位爱国作家,用文字表达了对战争的强烈反对,他就是赫尔曼·黑塞。

他的标签很多:诗人、作家、隐士、人道主义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今世界文坛出版最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被译成多达53种语言、742种译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伤兵痛苦呻吟,百姓无辜惨死,富人阶级却在为战争而喜悦,这种强烈的反差深深刺痛了黑塞,刺激他发表了《啊,朋友,不要这种腔调》之类的反战文章,触怒了军国主义者。

黑塞在祖国的报刊上被抨击为“叛徒”,多家报刊大量转载攻击他的文章,一系列变故使得黑塞家庭失和,朋友决裂,失去财产及生活来源,几乎精神失常。

德国战败后,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却惨遭失败,社会动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1919年,黑塞失望地写道:“我们一起目睹了这世界性的巨大灾难,而且探讨了这个灾难……”

战争使黑塞这类年轻人精神受到创伤,他们从小建立的世界观,在战争中轰然崩塌,这些人也成了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荒原狼”。

到了1923年,黑塞完全绝望,放弃了德国国籍,并于4年后发表了长篇小说《荒原狼》,表达了一代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精神苦闷。

小说的主人公哈里跟黑塞本人很像,他们都是作家,都因发表反战言论遭到攻击,都深陷与现实社会脱节的精神孤独之中,陷入了精神分裂的境地。

哈里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性”与“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他借肉欲的欢乐填补精神的空虚,却始终无法找到平衡。

该书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德国文学界的激烈争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阅读热潮,至今在豆瓣都是9.0的高分。

今天,《荒原狼》,我将通过三个部分为你解读本书的精华内容:

第一部分:误入城市、被迫与家畜为伍的“荒原狼”,孤独苦闷,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家园、空气和食物,过着“自杀式”的生活,在“人性”与“狼性”的较量中,谁赢了?

第二部分:从妓女、鸦片上寻找“偷尝禁果”的欢愉,借夜夜笙歌的舞会融入现实生活,体验游戏人间的快乐,寻找精神宣泄的出口,而只要一个小刺激,疯子便举起了屠刀。

第三部分:从魔剧院、歌德、莫扎特等意象剖析《荒原狼》的深刻内涵,甘于孤独却又渴望被理解的“荒原狼”,何时才能学会玩人生这场游戏?

1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的解读:

本书主人公叫哈里·哈勒尔,他年近五十,个子不高,胡子刮得光光的,头发剪得短短的,因患有痛风病而步履蹒跚,行走困难。

他与妻子离了婚,带着两只箱子和一大箱子书,在房东家小阁楼里租住了10个月。

在别人的印象中,哈里不善交际,非常不合群,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是一只荒原狼,一只从另一个世界来的陌生、野蛮,却又非常胆小的生物。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荒原狼”呢?

顾名思义,一只来自荒原的孤狼,迷了路,误入城市,来到家畜群中,在陌生世界的兽类中间,它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家、自己的空气和食物……

的确,哈里身上有着荒原狼的特质——他胆怯孤独,粗野豪放,急躁不安,思念家乡,无家可归,这一切全都在他身上暴露无遗。

但熟络之后,房东的侄子发现,哈里精通哲学、音乐、文学,思想很有深度,眉宇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只有那些真正才智出众而又不爱虚荣、不图锋芒毕露或者不自以为是的人,才有这种气质。

一次,房东的侄子邀请哈里一起去听一位知名历史哲学家、文化批评家作报告。

报告人一直卖弄风雅,装腔作势,说一些讨好听众的奉承话,见状,哈里投过来失望的一瞥。

这一瞥意义深重,不仅讽刺了此时的情景,嘲弄了演讲者傲慢的题目,甚至看穿了整个时代,看透了那些汲汲于钻营,且虚荣无知、自尊自负而又肤浅轻浮的人,他们精神世界的表面活动。

那眼光仿佛在说:“看,我们就是这样的傻瓜!什么名誉声望、聪明才智,什么追求尊严、人性的伟大与永恒,统统崩溃倒塌,变成了一场把戏!”

