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若父母用自己的全部认知去教育孩子,最好的情况,孩子也不会超过父母;若父母对孩子的灵魂心怀敬畏,只是给予关注、陪伴,而不打扰,孩子自然会成为大众眼中的奇迹。

孩子的出生,是来引领我们回归心灵的生活。培养一个天才很容易,父母只要不用自己僵化的、自以为是的头脑试图教导孩子即可。

若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共同玩耍,请尽情回应孩子,与他的感受共振,如同协奏曲一般彼此呼应,幸福感十足。若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请给予他自由、不被打扰的空间。比如孩子正在观看一幅画,专注而宁静,他与这幅画建立了联结,感受到它的精神生命,如果这时候父母自作聪明地横插一刀,告诉孩子这幅画的名字、作者是谁、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等,那么孩子的感受就会被割断。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假如孩子的头脑中累积了大量知识,看到各种事物时就会第一时间去搜索知识,从而失去自己的感受力,让灵性的头脑变成流水线上的电脑。

为什么一些人会在无限制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身体搞坏,比如酒精成瘾、药物依赖,甚至吸毒?有的孩子真的会整天捧着iPad,智力发育低于同龄人。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如果内心的某个空洞长期得不到爱的填补,就只能往里面塞酒精、药物、电视、网游、滥性等,但永远也填不满。

我在治疗中发现,守着电视其实是无助的孩子拯救自己的方式——现实中没有爱,孩子只能靠幻想来安慰自己,而电视提供了幻想空间。因早恋而退学自残的少女,当深入她的内心时,她内心的声音居然是:如果不是因为那个男孩还在乎我,我早就自杀了。

每个人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都有很深的原因。我们可以不理解,但要对现状有一些尊重,避免妄自尊大,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改变他人。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我们先思考一下人类社会为何需要规则。首先要澄清的是,规则只有在涉及两个及以上的人的时候才有意义。如果要对别人的事情定规则,那就是侵犯别人的自由。比如孩子什么时候吃饭、吃多少、穿什么衣服、交哪些朋友、几点钟洗澡,这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需要父母来规定。除非孩子洗澡需要大人帮忙,那么大人可以跟他约定:“我打算晚上10点睡觉,如果你希望我帮你洗澡的话,就要在10点之前。”

规则存在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护每个人的感受。简单地说,为什么你不能侵占我的私有财产?因为那样我会感觉很痛苦,绝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有相同的痛苦感受,所以大家达成共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什么要设立交通信号灯?因为我们都需要安全放心地通过路口,交通信号灯维护了大多数人的感受。

有时候,规则讲了100遍,孩子也表示明白和同意了,但还是时常违反。一个7岁的小女孩,进我的房间不敲门,我有些不满,于是告诉她:“进门之前先敲门是基本的礼貌,我说请进,你再进来。”她好像听懂了,但下次还是不敲门,我又讲了一遍,照旧,最后只好直接跟她说:“你这样突然闯进来,我不高兴!”小女孩恍然大悟,以后每次都很开心地敲门。

之前,我只是教给她冷冰冰的规则,这个规则和她的感受是割裂的。而当我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后,她很自然地愿意维护我的感受,轻松自在地遵守规则。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规则不是被训练要求来的,而是在感受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所以她非常灵活,可以轻松地跟不同的人保持不同的规则,自己的感受也没有被压抑束缚。

为什么这个小女孩能够明白我的感受,而且愿意维护我的感受呢?因为她的父母给予了她比较多的爱和自由,几乎没有制定过什么规则来限制她,所以她天然的感受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保持得不错,既能尊重自己的感受,也能体验到别人的感受,在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自然形成让彼此都舒服的界限。

很多家长担心过度的自由会变成溺爱,导致孩子不断侵犯自己的界限。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的问题,真爱永远不会过多,就像储存再多的金子也不会变成铁块一样。自由同样也是多多益善,越自由的孩子越智慧,活得越精彩。至于溺爱,它是家长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也就是说,溺爱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并将之投射给孩子,跟孩子真实的需要并没有关系。以“溺爱”自居的家长,其实看不见孩子的真实需要,更何谈爱孩子?

