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思维》读书笔记(二)

第二章了解结构性思维

本书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结构性思维中的标准结构和四大原则。

第一节简单介绍了结构性思维的标准结构——金字塔结构。

第二节详细说明了四大原则中的结论先行。结论先行是指在大脑存在极限的情况下,应该把结论放在前面进行阐述,特别是在信息复杂,或时间紧迫,或受众需要的时候。

第三节讲的是四大原则之一的分类清楚。分类清楚是指在对一个整体进行分类时,要确保不重叠、不遗漏,这样可以使思考更周全,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充分体现思维的结构性。

第四节具体说明了排序逻辑这一原则。排序逻辑是指整体的各个部分的摆放次序的标准是合乎逻辑的。它是客观规律的要求,是我们从小就开始训练的思维方式,也更容易让受众理解和记忆。

第五节介绍了四大原则中的最后一个原则上下对应。上下对应通常表现为上一层级是果,下一层级是因,下一层级从属于上一层级。上下对应既是大脑思维反应的客观要求,也是有知识、有逻辑的体现。


第一节 标准结构:金字塔


这是一张标准的金字塔结构图,也可以说是结构性思维的标准结构图。在这种金字塔结构中,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分成了纵向和横向两种。在纵向中,任何一个层次都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的总结;在横向中,多个部分因一个共同的逻辑,而被并列组织在一起。标准结构从上至下有四个层级,由少到多,上尖下宽,像一个三角形的金字塔。那么这四个层级分别代表什么呢?

第一层级是序言。无论是写作还是演讲,都需要在正式内容前面,加上一段开场白,这样的开场白起到了激发兴趣、引入主题的作用。但是,这样的序言并不是必需的,而且我们在处理某件事或者进行某些思考的时候,往往会省略序言,所以在标准结构图中,序言和下面的连接线使用了虚线。

第二层级用G来表示,实际上它代表的是中心思想(Governing Thought),或者说是一个最终目标。对于中心思想,我们很容易理解,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需要表达中心思想,哪怕是散文,也有形散而神不散的要求,所以中心思想是必需的。而对于处理某件事情来说,G就是最终目标。

第三层级用A、B、C等代表不同的意思。

第四层级的内容就是对上一层级内容的具体描述或者是上一层级思想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四大原则之结论先行

从本节开始介绍结构性思维的四大核心原则,分别是结论先行、分类清楚、排序逻辑及上下对应。现在首先从“结论先行”开始阐述。

一、什么是结论先行

所谓结论先行,就是在进行表达的时候需要把结论放在前面,就像在结构性思维的标准结构图中,要把中心思想G放在首位一样。

二、为什么要结论先行

遵循结论先行的原则之后,能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文章内容。

把结论放在开头说,这样对方才更容易记忆你想要表达的主题,并理解后面所表达内容的目的。

三、什么时候必须结论先行

(一)信息复杂

(二)时间紧迫

其实时间紧迫也是基于对记忆和理解的要求。因为记忆和理解的时间有限,表达者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说明,接收者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记忆和思考。这就需要做到结论先行,省去说明和思考的时间。

(三)受众需要

第三节四大原则之分类清楚

一、什么是分类清楚

认为分类应当做到不重叠、不遗漏。

二、为什么要分类清楚

分类清楚看似简单,但其实是思维是否清晰、是否结构的重要体现。

三、如何才能分类清楚

MECE,是“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首字母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它是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MECE分析意味着将问题细分为明确的、没有重叠的子问题,同时确保所有相关问题都已考虑在内。

相互独立要求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即分类是在同一标准(或维度)上,并有明确区分,不可重叠;完全穷尽是指所有的部分都完全穷尽,这意味着全面、周密,没有遗漏(如

第四节四大原则之排序逻辑

一、什么是排序逻辑

排序,又可称作排列,指置于正确、方便或适宜的次序,也有安排布置的意思。如果说分类是为将整体划分成部分提供一个合理的标准,那么排序就可以理解为为部分的摆放次序提供一个合适的标准。

排序逻辑实际上就是指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摆放次序的标准是合乎逻辑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二、为什么要排序逻辑

排序逻辑是让受众更容易记忆和理解的一种方式。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首先、其次、最后”等关联词,这种排序本身就是逻辑的。使用这些关联词,进行这样一种逻辑排序之后,受众就很容易清楚我们所描述事情发生的前后顺序。即使没有这类关联词,与描述事情时候的忽前忽后相比,遵守一定的逻辑来表述,是不是也能让对方更容易理解呢?

排序逻辑不但是客观规律的要求,还是每个人从小就开始训练的思维方式,能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以在结构性思维中必须运用排序逻辑这一原则。

三、如何做到排序逻辑

排序逻辑其实不难,只要掌握现有的一些符合逻辑的标准就可以了。

第五节四大原则之上下对应

一、什么是上下对应

它是指下一层级是针对与其直接的上一层级的或者下一层级与直接的上一层级是相应的。这个解释有点拗口,简单来讲,上下对应就是指直属的上下两级存在“针对”和“相应”两种关系。

“针对”多属于因果关系,“相应”多属于从属关系。因此,还可以把上下对应简单地理解为上一层级和直接的下一层级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或从属关系。从结论先行的角度来讲,通常上一层级是果,下一层级是因,下一层级从属于上一层级。

二、为什么要上下对应

既然上下对应是人脑的天生反应,即在提出一个观点的时候,对方脑海中自然闪过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那么如果在思考和表达时能够做到严格上下对应就能更好地说服对方接纳我们的观点。

三、如何做到上下对应

首先你得有知识。其次,做到上下对应很重要的一步是,有上一定要有下,有下一定要有上。上下同时出现才有可能做到对应,只要出观点、出结果、出结论,就必须跟事实、跟原因、跟论证。最后,做到上下对应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站在受众角度反过来思考:这样对应吗?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回过头来检查一下有没有上下严格对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构性思维》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