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地址
线性模型定义:
其中x是输入向量
优点:形式简单,易于建模,可解释性好。
输入预处理:连续值可以直接用,离散值若有序,可以按序赋值变连续(如“高,中,低”变为“1,0.5,0”,否则可以单热点码编码。
当不满秩,有多解,常见是奥卡姆剃刀式引入正则化找简单的,具体根据学习算法偏好决定。
广义线性模型:
这样子,是拟合 g ( y ) g(y) g(y)。
用于二分类任务。
二分类,理想的函数是红线的二分类函数,但是不可导,
所以要找替代函数(surrogate function),例如黑线:
对数几率函数(logistic function):
此时的形式为:
也可以为闭式解。
可以理解为, y y y是正例概率, 1 − y 1-y 1−y是反例概率,y/(1-y)就是正例比反例更可能的概率。
绿线是给定y的y/(1-y),蓝线是给定y的ln[y/(1-y)],
期望输入一个x,线性模型可以得到一个合适的y。
求解时,可以用极大似然估计,也就是把每个样本的标签对应的预测求和,让这个和尽可能大。
每个样本都是让下式尽可能接近于1:
β \beta β是要优化的参数,
则是最小化:
二阶导大于0,这是个凸函数,可以梯度下降法或牛顿法等求和。
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一种二分类方法。
LDA思想:对训练集,设法将样例投影到一条直线上,使得同类样例的投影点尽可能接近,不同类样例的投影点尽可能远离;对测试集,投影到该直线,根据投影点的位置确定新样本的类别。
具体方法:
直线就是 y = w x y=wx y=wx,x是输入w是参数。
要让正例 y 0 y_0 y0和反例 y 1 y_1 y1的平均值尽可能大,让正反例内的方差尽可能小:
也就是让J尽可能大, μ \mu μ是平均值向量, Σ \Sigma Σ是协方差矩阵。
定义
类内散度矩阵(within-class scatter matrix):
类间散度矩阵(between-class scatter matrix):
则
J恰好是 S b , S w S_b,S_w Sb,Sw的广义瑞利商(generalized Rayleigh quotient)。
优化方法:
该商只与w方向有关,与w大小无关。
则不妨让分母为1,优化分子:
拉格朗日乘子法(具体见南瓜书)得:
注意, λ \lambda λ只是希望约束和值相切,即垂线平行的,取值不重要,
又由于 S b w S_bw Sbw的方向是 μ 0 − μ 1 \mu_0-\mu_1 μ0−μ1(因为后面的 ( μ 0 − μ 1 ) T w (\mu_0-\mu_1)^Tw (μ0−μ1)Tw是标量),所以只要数乘该方向向量 λ ( μ 0 − μ 1 ) \lambda(\mu_0-\mu_1) λ(μ0−μ1)即可了。
可得:
S w S_w Sw常用奇异值分解表示,为了追求数值稳定性。
可从贝叶斯决策理论角度阐述,可以证明,数据同先验、满足高斯分布且协方差相等,LDA可达最优分类。
推广到多分类任务:
定义:
Sb变为
(和之前N=2时的定义相比,只会差一个权重系数 m 1 m 2 / ( m 1 + m 2 ) m_1m_2/(m_1+m_2) m1m2/(m1+m2),不影响优化结果)
优化目标可为:
tr是各对角线元素之和,最后 W T X W^TX WTX是一个 N − 1 N-1 N−1维的向量,N是类别数。
这次的推导也是看南瓜书,原理看链接
W的解是 S w − 1 S b S_w^{-1}S_b Sw−1Sb的前N-1个最大的广义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是最小化损失的有损压缩。
d维变成N-1维的向量,也可以作为降维的方法,可以把维度改为任意的d’而不必是N-1,但是 d ′ ≤ N − 1 d'\le N-1 d′≤N−1因为Sb的秩就是N-1。
原因可参考链接,也可以在n=2时验证,理解了2个类别秩为1可以数学归纳法。
之后还是做投影,看和哪个类的距离最近。
本节介绍了3种模式,通过二分类器达到多分类的目的。
一对一(One vs. One,OvO)
一对其余(One vs. Rest,OvR)
多对多(Many vs. Many,MvM)
OvO和OvR:
