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学瑜伽(0017-1.17)II

专注于单一对象将经历四个阶段:检验、分辨、喜悦的和和简单的个体意识


1.17专注于单一对象将经历四个阶段:检验、分辨、喜悦的和简单的个体意识。


        为了理解这一句及下一句箴言,现在我们必须学习吠檀多哲学中的宇宙结构学说。(吠檀多是基于《吠陀》——印度最早的经典——教导的哲学。)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基本的实在。实在被认为是任何特定的创造物或对象中最为内在的自我,我们称之为阿特曼——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当实在从其宇宙层面被谈论时,我们称之为梵(Brahman)。西方学生起初可能对此感到疑惑不解但这一概念他们不应感到陌生。在基督教中采用这样两个术语——内在的上帝和超越的上帝,这种区分与上述区分十分相似。我们在印度和基督教文献中一再发现这个巨大的悖论——上帝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既是即刻临在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既寓于微小的原子中又遍及万物。但我们在上帝对宇宙的两种关系中看到的是同一的实在,同一的神性。这两个不同的术语所描述的两种关系,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思考它们。它们并不意味着任何类型的二元性。阿特曼和梵是同一的。


梵:梵显现为万物,整个宇宙就是梵的投影



      宇宙是什么?它由什么构成?吠檀多教导我们,宇宙由原质(Prakriti)构成,原质是基本的、未分化的精神和物质原料。原质被定义为梵的力量或效力——从这一意义上说,热就是火的力量或效力。正如热不能脱离一起它的火而存在一样,原质也不能离开梵而存在。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后者生出并引发了前者。(火生出热,梵生出原质)

        在这一点上,钵颠阇利与吠檀多的观点不同,他相信,神我(或阿特曼)与原质是两个分离的实体,它们两者都是真实的、永恒的。然而,由于钵颠阇利也相信,个体的神我能够从原质中完全解脱和分离出来,因而事实上他完全赞同吠檀多关于精神生活的目的和目标的观点。

        梵为什么会导致原质的产生?这个问题无法用任何人创造的哲学予以回答。因为人的理智本身就在原质当中,因而它不能理解自己的本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伟大的智者在完美瑜伽状态中可以体验到梵与原质之间关系的本质,但他不能用逻辑和语言把这些认识传给我们,(言语道断)因为从一种绝对的观点来看,原质并不存在。(空)它不是实在——但也并非异于实在。(空,不空)它看来是我们人类感知到的实在——是被曲解、限制和误读的实在(颠倒梦想)。我们可以将智者确信的东西当成一种假设接受下来,可我们的理智依然因为那巨大的神秘而眩晕和困惑。因为缺乏超意识的体验,我们不得不满足于纸上谈兵。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雪莱的几行诗:


生活,像布满彩色玻璃的圆顶屋,

    使永恒的白光染上色彩。


从哲学上说,这些诗句是含混的——雪莱所说的“生活”到底指什么并不明确,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副有用而美丽的图景:如果我们把梵想象成“白光”,那么,原质就代表着掩饰光束之真实本性的色彩。

如前所述,原质是未分化的精神和物质的基本原料。它在什么关系中高度分化成表象世界中的现象?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创造的源头开始追溯整个创造过程。我们之所以要刻意谈到“创造”,是因为印度哲学认为,创造和解体是一个无止境的重复过程。每当宇宙解体——或显然要解体——时,人们就说宇宙将恢复到未分化的原质中去,作为潜在的“种子状态”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那么,其重新创造的机制是什么?据说原质由三种力量构成,即萨埵(sattwa)、罗阇(rajas)、和答磨(tamas),它们集合起来被称作三德(gunas)。这些德——它们各自的特性我们稍后论述——都经历了均衡阶段和失衡阶段,它们彼此间关系的本质就是经受永恒的变化。只要三德保持均衡,原质就不会分化,并且宇宙仅仅存在于潜在状态之中。只要平衡被打破,宇宙就开始重新创造,三德便进入极为多样的结合中——所有这些结合没有规则,其中任何一种德都可以统治其余两种。这样就产生了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他们构成了我们的外部世界。这样一个世界会继续增加和变化其形式,直到三德再次找到暂时的均衡,一个新的未分化的潜在阶段又开始了。(具有科学头脑的学生可以将吠檀多的宇宙论和最近的原子物理学理论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

