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1. 20分钟一分钟演讲7人(讲自己一周的收获),家红主持非常好。(打开大家的状态)
2. 关系先于一切
3. 父母皆祸害. 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分析, 影响
4. 检视自己的家庭关系. (绘画出来), 演示出来. 和睦 夫妻 (学习前学习后) 亲子(辅导作业) 四种家庭模式演示(心情体验)
5. 家庭序列
6. 夫妻关系的重要性 (地基 影响 序列) 河袁侯的实验
7. 手指游戏
8. 夫妻关系的5个误区 (1. 坚定认为自己是对的 青春期 2. 托付心态 儿童期 3. 苹果式的和谐 高级知识份子 4. 不能勇敢的表达内心的感受 脆弱 5. 无法面对冲突 少方法) 自己的成长过程
9. 正确的夫妻关系打开方式 ( 被认可接纳肯定 崇拜 温柔) (安全感 宠爱 浪漫)
10. 亲子关系 (十大原则) 信任 倾听 平等 欣赏 感谢 支持 放手 身教 坚持原则 赋予责任 一起行动)
11. 冰块脸 与学习的关系
12. 看见 (永远无法给别人自己没有的) 接纳自己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4:30结束,时间刚好
心灵,是内在的事;关系,是外在的事。内在心灵,和外在关系也互为镜子。你拥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去构建什么样的关系,构建了什么样的关系可以反观出你的心灵。从关系的基本可以将关系分为:一元关系、二元关系、三元关系(多元的关系都可以归到三元关系中);
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富豪在天堂物质及其丰富而没有人陪同的愿望及残酷的恒河猴实验都证明了对于每个人而言,都需要关系,因为在关系中,人才能展开、认识并淬炼自己;
精神分析的名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就是告诉我们如果缺乏情感回应,人就等于处于绝境,甚至是死亡之地。所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有生命力,观察我们周围的人你就发现,哪些拥有丰盛饱满的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容易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有热情、有感染力;二人际关系匮乏干瘪的人,生命力也干瘪匮乏;
婴儿活在原始的合一中,他觉得自己和世界是完全合二为一的,这种心灵的原始状态是混沌的、脆弱的、未分化的,需要在母亲等的抚养互动中,逐渐地发展出来一个清晰的、坚韧的、复杂的心灵,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顾。不仅仅是母婴关系,任何关系都是如此。
二、一元、二元、三元关系
1、一元关系: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意志,只感觉到自己的感受,他希望别人都来配合他的意志。关系中,只能他说了算;
一元关系的阶段是婴儿六个月前,因为此时婴儿处于共生期,觉得自己和妈妈是共生体。一元关系的核心规则是“剥削”,习惯被剥削的人,活在一元关系中,把自己放在母亲的角色上。比如恋爱中的女人容易想:我不说怒就要知道我在想什么,否则就是不爱我..这就是退行到一元关系的表现。
2、二元关系:一个人意识到另一个人适合自己一样独立存在,有自己的感受和意志,他能共情对方的感受,也能尊重对方的意志;
二元关系的阶段是6—36个月(半岁到3岁之前),此时的婴儿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人,意味着孩子和妈妈的分离的开始。二元关系的核心规则是控制,孩子和母亲在争夺孩子的事情谁说了算。一元和二元关系都强调忠诚,不同的是,一元强调对方对自己的忠诚,而二元关系都会彼此忠诚。
3、三元关系:是指一个人能意识到关系的复之处,在复杂的关系中,他能同时看到“我”、“你”和“他”三个人的感受和意志,并尊重这个复杂的三元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
三元关系阶段是指三到六岁,孩子充分意识到除了“我”、“你”(妈妈)外,还有“他(爸爸)”。三元关系的核心是竞争与合作,也就是说爱父母中的一个,恨父母中的另一个,但又发现,父母都是生养自己的人,所以不能完全爱或者完全恨,而要学习爱中有恨,恨中有爱。
