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主义背景下的心灵(摘陈亚军《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叙事的当代转换及效应》)

经验主义背景下的“心灵”

在皮尔士那里,语言转向首先体现为心灵的符号化,经验的符号化只是语言转向的附带结果,“经验”是“语言”标题下的子话题;而在杜威这里,则恰好相反,经验转向首先体现为对经验的生存论诠释,心灵的生存论改造只是这一诠释的附带结果,“心灵”是“经验”标题下的子话题。

在笛卡尔的世界图画中,心灵和世界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心灵没有发生学的问题,它一旦在那里就永远在那里。而在杜威的世界图画中,心灵是在世界中演变出来的;人的心灵和动物的相关特征是连续的;心灵具有发生学的维度。在杜威看来,和纯粹无生命的物理事物相比,有生命的事物具有一种不同的特性,那就是,它“具有需要、主动要求满足需要的努力和需要的得到满足等等的特征”。对此,杜威说明如下:

需要是指精力的这样一种紧张的分配状态,以致机体处于一种不安或不稳定的均衡况态之中。要求或努力是指这个事实而言:即这种状态表现在行动之中,这些行动在这样的一些方式之下改变着周围的物体,以致使它们又反作用于这个机体,而最后又使得它所特有的那种主动的均衡状态得到恢复。所谓满足,系指这种恢复均衡状态的样式而言,而这又是环境和机体的主动要求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后果。

这里所说的需要,并不是一种心理的需要,而是一种自然产生出来的生物学意义上的需要。而努力则是要达到有机体自身的一种均衡状态,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均衡:它利用了过去与环境相互交换的结果,同时又使有机体保持了自身的完整性。铁石可能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失去自己,而动植物则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发展并保持着自身。因此,它们就不是纯粹物理的,而是具有了“精神物理”的性质。

什么叫“精神物理”的性质?根据杜威的解释,“在这个复合词中,这个字首‘精神’是指明说,物理的活动已经获得了一些附加的特性,即能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一种特殊的交互作用以满足需要。……它是指具有无生物所未表现出来过的一些性质和效能而言。”

动植物有机体是介于纯粹物理事物和人之间的中间地带。精神物理和人的心灵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它是心灵诞生的前奏。值得一提的是,它不是精神和物理二元要素的相加,而是一种兼有二者特点的自然序列中的一个新成员,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那就没有所谓在物理的和精神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问题了”。

精神物理的特点表明,生命具有一种自我保存的要求。它和环境交互作用,其结果是完成自己的整体发展;它的每个部分都不是孤立地与环境相接触,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作为这样一种整体存在的有机体,此时已经具有了“感触的能力”(ability of feeling)。这种感触能力在植物那里或许是潜在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植物确实拥有这种能力,因为植物已经可以对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选择和区别,“这种区别作用就是感觉性的意蕴”。而这种感触能力在动物那里则表现得更加充分。与植物相比,动物有两点不同:一是它的活动范围扩大了,它可以自由地动作;二是它拥有了一种“距离感受器”(distance-receptor)。如此一来,动物和环境交互作用的方式便大大不同于植物了,它和环境的关联更加广泛而复杂:“当运动器官再加上距离感受器时,对于空间上距离较远的东西的反应就变得越来越占优势,而且实际上也等于是对于时间上未来东西的反应。”这样,动物在和环境打交道时便具有了植物所不具有的主动性。

然而,虽然动物具有感触,可它们对此却并不自觉。感触还只是自在的存在,“活动是精神物理的,但不是‘心理的’,那就是说,它并不觉察到意义”

诚然,和植物相比,动物与环境的联系在丰富性和广泛性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和人类相比,动物的活动还是当下的、偶然的、不具有意义性质的。人类处于这个连续性的最高点。“心灵”在此出现了。心灵不光是因为人类神经系统高度发达,也是由于在此基础上语言的出现,它是在动物式的感触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附加的特性:

正如生命是事情在一种特殊的组织状态之下所具有的特点,而“感触”是以复杂地运动着的和有区别的反应为特征的“生命—形式”的一种性质一样,“心灵”也是有感触的动物所具有的一个附加的特性,这时候,它已经达到有了语言、有了互相沟通那样一种与其他有生命的动物交互作用的组织状态。于是感触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就变成对外事物的客观区别、对过去和未来的事故都有着重要意义的了。……感触不再只是被感触到。它们具有意义而且产生意义;它们记录过去和预测未来。