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说妈妈溺爱我,才把我惯出很多毛病,比如不洗自己的衣物、不收拾房间、乱花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懂感恩等。仔细回想,每次当我想自己洗衣服的时候,妈妈总是打击我:“你洗不干净还浪费水,还是给我一起洗了吧。”她经常闯进我的房间收拾东西,一边收拾一边抱怨。有时候去超市购物,我挑了自己最喜欢的几样,但妈妈还是会再塞给我一大堆昂贵的零食,然后回家抱怨说我去一趟超市的花费比她一个月的都多。妈妈生病的时候,我试图关心她,但得到的回应总是:“你看书去吧,不要管我。”当我真的去看书了,她又会说我是“白眼狼,白养活了”。妈妈似乎是一个圣人,她没有自己的需要,没有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关系中,我如何同理她的感受,感知她的界限,又如何能生出感恩之心呢?后来我理解了,妈妈的内心极度缺爱,同时对“得到爱”已经绝望,所以要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我,间接地满足她“内在的小孩”,而实际上,我“抢走”了那个“内在的小孩”的爱,她对我付出越多,也就越怨恨我。

“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他却从来不关心体谅我一下”,这句抱怨说明:第一,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真实感受的能力,只是通过孤独的自我牺牲的游戏来获得价值感,所以孩子也无法发展出关心别人的能力;第二,父母不清楚也不尊重自己的感受,总是表现出“无欲无求”的样子,孩子也就自然地认为父母没有需求,不需要关心。

父母如果经常感觉自己的界限被孩子侵犯,需要自省:“我清楚且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吗?”要是父母经常充耳不闻自己的声音,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又如何期望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照顾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呢?孩子没有这种能力,也不应该做“父母的父母”。

在两个清楚自己感受的人之间,自然会形成规则,而且是流动的、灵活自在的规则。面对孩子没有被层层防御包裹的心,我们要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自由选择,成为他自己。别用我们狭隘的恐慌束缚孩子无限的可能。孩子的未来,一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及。

很多父母让孩子几乎活在安全的真空中,每天对孩子说无数遍“小心!危险!不能碰”,孩子感受到父母持续的焦虑和担心,于是会把外部世界各种不熟悉的东西都视为危险的、有敌意的,从而压抑探索世界、学习新鲜事物的动力。

我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经常玩木头、钉子、刀子、斧头、锯子等,电灯开关之类的小东西就更不用说了。只有复杂危险的事物,比如高压电,爸爸会详细解释一下,其他东西都是我自己摸索,磕伤、碰伤、划伤自然也免不了发生,反正我现在四肢健全,活得好好的。关键是我面对新事物较少有恐惧感,看看说明书,上网搜索基本知识,简单的电工活儿、木工活儿都敢上手。我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像孩童一样旺盛,就是因为童年时没有被大人的恐吓所破坏。这些能力使得我可以在不同学科领域迅速跨越,有人认为我是天才,其实我只是能力没有被破坏、智力水平普通的人。

中国家长最关心孩子的智力,那我们就探究一下,人的智力到底是如何发展的。我听说很多家长害怕让孩子碰刀子,大家假想一下:小孩A玩过刀子,用刀子切过纸、划过桌子,甚至割伤过手指;小孩B见过刀子,但每次想要碰的时候就会被家长禁止,“刀子危险,会割伤你,绝对不能玩,记住了吗?”被禁止几次之后,小孩B再也不敢碰刀子了。这两个小孩溜出去玩,不小心被绳子缠住绊倒,小孩A马上在周围寻找类似刀子的尖锐物体割断绳子,小孩B只会惊恐地大哭。原因很简单,小孩A体验过刀子带来的感受,智力自然发展;小孩B只是学习过“刀子会割伤人,不能碰”的知识,智力无法发展,发展的是恐惧和制约。

对精神生命最好的扼杀就是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用自己的判断替孩子做选择。中国家长,尤其是老人,经常强行给孩子喂饭,这是让孩子和食物建立起终生恶劣关系的好方法。如果一个人连吃什么、吃多少,都是别人比自己更清楚,这是多深的悲哀啊!什么时候家长才能明白,自己和孩子是两个独立完整的灵魂,而不是头脑强大的绑架弱小的。家长爱吃的,不等于孩子也爱;专家说有营养的,不等于孩子的身体这一刻就需要它。孩子会感恩家长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但也会因家长替自己决定而失去存在感。

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体验才是滋养孩子精神胚胎的养料。知识如果是经由丰富的体验总结得到的,或是带着体验向前人学习得到的,则是善知识;如果知识挡在人和体验之间,则是障碍。人的痛苦来自于心与脑的割裂,我们因莫明的恐惧活在各种限制性信念之中,也忍不住切断孩子与事物的联结,狂妄地告诉孩子:“不用去体验了,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世界就是这样。”

