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就是因为“三十而立”这句话,被搞得无比焦虑。”


01

三十而立,来自于《论语》,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是孔子总结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的,他活了73岁,但是注意,他所在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其实只有31岁,如果撇开战争因素,也就是50岁左右。

换句话说,三十而立也好,四十不惑也好,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而不是说,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去生活。

那很多人焦虑的点就是:

你看,人家圣人都说了,三十要立起来,不然这辈子就完蛋了。

所以,你去看网上,有太多类似那种:

“三十岁,一事无成我是不是这辈子就毁了?”

“三十岁还没有存款,我是不是个废物”的问题。

但是,人家圣人根本就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应该三十而立。

再说了,哪怕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几千年才出一个,都得到三十才立,那我们着急和焦虑什么呢?

况且,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并不是说,你三十岁有没有钱,有没有房子,有没有车子,而是是你的原则和价值观。

也就是说,你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

你努力工作,与人为善;相信美好的爱情,期待幸福的家庭;在各种利益面前你能守住自己的底线;你能平静地接纳自己,并且不断学习新的东西。

这,才是真正的30而立。


02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出自她的一本小说集《传奇》,是在1944年出版的,那时她24岁,正是自己事业巅峰期。

但是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张爱玲后来离开上海,去了香港,后来又到美国,到处碰壁。去世的时候是75岁,孤独一人,在她的公寓里死去一周之后才被发现。

我不知道,在她晚年凄凉的时候,会如何评价「出名要趁早」这句话,但对我们来说,千万不要片面地把一些所谓名人的金句,当做是自己的言行标准。

就像“三十而立”,是孔子自己的人生状态;“出名要趁早”,也只是张爱玲在24岁时写下的文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这种比较是毫无意义的。

当然,三十而立这句话,也帮了很多人。

因为大多数人,对于时间和年龄感知的颗粒度是不一样的,就像20、30、40这种整数的年龄,很容易让你进入一种倒计时的状态。

有人26、27甚至28岁的时候,觉得离三十还非常遥远,对时间也不够珍惜,但是到了29岁,突然你就进入了倒计时了,过一天少一天了。

这种年龄的倒逼,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重新思考你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有所突破。


03

三十而立的这种焦虑感,是可以帮助我们去加速成长的,

但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多人可能已经过了三十了,就感觉好像我本来要早上8点去考试的,结果迟到了,考试已经结束了。

于是,就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反正我三十五都还没立起来,那我感觉就躺平算了。

不是这样的。

依然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而且现在这个时代,任何时候都是有机会的。

最后,分享一首在国外非常火的诗,叫做《守住你的时区》。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节奏,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也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会准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