三、关系层次进化的关键
进化关于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可以有一个形象化的理解:当你觉得,世界上只有你是好的,这就是一元关系;当你觉得,你和另外一个人都是基本好的,这就是二元关系;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和与你竞争的人,都是基本好的,这就是三元关系。
这样听起来,我们一直是在说关系中的好,但同时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关系,是用来处理我们内在心灵中的“坏”的。一个人的世界,必然会如同地狱一般,而一个人的内在心灵,容易演变得如魔鬼般可怕。所以,人需要从一元世界,进入到二元世界,需要去爱上一个好的人,建立一个好的关系,转换一个人心中的“坏”,才能走出孤独的一元世界;二元关系,是极具根本性的关系,如果两个人的心灵都非常强大,也许就会是所谓的灵魂伴侣。但是,二元关系张力太大,难以容纳其中的“坏”,所以需要找一个第三者去投射这个“坏”,在一个三元世界中去消化;当在三元世界中不断去消化、处理“坏”,一个人的心灵就越来越得以淬炼,然后可以归于二元关系,最终归于一元世界。
四、三角化:关系中的权力游戏
1、人们需要第三者,需要我、你和他。这样一来,问题就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直来直去地表达了,就可以将二元关系不能处理的“坏”和“好”,投射到三元关系中去消化,二元关系的张力就变得好处理了很多。
2、冲突时,得有这样的原则:一,强者让着弱者,因为强者有更多的资源和心力去处理关系中的“坏”;二,作为第三者,要起调停的作用,去化解另两个人之间的冲突,也就是减轻他们关系中的“坏”,而不是火上浇油。所谓的“好人”,容易本能地去表示自己是好人,而不是去化解关系里的“坏”。
3、把二元关系里的问题,放到三元关系中去处理,并且逼迫第三者去评理或站队,这种现象称为“三角化”。三角化中,最常见的一个游戏是“卡普曼戏剧三角”,也就是心理游戏中的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三个角色。卡普曼说,所有人际关系的互动中都藏着这个戏剧三角,大家也都会在这三个角色中不停互换位置。
4、卡普曼认为,从这个戏剧三角中跳出来的方法是:具备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因为三角化游戏其实只是在借助三元关系,来消化二元关系乃至一元关系处理不了的坏。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以及和你们相关的第三方都是好的,自然就从三角化游戏中脱离了出来。
口欲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期
弗洛伊德最初认为,人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力比多的满足。而根据满足的不同方式,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而曾奇峰将其简化为了三个: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和俄狄浦斯期(3岁以后)。
以前学习弗洛伊德的这些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只感觉到它们的惊世骇俗,但是听曾奇峰讲这三个阶段,才发觉它们离我的生活是如此之近。
先说说口欲期吧,人的嘴可以用来干什么?除了吃和说话,其实还有抽烟、唱歌、吹奏乐器等等。所有的这些功能都来自同一个源头:吃奶。人类力比多的第一次满足的体验就是嘬奶头。很多人在心烦意乱的时候,都喜欢抽烟,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退行,而香烟就是母亲奶头的一个替代品。
口欲期的问题如果得到很好地升华,能发展出极好的演讲才能。对于升华,曾老师给出的定义非常精炼:升华就是象征化。象征化程度越高,表明升华的越好。譬如抽烟和演讲都是象征化的“嘬奶头”,但是演讲的象征化就要更高一些。