孩子通过内化与抚育者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所谓的“人格”,就是孩子与父母的各种情感关系内化到心里,形成以后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如果妈妈内心是有觉知、轻松自在的,那么不管是把饭菜端给孩子还是倒掉,都很好;如果妈妈压抑内心的怨恨,无论怎么做,孩子都会难受。

内化到孩子心里的,不是父母的行为,而是和父母的情感关系。妈妈真实自然,孩子也能学会灵活自在的爱——将来碰到自己的爱人忙于工作,或者打游戏正玩得开心,可能会劝爱人放下工作休息一会儿,好好吃顿饭;也可能把饭菜端给爱人,甚至甜甜蜜蜜地喂上两口,而不是执着于“必须按时专心吃饭的好习惯”,和爱人闹别扭。大多数夫妻情感破裂,都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导致的,只不过是各自认为的“正确习惯”不同而已。

我们之所以认为“正确”非常重要、不容置疑,是因为童年时只有符合父母所认为的“正确方式”时,父母才能接受我们。这背后,是深深的恐惧。现在,我们成了父母,出于无意识的恐惧,也拼命把“正确”灌输给孩子,生怕因为自己管教不当而让孩子不够优秀。这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我们无意识的轮回。

得到爱和支持,没有被父母训练过一定要按照“正确行为”生活的孩子,会发展出真正的智慧。这样的人在面对大家都觉得难处理的矛盾时,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灵活解决方案。智慧,是健康心灵自然的表达。

比如独立,每个生命都带着自己的使命降临,妈妈经常积极回应婴儿,尽力满足,婴儿可以全然地依恋妈妈,长大后自然信心满满,昂首挺胸地探索世界,完成自己灵魂的使命。这时候父母就算硬要帮忙,孩子还会嫌被妨碍呢!相反,从小训练孩子独立,让他不依赖父母,他可能一辈子卡在无助和不安当中,总在寻找依恋、满足,没有能量去自我实现。比如宽容,婴儿都有攻击性,如果在婴儿攻击妈妈时,妈妈能宽容地抱着他,他就会感受到攻击是可以的,“有攻击性的我”也是值得被爱的,那么长大后自然能做到对别人宽容友善,同时有力量捍卫自己。再比如合理要求,经常被及时满足的孩子,心中对“得到”很有确定感,不会因为“得不到”的恐惧,歇斯底里地要求立刻兑现。这样的孩子越长大,越能安然地等待合适时机,提出合理要求。

父母无须完美,每个父母都有坏习惯,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有自己的原因,并愿意为此负责,这并不影响和孩子彼此尊重、相爱。酗酒的爸爸也可以很爱孩子,如果妈妈鼓励孩子接纳这样的爸爸,孩子就会获得一种感觉:“缺点再大的人也会爱我,也值得我尊重。”这样的孩子将收获广阔而灵活的人际关系。所以,行为有缺陷,看法有不同,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给孩子底气——无论如何,爱都存在。

所有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爱匮乏的痛苦呐喊。那些真正长期沉溺于游戏,以致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人,缺乏从现实人际交往中收获快乐的能力,而游戏正好能带给他们掌控感和虚拟的社交。真实的世界其实远比虚拟世界有趣,但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敢进入真实世界呢?从婴儿时期开始,妈妈就是婴儿的整个世界,如果婴儿能被妈妈看见,他就能拥抱整个世界,长大后敢于体验真实的生活。但若从小严重匮乏爱和关注,在现实世界中又不断重复体验到挫折,他就会越来越退缩,最后缩进安全的网络世界不出来。

干旱时节,小树把叶子蜷缩起来。园丁A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及时浇水;园丁B视而不见,小树熬到下雨,也活了下来;园丁C很爱控制,不辞辛劳地把叶子一片片掰开,结果小树失水过多旱死了。

我们不可能理解孩子所有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人也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可以生孩子。面对孩子,父母只需要保持一份敬畏,若不懂爱,至少不要自作聪明地切断孩子自救的活路。

我自己是个童年受伤很重的孩子,我的母亲有严重的人格问题,没有爱我的能力。我从小到大,各种“问题行为”不断,比如有时候严重的自闭,不跟小朋友交往;很长一段时间,零食不能离身;有时候攻击性非常强,等等。但不幸的另一面也有馈赠,因为母亲没有能量关注我,我才获得了很大的自由。

每个人成为现在的样子都自有其原因,我们能给予的最好支持,就是不评判、不打扰。有个女孩沉溺于电视剧,而且都是公主与王子的剧情类型。我深入体验她的体验,感觉很悲伤:现实对她来说实在太残酷了,没有妈妈的爱,只有冷漠和指责。如果直面现实,她也许无法活下去,所以才躲进电视剧里,通过公主与王子的剧情,来弥补自己婴儿时期“全能自恋”的感觉。

