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三层架构

什么是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就是为了符合“高内聚,低耦合”思想,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三层架构。额外还有一层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在各层之间传递数据。

什么是高内聚,低耦合呢?

内聚:就是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高内聚就是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高(只负责的单一功能)
耦合: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尽可能的使其独立存在,也就是说,让每个模块尽可能的独立王城某个特定的子功能,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尽量的少而简单,如果某两个模块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的话,最好首先考虑进一步的模块划分,这样有利于修改和组合。

三层

UI(表现层): 主要是指与用户交互的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和显示处理后用户需要的数据。
BLL:(业务逻辑层): UI层和DAL层之间的桥梁。实现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具体包含:验证、计算、业务规则等等。
DAL:(数据访问层): 与数据库打交道。主要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提交给业务层,同时将业务层处理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当然这些操作都是基于UI层的。用户的需求反映给界面(UI),UI反映给BLL,BLL反映给DAL,DAL进行数据的操作,操作后再一一返回,直到将用户所需数据反馈给用户)
如图:
java---三层架构_第1张图片
三层就在我们生活中也能体现出来,如我们去的饭店。如图:
java---三层架构_第2张图片
服务员: 只管接待客人;
厨师: 只管做客人点的菜;
采购员: 只管按客人点菜的要求采购食材;

每一层都各负其责,那么该如何将三层联系起来呢?
这时候实体层(Entity)来了。(注:当然,实体层的作用不止这些)
Entity(实体层): 它不属于三层中的任何一层,但是它是必不可少的一层。

Entity在三层架构中的作用

  • 实现面向对象思想中的"封装"
  • 贯穿于三层,在三层之间传递数据;(注:确切的说实体层贯穿于三层之间,来连接三层)
  •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这样理解:每张数据表对应一个实体,即每个数据表中的字段对应实体中的属性(注:当然,事实上不是这样。为什么?可能我们需要的实体在数据表对应的实体中并不存在;我们完全可以将所有数据表中的所有字段都放在一个实体里)
  • 每一层(UI—>BLL—>DAL)之间的数据传递(单向)是靠变量或实体作为参数来传递的,这样就构造了三层之间的联系,完成了功能的实现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得到三层及实体层之间的依赖关系,如图:
    java---三层架构_第3张图片
    那我们为什么要使用三层呢?
    我们使用三层的主要目的是:解耦
    任何一层发生变化都不会影响到另外一层!!!

三层与两层的区别

两层
java---三层架构_第4张图片
当任何一个地方发生变化时,都需要重新开发整个系统。"多层"放在一层,分工不明确耦合度高——难以适应需求变化,可维护性低、可扩展性低
三层
java---三层架构_第5张图片
发生在哪一层的变化,只需更改该层,不需要更改整个系统。层次清晰,分工明确,每层之间耦合度低——提高了效率,适应需求变化,可维护性高,可扩展性高

总结

三层架构的优势

  • 结构清晰、耦合度低
  • 可维护性高,可扩展性高
  • 利于开发任务同步进行, 容易适应需求变化

三层架构的劣势

  • 降低了系统的性能。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造访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 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
  • 增加了代码量,增加了工作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架构,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