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 风险厌恶心理

1. 什么是风险厌恶

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是指一个人面对不确定收益的交易时,更倾向于选择较保险但是也可能具有较低期望收益的交易。 例如一个风险厌恶的投资者,会选择将他的钱存在银行以获得较低但确定的利息,而不愿意将钱用于购买股票,承担损失的风险以获得较高的期望收益。

2. 心理实验

让我们先来做这样一个实验,有下面两个选择提供给你,仅凭第一印象,你会选择哪一个?

A.你一定能赚4000元。
B.你有80%的可能赚6000元,20%的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人都会不假思索地选择A选项。

此时,一些经济学家会马上跳出来说你们选择第一种方案是错误的,因为你们根本没有算清楚到底哪一种方案的收益更大,第二种方案的收益是6000×80%=4800,期望值要远远大于第一种方案的4000元!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下意识的选择,我们是很容易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的:因为人们在面临一些风险选择的时候总是比较谨慎和保险,不想去冒太多的风险,往往喜欢见好就收,害怕失去自己已经获得的一些利润。对此,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称其为“确定效应”,即处于收益状态时,大部分人都会成为风险厌恶者。

为了验证这一论断,心理学家又做了如下心理实验:邀请受试者参与一个扔硬币的赌博游戏,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50元,输了就失去50元,那么,受试者们是否愿意赌上一把呢?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赌局输赢的可能性相同,也就是说这个游戏的结果期望值为零,是绝对公平的赌局。那么,人们会选择参与这个赌局吗?实验的结果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玩这个游戏,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同样可以用损失规避效应来解释,虽然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人们对于“失”往往会比对“得”更加敏感。一想到自己可能会输掉50元钱,这种不舒服的程度就超过了想到有同样可能赢取50元钱的快乐,这也正是一种风险厌恶心理的表现。

接下来让我们换一种说法,假设有这样一个合法的赌局,扔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50元,输了就失去50元,和上面的赌局完全相同,但细分成了三种不同的情况,这时你又会作何选择呢?

A.在之前不输不赢的情况下,请问你愿不愿意赌一把呢?
B.假设前面你已经赢了100元,现在你还会赌吗?
C.假设你之前输了50元,你又会怎样选择?

一般来说,人们在赢钱之后,总会感觉赢的钱反正也不是自己的,愿意索性继续赌下去,继续去冒险,反而不会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而立刻离开赌场。

同样是赌一把,是继续还是放弃,其背后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这时就涉及“确定效应”,就是当需要在确定的好处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时,多数人会直接选择确定的好处。那么,在这赌一把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见好就收”呢?也很简单,用一句形象的话打个比方就是“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正所谓落袋为安,放在自己口袋里的钱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钱。可见,这个赌局的期望值其实是没有变的,风险和收益也没什么变化,唯一可变的是人们对于风险的反应。

3. 风险含义

风险其实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不确定性,二是损失。人在本质上总是追求确定性和安全感,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总会倾向于选择预期收益高的;而在预期收益相同的情况下,则一定会倾向于选择风险低的。

人们之所以会愿意承担风险,不是爱好和追求“风险”,而是爱好和追求高风险可能带来的高收益。也就是说,因为风险意味着可能的损失,而人们对于损失的厌恶又是绝对的,所以人们对于风险的厌恶也是绝对的;当然,风险也可能带来收益,而人们对于收益的追求也是绝对的,当损失和收益发生冲突时,不同的评价和权衡之下就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险态度。

当我们称一个人“风险厌恶”时,并不是指其因在本质上追求确定性和安全感而对风险充满厌恶,而是指其在做风险决策时,相比于一项具有更高预期收益的投资,反而更愿意接受另一个预期收益略低但更加保险的投资。

“风险厌恶”者并不是完全拒绝风险,只是对风险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事实上,人类的发展从来都伴随着大量风险追求的行为,甚至可以说,人类历史上一切大的进步和飞跃都是由承担了高风险的风险追求行为所推动的。

4.参考资料

  • 风险厌恶
  • 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为金融学 | 风险厌恶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