等到婴儿断奶之后,就是肛欲期。这个时候,父母往往特别关注孩子的大小便情况。想拉就拉,是除了嘬奶头之外,婴儿的第二大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必须被纳入到父母的控制之下。控制,就是这个时期的主题。孩子何时大小便,涉及到的是父母与孩子的第一次权利斗争。
曾奇峰描述了一个细节,婴儿在小便之后,喜欢将自己的尿渍尽量扩大,这有点像狗喜欢到处撒尿以划分地盘一样,军事统治者享受开疆拓土,攻城略地的快感,与婴儿玩耍自己的大小便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有人说,大小便就是人类制造出的第一件艺术品。曾老师还指出,许多父母强迫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习诸如钢琴之类的特长,就如同控制孩子的大小便一样,是过度的控制欲在作怪。
生活中有一种现象,既与口欲期有关,又与肛欲期有关,就是唠叨。唠叨往往来自于父母,或者长辈。大概因为曾老师自己深受其兄的唠叨之苦,所以他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甚至将唠叨称之为精神上的强奸。唠叨者在意识层面,似乎是因为关心和善意的提醒而唠叨,潜意识层面,却是在满足自己口欲期和肛欲期未满足的力比多需要,换句话说,他们其实是在享受唠叨的过程,却好像是在为被唠叨者付出。
除此之外,唠叨还是一种暗示,一种催眠:“你是一个不能照顾自己,不能为自己负责的孩子,你离不开 我。”同时也是一种控制:“因为你不能照顾好自己,所以你必须得听我的,按我说的去做。”一方面,唠叨会引发被唠叨者的反感和愤怒,另一方面,如果暗示起效的话,被唠叨者最终可能真的会变成唠叨者口中的,不能照顾自己也不能为自己负责的,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放映出了父母内心深层的矛盾:意识上希望孩子成长和独立,潜意识却害怕孩子独立之后,会离开自己。这是很多父母自身有的情结:害怕被抛弃。
有时,少量的唠叨并不会引发如此的反感,甚至有时会让一个人格成熟的人体验到一种快乐,做孩子的快乐。换句话说,一个人不能享受作为孩子的快乐,也说明他根本没有真正的成熟。
曾老师还举了自己一个例子,他哥哥让他开车小心的唠叨。而这种情况真实的发生在了我自己身上,我也喜欢唠叨提醒女朋友开车要小心,要小心,结果她不久前真的出了一起不大不小的事故。或许,这也与我的唠叨不无关系。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依赖性人格。一个过分依赖的人总想是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但这种依赖其实是控制的另一种形式。正如婴儿用自己的哭泣来控制自己父母的行为一样。可以说,依赖型人格是口欲期和肛欲期问题完美的结合。
再来看看重头戏,俄狄浦斯期。一说到俄狄浦斯期,学过一些精分的脑子里冒出的大概都是弑父、恋母、性压抑等词汇。但是曾奇峰老师却着重讲了三大俄狄浦斯冲突:渴望成功和对成功之后惩罚的恐惧;男和女;生和死。
一个人如果在口欲期和肛欲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那么他可能会是精神病人或有人格障碍,如果他能基本顺利地通过这两个时期,他将进入到俄狄浦斯期,也就是神经症性水平。也就是说,三大俄狄浦斯冲突,是所有的人都无法避免的(不过科胡特却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经历俄狄浦斯冲突)。
三大冲突里,曾奇峰讲解得最为详细的是第一个:渴望成功和对成功之后惩罚的恐惧。对于俄狄浦斯来说,战胜父母迎娶母亲是人生重大的成功,但成功之后的惩罚也随之而来。
这个冲突从侧面证实了一个观点:人的潜意识其实是相当有智慧的。因为这个冲突描述的,其实是一个世人皆知,却又常常为世人所忽略的,深刻的道理:乐极生悲。或是《老子》提到的“反者,道之动”。人们在享受快乐的时候,很少想到乐极会生悲,但是潜意识却从来不会忘记这一点。甚至在成功之前就会无意识地给自己设置阻碍,或者在成功之后进行自我惩罚。设置阻碍是害怕成功,自我惩罚则是在说:我都已经为成功付出过代价了,就没有必要再惩罚我了吧。
据说一本叫《秘密》的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一个人如果发自内心的想要成功的话,就一定会成功。而这个世界上之所有有那么多无法成功的人,其实是他们内心觉得自己配不上成功。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配不上成功,甚至害怕成功?