三德有时被描述为“能量”,有时又被描述为“性质”,但没有一个英文单词能把它们全部的本性和功能阐释清楚。总的说来,可以把它们视为三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力量。在进化的过程中,萨埵是将要实现的形式之本质,答磨是阻止它实现的障碍,罗阇是清除这种障碍让本质形式得以显现的力量。为了说得更清楚,我们举个具体的例子。一位雕塑家决定雕塑一匹马。关于这匹马的想法——他想象中的马的形态——是由萨埵唤起的。现在他拿起一块黏土,这款黏土代表答磨的力量——它不成形状,这是必须克服的障碍。也许,在雕刻家自己的头脑中也有答磨的成分。他可能想:“这将非常麻烦。实在太难了。我累了。我为什么要为此努力呢?”但这时罗阇的力量过来帮忙了。在这个例子中,罗阇代表着雕刻家克服自身慵懒的意志和决心,还代表着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所付出的体力。如果产生了足够多的罗阇,答磨的障碍将被克服,萨埵的理想造型将体现在可感知的黏土对象中。从这个例子可以明显看出,这三种的对创造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萨埵仅仅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理想,缺少了萨埵的罗阇仅仅是没有目标的能量,而缺少了答磨的罗阇正如没有指点的杠杆。

如果要分别描述这三种德,我们可以说,萨埵代表着一切纯粹、理想和宁静的东西,罗阇则在行动、运动和暴力中表现自己,而答磨则是稳定、阻力和惰性的原则。如前所述,这三种德都会显现在一切事物中,但始终有一种会占据主导地位。例如,萨埵在阳光中占主导地位,罗阇在爆发中占主导,而答磨在一块花岗岩中占主导地位。在人的心中,我们往往发现三德之间的关系极不稳定——所以我们才会在短短一天中经历许多情绪波动。萨埵令我们灵光一闪,萌发出无私的爱、平静的喜悦和冥想的宁静。罗阇让我们迸发出愤怒和强烈的欲望,它使我们躁动不安、心怀不满,但也激励我们积极工作,让人精神焕发、充满活力和勇气。答磨是我们一旦陷入其中就会令萨埵和罗阇处于下风的精神沼泽——懒惰、愚昧、固执和不可救药的绝望。《薄伽梵歌》有好几个章节都说到了这三德及其表现。灵修者可以通过分辨的训练来超越它们。我们在讨论钵颠阇利关于意识波动的箴言时已经说到过这种训练——因为意识波动显然是三德的力量的投射。正如《薄伽梵歌》所指出的:

当一个人不再憎恨萨埵之光,或罗阇的活动,甚至答磨的错觉时,他就超越了三德,尽管它们还在活动。在三德停止活动后,他也不再渴求、它们。他满不在乎地坐在那里,不受三德的干扰。他将知道三德是一切行动的发动者,并且永远不会失去这种分辨的力量。他保持在阿特曼的内在平静中,将快乐和痛苦视为同一。”

我们已经知道,三德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创造过程提供了动力。现在我们可以来思考它的几个阶段了。在印度教系统中,从未分化的原质中演变的第一阶段别称作玛哈特(mahat),即“伟大的原因”。玛哈特是宇宙我慢,它最先是从分化的意识中提取出来的。也许它可以和《创世纪》中提到的运行在水面上的神之灵相比拟。从玛哈特中发展出了菩提,即先前已经描述过的分辨的官能。从菩提中又发展出个体的我慢。从我慢中,演化开始沿着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产生了末那,即记录的官能;五种感知能力(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五种运动的器官(舌、足、手、排泄器官和生殖器官),还有五种细微元素,它们是色、声、香、味、触之微妙的内在本质;这些微妙的细微元素经过不断组合,产生了五种构成外部世界的粗糙元素——地、水、火、风、气。

简要概括地说,创造在这里被描述成一种向外演化的过程:从未分化的意识到分化了的意识,从心灵到物质。纯粹意识似乎逐渐被连续不断的层层无明和分化所掩盖,每一层都要比底下的那层更厚、更粗糙,最终,外面罩上了一层可以感知的物质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在开始学瑜伽(0017-1.17)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