哈里跟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有着极不规律的生活方式:

他爱书,房间堆满了书,简直无处下脚;他爱抽烟,抽得厉害,房间里常常烟雾缭绕,到处是烟头和烟灰碟;他爱喝酒,毫无节制地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但没有人看见他真正醉过。

哈里过的是一种“自杀式”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他不辞而别,离开了这座城市,从此杳无音讯。

他留下了一份文稿和几句话,说文稿留给房东的侄子,由他全权处理。

这份文稿便是哈里的自传,后续内容便围绕文稿展开。

文稿像极了某个可怜的孤立的精神病患者的病态幻觉,但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录。

因为哈里心灵上的疾病并不是个别人的怪病,而是时代本身的弊病,染上这种病的并非只是那些软弱的、微不足道的人,首当其冲的,是那些坚强的、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

哈里是处于两种时代交替时期的人,战争使他多年来形成的世界观,在顷刻间崩塌,他失去了安全感,不再感到清白无辜,他的命运就是怀疑人生,不断思考“人生是否还有意义”这个问题。

哈里是个很矛盾的人,他时而惧怕、时而勇敢地穿越混乱阴暗的心灵世界,立志要力排混乱,横越地狱,奉陪邪恶到底!

比如他在郊外遇见了一支出殡队伍,便加入其中,跟那些送葬的人一起走向墓地。

棺材在一个简单的墓穴前放下,牧师和殡仪馆的职工们逢场作戏,矫揉造作,竭力使送葬活动显得庄严悲哀。

哈里却只觉得滑稽,现场谁也没有哭,大家沉默不语,非常严肃地低着头,难堪做作,只求这使人难堪的仪式能够快点结束。

这件事,令哈里感受到了时代的虚伪与假装,进而失望地感慨:

世上的一切都会这样结束,我们的全部追求、全部文化、全部信仰、全部生活乐趣,都已病入膏肓,很快就会被埋葬到那里,墓地就是我们的全部文化。

参加完葬礼后,哈里偶遇了一位年轻的教授,他曾与这位教授就“东方神话”开展过多次交流。

教授回忆起之前谈话的细节,表示他有很多地方要归功于哈里的启发,并邀请哈里去他家做客。

哈里尽管不愿社交,但他不擅长拒绝,便答应七点半去教授家吃饭。

而他之所以会来,是因为他觉得教授跟自己是一类人,相信科学,相信纯知识的价值和知识积累的价值,相信进步,相信发展。

然而,当他走进房间,却发现了一幅小小的镶框的画,画上是诗人歌德,一位性格鲜明、发式出众的老人,在这里却被塑造成一位脸部造型很漂亮的老先生。

这幅乏味的、歪曲的、庸俗化了的歌德像,与歌德的精神截然相反,哈里感到文学正在失真,被人随意改造,一时深受刺激,恼怒万分。

这时,教授拿着一张军国主义和主战派的报纸走过来,说在上面读到了一位政论家发表的反战言论,这个政论家与哈里同姓,也叫哈勒尔。

教授说这个人不爱祖国,还拿皇帝寻开心。

哈里在心中暗自发笑,因为教授批判的这个可恶的卖国贼,此刻正坐在他面前,正是哈里本人。

话不投机半句多,哈里再也坐不住了,他对画像不满,表示“把歌德画成这个样子,也太过分了”,他起身告辞,取下衣服离开。

在他心里,幸灾乐祸的荒原狼高声嚎叫,在两个哈里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他身上的“人性”告诉他要合群,要融入市民社会,而“狼性”却让他向这扭曲的世界告别,在这一回合的较量里,荒原狼完全胜利了!