语言使原来的感触具有了意义从而成为感觉材料。原先的感触是无法说出来的“这”,它稍纵即逝,只是个当下的纯粹偶然,除了自然的刺激之外,并没有普遍的意义。但语言的问世,使这种纯粹偶然的感触被对象化了(或者说被客观化了,objectified),于是它们被区别出来、被指认出来,它们成了“红色”、“香”、“肉”、“水”等等。随着这种对象化活动的进行,人类与环境打交道的范围更加伸展到了眼下不在场的未来和无限的远方。原先偶然的存在经过语言的洗礼,获得了一种普遍的意义。世界在语言的参与下完成,转化为一种对象化的世界。认识论由此发端。语言犹如一张巨大的具有魔力的网,它使偶然的流变发生了定格,而同时它又是自然流变中的一分子。心灵就是有机体在语言的基础上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状态。它既是个体所拥有的,同时又高于并大于个体;心灵就是人类个体在和环境打交道时所籍靠的语言意义系统。

这样,杜威就将原先和世界相对而视的神秘心灵完全自然化了,完全祛魅了。心灵和世界不是一种彼此割裂的二元实体,毋宁说,人和动物、植物、无机物一样,都是世界的一部分,都是世界的存在状态;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在世界内发生的;心理的、精神物理的、物理的三种特性,并不标志着三种实体,而是同一个自然世界的三种形式。杜威说得很清楚:

物理的、精神物理的和心理的之间的差别乃是自然事情的交互作用不断增长地复杂化和紧密化的一种程度上的差别。认为物质、生命和心灵是代表三种分别的“实有”的观点,正如许多其他哲学上的谬误所由起源一样,乃是把后来产生的机能实体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主张。

“自然的事情”才是实事本身,而物质、生命、心灵,都不过是在它之中演变出来的不同特征而已。我们应该回到这个实事本身,探询它的不同机能之间的区别和意义,而不是将其中的某个特征如心灵的认识论特征割裂出来,自成一个王国,然后去追问,这个王国是怎样与它之外的世界相关联的。只有先把心灵与世界割裂开来当作两个实体之后,才会对心灵如何认识外在世界感到困惑不解,一旦恢复了心灵的自然面目,则“一个心灵怎么能够认知外界,或者乃至于怎么能够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情的存在,这个问题就无异于问一个动物,它怎么会吃它本身之外的东西”。人的认识世界同样是一个自然地发生于世界之中的行为,就这一点而言,它和动物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杜威特别指出,当心灵的活动借助语言使世界对象化从而对世界加以认识的时候,这种对象化活动并不是从一个所谓内在神秘的实体向外投射的行为,不是近代哲学家们所描绘的那样,先是在内在心理领域中发生,然后再和外部世界挂钩的行为;心灵不是一种内在实体,因此心灵与世界的关联也不是内在向外在投射的过程:“这些性质从来也不是在有机体之内的;它们总是机体外的事物和有机体共同参与的各种交互作用的情况所具有的各种性质。”

杜威的这一思想和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笛卡尔式的哲学大相径

庭。心灵的活动不是一种与环境隔开的内在活动,概念化的认识不是内在心灵使用概念加诸于环境的行为;概念不是加在世界之上的、外在于世界的东西,概念整理世界但同时也是世界之中的、属于世界的一部分。和笛卡尔 康德的视角不同,杜威完全将内在/外在、形式/内容的本体论区分打破了;心灵和世界除了功能性的区分之外,并不具有本体论的含义。心灵不过是由于语言的使用而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具有了比动物式的精神物理行为更加普遍、更加主动的特质而已,就其根本而言,它和物质、生命一样,都是自然事情的一种方式。

杜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黑格尔的影响,在否定笛卡尔式的心灵概念时,他的思路和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杜威继承了康德以来将心灵置于自我之上的观点,但他不能接受康德式的形式化的、静止的先验自我。心灵在杜威这里和在黑格尔那里一样,是一种在变化中生成的东西,不同处在于,杜威把黑格尔自然主义化了:心灵并不等于精神,心灵其实就是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意义系统,这个意义系统由文化传统、文化习俗所构成,是一个流动着的、制约着个体视界的地平线。这是一种全新的解释,是对黑格尔视角的倒置:心灵概念的背景从先验的思辨转向了“在世”的生活。

人们常说“某人的心灵如何如何”。是的,如果撇开神秘主义,我们应该承认,心灵总是某个人的心灵。但杜威提醒我们,在这里,首先要区分两种含义,一种是“个人的心灵”(individual mind),另一种是“有心灵的个人”(individuals with minds),因为“这两个观念之间的差别是根本性的”。看起来,心灵仿佛是个人的心灵。其实不然。一个人面对世界要能说出世界是什么,要有分类,有概念,这些概念分类系统使世界呈现为对象所构成的世界,使世界具有了意义。否则“观察就是视之无物,自然对象就是白痴所言,

只有声音和暴怒”。没有这套概念系统或意义系统,就没有理解世界的可能。但很明显,这样一套概念分类系统并非由某个人所创造,它高于个人又同时为个人所拥有。人似乎是在用心灵认识世界,但他用于认识世界的那个心灵其实已经高于他个人的意识了。用一种比喻的说法就是:说心灵为个人所拥有,类似于说这所房子为我所拥有,我并不能从自身创造出这所房子,我只是拥有使用它的权力,当然,我也可以因此而被说成是这所房子的主人。所以,杜威说:

