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中部地区的大城市,城区内交通发达,路网密布,尤其是两江分三镇的布局造就了独特的交通体系,表现明显的便是隧道和桥梁。武汉市区桥梁多,穿江穿河穿湖过的桥,规模不一,形态各异,表现了浓厚的地域特色,比如在汉口江岸区就有一座非常奇葩的桥。这座桥规模非常小,与一般乡镇的桥梁差不多,建在城市的三环线边上,穿越府河而过。奇就奇在桥梁被分成了两段,一段建在府河南的陆地上,另一段建在府河北水面上,桥身普通,但桥栏杆全程用的大理石,雕砌得很有艺术美感,桥上也是观府河湿地景观的好地方,这座桥梁就是岱山二桥。
常年生活在武汉市,发现这座城市的地形地貌和交通设施里,最不缺和最常见的便是桥梁。江河湖泊的地方建大桥小桥,交通密集难解的地方建高架桥,郊区高速交汇的地方建立交桥,甚至哪怕一般市区街道为行人专用的也有人行过街天桥。桥在武汉很普遍,新旧桥梁的分布也很有特点,老城区有老桥梁,新城区全部换新桥梁,也有例外,比如这座岱山二桥是比较老的桥梁,建在了主城区江岸区北边,与远城区黄陂区的分界地方。类似的桥梁在城郊结合部也非常多,不过多是巨型大桥,像岱山二桥这样的小型桥梁实际并不多,毕竟它所处于的位置并不关键和突出,是比较冷门的交通通道。
虽然所处位置不具备优势,但实际上在整个江岸区汉黄路往北,岱山二桥还是比较重要的交通通道,没有之一,也正是因此,相关部门才会在岱山二桥旁边加修了岱家山大桥。于是乎,一座大型桥梁和小型桥梁并排存在于府河之上,往来交通,高低相望,平行往南往北,观感非常有意思。不过,对于大部分司机来说,通行两座桥梁并无明显差别,可能与要去的目的有关,毕竟天南地北,近路原则,能够省着点距离多跑路途还是好事。岱山二桥更像是一座老路,不宽阔,也能让很多司机本能选择驶入。
一般而言,桥梁的存在和设计都有原则,多数情况下,桥梁分为主桥和引桥,两者名字不同,但同属一个整体,基本上超大规模的大桥多是如此规划建设,只不过最终通行的时候很难察觉(毕竟都是一条笔直水泥路)。但有意思的是,岱山二桥却选择了一个不同的设计和建造方式,即它分成了两段,由两段主桥组成,中间并未直接连接,而是被马路隔开了。简单来说,就是岱山二桥在由汉黄路往黄陂方向时,先从岱家山出来,上第一段岱山二桥,下桥后是马路,往北开,莫名又上第二段岱山二桥,穿过府河,下桥,到达黄陂区。
这两段桥,一段在汉黄路近岱家山的地方,一段在府河河面上,距离大概有数百米。如果全程在马路上,不看桥身栏杆是看不到桥梁和普通马路区别的,而参照桥身栏杆,一边是上桥栏杆处,另一边是马路,然后走了一段里程又出现了栏杆和桥身,仿佛重复走的马路。桥身栏杆外,第一段桥梁外是湖泊和荒地,第二段桥梁外是府河,参照物上还是很明显的。这样的两段式设计,不知道出于何种考量,猜测是府河加旁边的湖泊在雨季容易形成一体化的汪洋,为提高桥梁抗汛情能力,干脆全线走高架,可这样的话,桥梁中间又为何会出现马路呢,难以理解。
两段式桥梁和桥身,在汉黄路上成为异类,岱山二桥的颜值因此与众不同。实际上,无论从府河对面的黄陂一侧还是这边的江岸区岱家山一侧,进出岱山二桥的入口建设得都非常简陋,有点乡镇风,那是一架限高栏,很low的那种。限高栏上贴着黄胶带,粗大的锈迹斑斑的钢铁,一看是年久失修的样子,最主要的还在于非要加两个加固的混凝土墩子,堵在一起,刚好可以拦住一辆机动车,使之每次上下时都必须减速慢行,防止剐蹭。由此,机动车上下桥的速度自然变慢,拥堵成为常态。
岱山二桥的桥身不高,桥梁跨度有限,最有辨识度的是桥上的栏杆。栏杆用大理石砌成,经过雕刻和打磨,看得出来做得很精致,高度在半米左右,整体协调,统一化齐。近处的栏杆在脚下,远处的栏杆成为一条弧线,跨在河面上、行道树下,美感突出,在这样的桥上漫步,觉得栏杆过低,而人的行走非常突兀。当然,站在桥上,远离栏杆,能欣赏到不远处的生态风景,这里远离市区,静谧幽静,别有一番滋味。不过,府河在不同季节颜值不同,汛情时期,汪洋一片,看着非常严峻。
一座岱山二桥,在很多年前是重要的交通节点,从黄陂进江岸,或者相反的路程,走这座桥是不二选择。经济不发达的年代里,路上的机动车少,摩托车多,看到经过岱山二桥的队伍,都是匆忙的样子。开着车潇洒,骑着车默默无闻,是那个时代底层人士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桥梁让相互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让社会流通加速,桥梁本身也成为时代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