2.体验游戏人间的快乐,寻找精神宣泄的出口

离开教授家后,哈里深感苦闷,来到郊区一家僻静的小酒店,喝了点水和法国白兰地,休息片刻。

在这里,哈里认识了一位名叫赫尔米娜的高级妓女,她穿着薄薄的袒胸舞衣,头发上插着一朵枯萎的花,这位妓女,对哈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赫尔米娜很懂哈里的心思,知道如何去理解他、改变他。

她会去探究哈里的思想,倾听他为何厌恶那幅歌德画像,了解他“反对战争”的独特政见,她会邀请哈里陪她跳舞,努力改变哈里身上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赫尔米娜所说的话都是命令式的,偏偏哈里很吃这一套,哈里已经离群索居了太久,需要有人引导他重新走进人类社会。

在赫尔米娜面前,哈里心想:“她叫我做什么都行,我都会去做。服从某个人的命令,坐在他身旁,让他盘根究底地问,让他发号施令,让他申斥,倒也蛮不错。”

仅一面之缘,赫尔米娜对哈里来说却已重要到相当可怕的地步了。

哈里一心想着她,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她身上,愿意为她赴汤蹈火,跪倒在她的脚下。

因为他们是一类人,正如赫尔米娜所说:“你现在需要我,因为你绝望了,需要猛击一掌,把你推下水去,让你又活过来。你需要我,好去学会跳舞,学会大笑,学会生活。而我需要你,因为我也和你一样孤独,和你一样不能爱生活,不能爱人,不能爱我自己……当你爱上我时,我就会给你下我最后的命令。”

而这个最后的命令赫然便是:“你会杀死我!”

赫尔米娜教哈里跳舞,还将女郎玛丽亚介绍给了他。

一天,当哈里回到家,走进卧室时,发现美丽的玛丽亚躺在他的床上,这份礼物令哈里感到惊奇、诧异、恐慌、喜悦。

这天夜里,他躺在玛丽亚身边,睡得时间不长,却睡得像孩子那样好、那样酣畅。

哈里尽情享受着玛丽亚美好活泼的青春,在她年轻的肉体上获得新生。

赫尔米娜和玛丽亚是哈里的救赎,向他展示了一个爱欲的乐园,令他成为了这个乐园的客人。

他们纵情享受感官游戏和情欲之乐。

可以说,到了此刻,哈里找到了游戏人间的快乐,找到精神宣泄的出口。

在赫尔米娜的引荐下,哈里认识了一位萨克斯管演奏师,一位西班牙或南美洲血统的年轻人,黑黑的,长得蛮漂亮,他就是帕勃罗。

一次,哈里应赫尔米娜邀请,参加了一场化妆舞会。

舞会上,哈里一直在寻找赫尔米娜,赫尔米娜先是装扮成一个男人,这令哈里感到十分惊奇,因为她像极了他曾经的朋友赫尔曼。

哈里内心忽然颤抖了一下,犹豫地叫了一声:“赫尔曼!”

对方却微微一笑,说道:“哈里?你找到我了吗?”

原来是赫尔米娜,她只是稍许化装打扮了一下,套着时髦的高领,穿着长长的黑裤,黑色礼服袖子过于宽大,一双小手显得娇小秀美。

哈里问道:“赫尔米娜,这就是你要让我爱你的装束吗?”

赫尔米娜回答:“到现在为止,我已搞得几位女子爱上了我。可现在轮到你了。”