整个科学、艺术和道德的历史表明,在个体中所呈现的心灵并非个体心灵。前者实质上是信念、识别和无知的体系,是对意义的接受和拒绝、期盼和赞许的体系,这些意义在习俗和传统的影响下被制度化了。

康德的先验自我、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被自然主义化了,在杜威的文化心灵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它们的影子,而在当代库恩的范式概念中,我们又仿佛看见了来自杜威的血脉。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思想,杜威区分了心灵和意识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在笛卡尔那里是一个意思,但杜威基于上述考虑,认为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意识在动物和在人是不一样的,在人这里,意识是指“对意义的实际的理解,即各种观念”。它和心灵很不相同,是在心灵背景下完成的对于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而心灵作为一种意义系统,制约并决定着意识对意义的理解:

心灵和意识之间,意义和观念之间,因此而有一种明显的区别。心灵指体现在有机生活过程中的整个意义系统;意识在一个拥有语言的人那里指的是对意义的觉察和知觉。……心灵的更大部分只是隐含在有意识的动作或状态中。心灵的领域(起作用的意义的领域)比意识的领域要大得多。心灵是关乎全局的、一直持续的,意识是局部的、变动的。可以说,心灵是用来建构的、有实质内容的,一种持久的背景与前景,感知的意识

是过程、一系列的这里和现在。

杜威举了个例子,对此加以简明的解释: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很多观念,这些观念就是我们在读书时所获得的意义,它们直接呈现给我们,但又很快消失了。而我们之所以能在读书时获得这些观念,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一个由许多意义所组织起来的系统,这个系统并没有直接被我们所觉察,但它却是我们能获得这些观念、这些意义的前提。没有这个系统,也就没有我们当下所获得的观念。这是人和动物的最大不同之处。这个意义系统就是所谓的“心灵”,而当下的各种观念就是所谓的“意识”。

“意识”也可以是动物的意识,但那是一种非理性的感触(feeling),和符号的使用无关,与意义无关。人的意识是和符号的使用相关的对于意义的觉察(awareness),它不是一种当下的偶然的事件,“一定有一个故事,一个整体,一个由情节构成的有机系列。这个联结的整体就是心灵,它超出意识过程的范围并制约着意识过程”。表面看来,人和动物都是有意识的,但实际上,人的意识和动物意识的最大不同在于:人的意识的背后有心灵的制约。人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需要借助于文化传统所塑造的心灵(意义系统),以对当下的事件做出意义方面的解释,没有这种解释,人的行为就失去了普遍性、连续性,就会成为一种偶然的动物性的行为。这种文化传统所塑造的心灵使我们个人行为具有共同体特征,使我们个人行为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作为意义系统的心灵,并不是先验的自我或抽象的精神,而是文化传统所造就的一种沉淀,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从前面的引文中,我们已经看到,作为心灵的意义系统是“在习俗和传统的影响下被制度化的”。拿艺术心灵来说,“每一个伟大的传统,其本身都是一种组织和传送素材的视角和方法的习惯。随着这一习惯进入朴素的气质和构造,它就成了艺术心灵的本质要素。

需要指出的是,杜威所说的心灵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意义系统,相反,它也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改变着自己。它不是一座堡垒,而更像一条流动的河:

如果心灵是生命中的进一步的过程,一个记载、保持和利用被保持的东西的进一步的过程的话,那么,它就必定具有它在经验中所具有的特点:是一条流动的河,一种持续的变化,然而又有它的轴心和方向,既有开始、犹豫和结论,又有连接和联络。

也就是说,心灵既制约着我们对当下事件的理解,是隐藏着的意义系统,是我们获得某些观念的背景,同时它也在我们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演变着,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文化习俗、传统,固然是我们的先验理解结构,但同时我们也在当下的生活中参与对于这一意义系统即心灵的改变,心灵存在于动态的生活之流中,它本身就是生活之流的一部分。

这种流动着的心灵使我们对于环境意义有了某种特别的解读,提供了我们与环境打交道的某种特定的方式,所以,也可以说,心灵是我们和环境打交道的一种能力系统。心灵不是实体一样的东西,我们拥有心灵意味着我们拥有一种能力系统。在这个意义上,杜威认为,心灵应该被理解为动词而不是名词:

心灵首先是一个动词。它意指我们有意识地、明确地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打交道的一切方式。不幸的是,一种有影响的思考方式将行动的模式变成了根本的实体,它表演着我们所说的活动。它把心灵当作一种独立的实体,这个实体关注、打算、关心、注意以及回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验主义背景下的心灵(摘陈亚军《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叙事的当代转换及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