MvM之一:纠错输出码(Error Correcting Output Codes,ECOC)
C是类别的编码,f是分类器。
还有DAG形式的MvM等。
对于二分类,因为y/(1-y)是正例/负例出现的概率。
令m+、m-分别是正负例样本数,那么期望概率是m+/m-的时候,要有以m+/m-为阈值而不是原来的1,即:
具体做法除了以上的“阈值移动(threshold-moving)”,还有反例“欠采样(undersampling)”(这常常结合集成模型防止丢失主要信息),正例“过采样(oversampling)”(这常常使用插值等方法数据增强缓解过拟合)。
此外,令期望出现正例的概率是cost-/cost+也可以作为代价敏感学习的方法,当cost-小时多预测为负,反之亦然。
当全0向量输入时输出应该是0时。
反证法:当b=0,x=1,就是sigmoid函数,显然非凸。
在书中二阶导>0。
牛顿迭代法: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Set = pd.read_csv("data.csv")
# 数据集
X = np.array(Set[['密度','含糖率']])
# 标签
Y = np.where(np.array(Set[['好瓜']])=='是',1,0)
N,Dy = Y.shape
X = np.append(X,np.ones(N).reshape(N,1),axis=1)
_,Dx = X.shape
X=X.T
Y=Y.T
Beta = np.random.random(size=(Dx,1))
T = 10
for t in range(T):
p1=np.exp(Beta.T@X)/(1+np.exp(Beta.T@X))
f1=(-np.sum(X*(Y-p1),axis=1)).reshape(3,1)
f2=(X*p1*(1-p1))@X.T
Beta = Beta - np.linalg.inv(f2)@f1
print('t:',t)
print('Beta:',Beta)
print('p1:',p1)
# 可视化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scatter(X[0], X[1], s=10, marker='o')
plt.xlabel('x0')
plt.ylabel('x1')
plt.title('Title')
for i in range(N):
plt.text(X[0][i], X[1][i], "{},{:.3f}".format(Y[0][i],p1[0][i]))
x=np.array([0.2,0.9])
a = -Beta[0][0]/Beta[1][0] # 直线斜率
b = -Beta[2][0]/Beta[1][0] # 直线截距
y_line = a * x + b # 直线方程
plt.plot(x, y_line, 'r--')
plt.show()
略
目标是 m a x ( h ( c 0 , c 1 ) + h ( c 0 , c 2 ) + h ( c 0 , c 3 ) + h ( c 1 , c 2 ) + h ( c 1 , c 3 ) + h ( c 2 , c 3 ) ) max(h(c0,c1)+h(c0,c2)+h(c0,c3)+h(c1,c2)+h(c1,c3)+h(c2,c3)) max(h(c0,c1)+h(c0,c2)+h(c0,c3)+h(c1,c2)+h(c1,c3)+h(c2,c3))
h ( c i , c j ) = s u m ( a b s ( c i − c j ) ) h(ci,cj)=sum(abs(ci-cj)) h(ci,cj)=sum(abs(ci−cj))
不失一般性,任意固定c0,其他进行搜索,运算次数O(227)=O(134,217,728),可以暴力枚举。
之所以要满足这个条件,是因为,如果不是,都会带来更加偏好某一个类的效果。
是否满足该条件?
这个要取决于编码的具体方式,不是二分类能决定的。
但是二分类的分类效果也会影响概率,比如数据不均等。
当编码长度冗余,会影响独立性。
因为期望上影响相互抵消。
多分类都可以是二分类的直接套用。
能获得理论最优解,那么"训练集是真实样本总体的无偏采样"要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