过了一会儿,赫尔米娜换了装,变回了女性的打扮,她的脸上稍稍洒了点香水,擦了点扑粉,十分鲜嫩活泼。

哈里和赫尔米娜炽热的嘴唇靠在一起,怀着强烈的渴望,热烈地把整个身体依偎着跳舞。

那场化妆舞会从深夜跳到黎明,跳到厅里的人都走光了,全楼的人都走光了。

后来,当哈里去找赫尔米娜的时候,撞见了赫尔米娜与帕勃罗赤身裸体,贴着身子躺在一起,睡得又香又甜。

一瞬间,哈里无法控制自己的嫉妒之心,把刀捅进了赫尔米娜的身体。

至此,那句“你会杀死我!”的命令,一语成谶。

“她让我爱上她,只是为了要让我亲手杀死她。”杀死赫尔米娜后,哈里也濒临精神崩溃。

至此,他身上的“狼性”被完全释放。

这里其实有个隐喻,小说的主人公叫哈里·哈勒尔,小说的作者叫赫尔曼·黑塞。

由此可见,哈里、赫尔米娜、荒原狼,其实都是黑塞自己。

哈里杀死的是身上的另一个自我,“荒原狼”则是黑塞对自己最黑暗最破碎部分的解剖。

他说:“千百万人正在为得到乐趣奔走钻营,我也可以得到这种乐趣,但我不能理解它,不能和他们同乐。相反,能够给我欢乐的为数不多的几件事儿,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认为都是些荒诞不经的事。”

无法被理解,又不愿同化,黑塞不得不悲哀地承认:“生活是错的,现实是错的。谁如果想要的是音乐而不是嘈杂声响,是欢乐而不是消遣,是灵魂而不是金钱,是真正的工作而不是碌碌无为,是真正的激情而不是逢场作戏,这耍俏的世界就成不了他的家园。”

3.从魔剧院、歌德、莫扎特等意象剖析《荒原狼》的深刻内涵

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得知,在主人公哈里身上,既有“人性”光明善良的一面,也有“狼性”野蛮暴力的一面。

两种性格在他内心相互撕扯、斗争,使得哈里挣扎不安,怀疑人生,精神分裂,常常产生幻觉。

而这些幻觉反映到小说中,便是意象化的表达和意识流的写法。

首先来说说“歌德”和“莫扎特”。

这两个人显然跟哈里不是同时代的,但在小说中,哈里经常与他们聊天、交谈,寻求精神上的碰撞。

这是因为黑塞处于信仰缺失的时代,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夹缝中,他预感到战争不会在短期内结束,而旧欧洲的音乐和文学正在被人遗忘。

因此,他反复提及歌德和莫扎特,来表达内心对古典文化的坚守。

他的预感并没有错,一战结束后,人们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热心地准备下一场战争,报纸、杂志、讲演、会议,都在宣扬虚假的爱国主义,煽动复仇情绪。

与此同时,德国的“纳粹主义”与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也在悄然兴起。

歌德和莫扎特是黑塞尊敬的人,他们代表着一种理想和境界,他们是文艺世界的“不朽者”,是黑塞在痛苦中能够得到力量的信仰。

而小说最后,哈里也是在与这些不朽者的交谈中,达成了与精神世界的和解。

当他杀死赫尔米娜,濒临精神崩溃时,是莫扎特告诉他,不要去分类,不要去评判,不要去排序,不要以一种自以为孤高的姿态推开世界。

他指引哈里学会在肮脏的现实中发现生命之美,让他明白若想保持洁净,就必须学会用脏水洗身。

此外,书中那个“专为狂人而设”的魔剧院,更将意识流运用到了顶点。

魔剧院的主人是帕勃罗,在这里,哈里重新经历了一遍自己50年来的人生,体验了不同角色的不同经历,对世俗、生命、爱情、灵魂等进行了逐一剖析。

在这里,哈里看到被人驯服的狼,认真听着每一个命令,被鞭打后反而叼起鞭子还给驯兽者,卑躬屈膝地摇着尾巴。

当兔子、小羊羔被送到它面前时,它馋得浑身发抖,直流口水,却没有伤害兔子和羊羔一根毫毛,而是用前爪拥抱它们……

狼否认自己的本性,已经到了何等程度啊!