在听曾奇峰课程之前,我并没有发现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原来比比皆是。例如产后抑郁症,生孩子对一个女人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而抑郁症,其实是一个女人自己施加给自己的一种惩罚。
曾奇峰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寓言:一个小官员很喜欢吃羊肉,他每个月都会吃掉一头羊。忽然有一天他获得了意外的提拔,升了官,高兴之余他决定每天都杀一头羊来吃。结果没过多久他就暴病而亡了。在阎罗殿报道时,阎王对他说,原本他是可以活得更久的,可是他今生只有享受500头羊的福分,由于他过早的透支了自己的福分,所以才缩短了自己寿命。
“福分”是很多中国人都相信的东西。精分家也相信福分,只不过这种福分的大小不是由老天,或阎王,或命运来决定的,而是被童年经验所限定的。是一个人潜意识是否相信,自己能配得上如此大的福分。
俄狄浦斯冲突的发现,意义最大之处不在于性的重要,而是关乎所有人的成功与幸福的尺度。成功和幸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也是很多人所害怕的。他们害怕的真正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自己让自己过得不幸福?这就涉及到了另一对冲突:生和死。
什么是死亡?人为什么害怕死亡?
因为死亡意味着消失,但相对于自身的消失,更可怕的是身边其他人的消失。人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存在,或者说确定自己仍然还活着?就是通过“他者”。客体就像一面镜子,在投射我们的存在,当客体丧失时,我们体验到的其实就是死亡。
人天生就会享受快乐,但我们的文化一直都在限制人类的快乐,而我们的父母就是执行者。当一个父母威胁孩子说:“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种抛弃的威胁对于一个懵懂的婴幼儿来说,就是死亡的威胁。对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孩来说,死亡就是“不见了”。
这种威胁其实从口欲期就一直存在。口欲期:如果我咬了妈妈的乳头,妈妈可能会抛弃(离开)我。肛欲期:如果我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大小便,妈妈会抛弃我。俄狄浦斯期:如果我有与性有关的活动,我就会死亡(客体回应的消失)。再往后:如果我成长得太好,太独立,母亲就会抛弃我。
曾奇峰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了分离。一个父母如果不能容忍子女的离开,就会无意识地让孩子没法顺利的成长。
一个婴儿如果足够幸运,他的父母给他提供了一种“抱持性环境”,能够让他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以及享受力比多满足带来的快乐,他就会相信,即使自己很成功,很快乐,也不会遭受任何惩罚,这时他才会觉得自己配得上享受更大的幸福。那么,这个孩子就是有福分的。
至于男和女的冲突,曾奇峰说的相对要少一些。他谈到的是:创造。
大多数的创造发明貌似都是男人搞出来的。男人的创造力难道天生比女人强不成?其实不然,女人可以生孩子,可以造人,这才是最伟大的创造,而男人所创造出的一切诸如iphone手机,卫星火箭等等这些小玩意儿,都是在弥补自己创造力的不足罢了。
不过,相比感受幸福的能力,创造力的重要性就该往后靠靠了。
PS:曾氏语录:
1、所有与眼睛有关的症状,都有俄狄浦斯的味道。比如说社交恐怖中的对视恐怖:我害怕看你的眼睛,我看你的眼睛的时候,幺妹怕我的眼睛攻击了你,要么怕你的眼睛穿透了我的心脏。
2、表达感受的三种方式:语言,动作,和让对方产生同样的感受。
3、第一、我可以作为一个成年人,不用依赖任何人就可以活下去;第二、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有能力让别人给我帮忙。能做到这两点的人就能活得很好。
4、毛病(坏习惯)是为了配合别人而产生的。(在自我功能上给别人开一扇门,让别人能进入你的边界。)
5、教育一定要“留白”。
6、越是自由的人,越是能为其他人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