同时,哈里也看到了被狼驯服的人。

驯兽者将鞭子放到狼面前,狼哈哈笑起来,舔了舔嘴巴,眼射凶光。现在是狼下命令,人听从狼了。

人按照命令双膝跪地,伸出舌头,用补过的牙齿撕碎身上的衣服。

当兔子、小羊羔被送来时,他用手指和牙齿抓住,从它们身上撕下一块块皮肉,美滋滋地喝那冒着热气的鲜血……

哈里恐惧地逃出门来,在他看来,魔剧院并不是圣洁的天堂,在它漂亮的外表下,全是地狱。

帕勃罗却说他弄错了规则,他告诉哈里:所有的人格都是一个棋子,灵魂是由千万颗棋子组成的,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格,就降低那颗棋子的作用,做个执棋者。

这时,哈里看到赫尔米娜在帕勃罗的手里缩小,变成了棋盘上的一个小人棋子,他拿起她,放进了背心口袋。

哈里恍然大悟,他知道自己的口袋里也装着成千上百个生活游戏的棋子,震惊地预感到这场游戏的意义,他准备再次开始这场游戏,再尝一次它的痛苦。

尽管与现实格格不入,但他重拾了勇气,重新追求与现实的和解。

他说: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帕勃罗在等着我,莫扎特在等着我。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哈里和赫尔米娜,连帕勃罗、莫扎特、歌德都是荒原狼的具象,都是赫尔曼·黑塞自己!

黑塞长期颠沛流离,却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祖国和人民,他挣扎、痛苦、矛盾,作为本我的“狼性”与作为市民的“人性”始终难分胜负。他向往故土,却被迫流亡;

他反对战争,却被祖国贴上“叛徒”的标签;

他追求精神自由,鄙视小市民的市侩庸俗,却生活在小市民的社会里跳脱不开;

他婚姻失败,朋友决裂,家庭失和,失去财产……

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体的命运不断沉浮,黑塞恼恨,却无力改变。

因此,他变成了一只误入陌生世界的“荒原狼”,在家畜群中,找不到熟悉的家园、食物和空气,甘于孤独,却又渴望被理解。

“荒原狼”看似在写黑塞自己,其实代表了那个时代更多苦苦探索、百般挣扎的人们。

黑塞告诉我们,精神世界的荒芜是最可怕的。

如果时代和社会不重视人的精神和思想,人类的未来就会变成寸草不生的荒原,身处其中的人类会泯灭人性,放大兽性,变得和动物一样,弱肉强食,永无宁日。

  好了,到这里《荒原狼》就为大家介绍完了,下面再为您总结一下本书的精华内容:

第一部分我们讲到了《荒原狼》的含义,从哈里“自杀式”的生活方式中发现,他是一只从另一个世界来的陌生、野蛮、胆小的荒原狼。

在参加矫揉造作的葬礼时,在见到歌德庸俗失真的画像后,哈里身上“狼性”让他向讲道德的市民世界告别,这一回合的较量里,荒原狼胜利了!

第二部分我们讲到了哈里从妓女、鸦片上寻找“偷尝禁果”的欢愉,借夜夜笙歌的舞会试图融入市民生活,他沉溺肉欲之欢,体验到了游戏人间的快乐,“狼性”被“人性”压制。

但当他看到喜爱的妓女跟其他男人在一起时,嫉妒使他举刀杀死了妓女,也杀死了另一个自我。至此,他身上的“狼性”被完全释放。

第三部分我们得知作者黑塞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夹缝中,旧欧洲的音乐和文学正在被遗忘,时代信仰正在下沉,因此他反复提及歌德和莫扎特,来表达对古典文化的坚守。

在“专为狂人而设”的魔剧院,他经历了自己50年来的人生,看到了人狼互相驯服的闹剧,在帕勃罗、莫扎特等的指引下,与现实达成了和解。

《荒原狼》尽管出版多年,但放在当今时代,依然不会过时。

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只孤独且渴望被理解的荒原孤狼。

想要追逐月亮,却被脚下的六便士束缚双脚;想坚守内心的秩序与价值观,却无力挣脱残酷的现实。于是孤独如影随形,迷茫包围内心。

但正如黑塞所说:即便是迷途的动物,不理解周围的世界,也能听到那优美的旋律,所以愚蠢的生活仍然有它的意义。

只要心怀向往,努力生活,总有一天我们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

也总有一天会学会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荒原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