有些女孩会轻易跟别人发生性关系。人们评价这样的女孩,通常都会说她们堕落、没有道德、爱慕虚荣。其实,她们大多数都是极少得到过父母温暖的孩子,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只能通过付出身体来换取一点关系,虽然这样建立起来的关系很难是高质量的,但毕竟能带给她们一点温暖。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她们真正的帮助、真正的温暖,至少不要评价,尊重她们的自救方式。

荣格离世前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作为老师,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对阳光的反应有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会躲开。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迹象,那是因为还没到那个时间点。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不改变别人,并非因为别人不可改变,而是改变的念头会阻碍别人的成长。当我们觉得别人应该变得更好的时候,已经看不到真相,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投射。医生连病人都看不到,怎么能治好病呢?当我们有了足够高的觉知,就会发现每个人当下的体验就是他最需要的体验,而只有无评判的觉知和关注,才会点亮对方的心。

孩子带着纯净和丰盛经由我们而来,他本应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伴侣,陪伴我们再次展开心灵的旅程,可我们给了孩子多少负面的投射?成长本是一件不断流动变化的乐事,谁有那么大“毅力”,被允许一次就会永远坚持不变?是父母自己的内心被束缚太久,才会执着于“想做坏事”,并且把“坏小孩”的愿望投射给孩子。父母看到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父母自己。

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坚持不懈地把负面的担心和评判投射给孩子,就等于在给孩子创造一个负面的现实。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负面催眠搞砸。

将自己的阴暗、痛苦投射给别人,尤其是最弱小的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拥有高尚的勇气,每当投射之时反观自己,回到心灵深处,对自己说:“孩子内在的智慧和节律会指引他,我经由焦虑、恐惧看到的他,并不是他本身,而是自己被压抑一面的投射。”

如果担心孩子学习不自觉,父母可以自省:“我曾经厌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痛苦的是我,我的孩子会经由他的体验找到学习的乐趣。”

如果担心孩子会索求无度,父母可以自省:“欲望被压制、潜意识渴望索求无度的是我,而我的孩子会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体验到丰盛,内在的精神胚胎会指引他拥有平衡的艺术。”

如果担心孩子懒惰不上进,父母可以自省:“逼迫自己不断奋斗是我的人生模式,渴望彻底懒惰一回的是我,渴望即使不上进也有人爱的还是我,而我的孩子带着他的使命降临,会安然完成他自己的人生体验,我只能陪伴,而不敢妄加干涉。”

什么是社会?社会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我们能否适应社会,其实是说能否处理好与各种各样的人的关系。

什么决定了我们与各种人的关系?内在关系模式,它投射到外面,就形成了外在的人际关系。内在关系模式来自于童年时期我们与父母等重要抚育者的关系——父母在孩子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孩子长大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当然,后天的自我觉察也会改变内在关系模式,这就是心理治疗的意义所在)。整体上说,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其实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潜意识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能创造现实——你潜意识里相信什么,世界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现实。可以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那些抱怨“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女人,是不是每次婚恋都财色两空?那些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的人,是不是遇到苦难总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帮助?相信社会上只有利益之争的人喜欢算计,那么他自己也会经常陷入被算计的惊险境地。若是和内心世界单纯温暖的人相处,即便是平时精于算计的人,也会变得简单一些。你感觉外面充满敌意,其实是你内心的敌意激发了别人的敌意。我们与社会的关系,不过是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体验童年熟悉的感觉。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银行招聘,笔试成绩第一。面试官中有6位中年女性、1位男性,他们给了我6票否决、1票同意。银行招聘猫腻多,这已是共识,我没有抱怨社会不公,而是向内觉察自己。我发现,当自己走进面试房间看到那6位中年女性时,心里已经有一个声音响起:“完了,她们肯定不喜欢我。”这个声音其实已经在我生命中出现过很多次,我对于获得母爱极度焦虑和绝望,于是觉得整个社会的女人都会厌恶我,世界果然如我所愿,我几乎一个女性朋友都没有。深深地觉察到这一点之后,一旦这个声音再响起,我就会提醒自己:“这是我内在的投射,真实的女人们会对我很好。”

有一位来访者,她的父母非常重男轻女,小时候有任何好东西都给弟弟,她这个姐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她总是觉得所有的好运都是属于别人的,没有什么好运会落到自己头上。工作之后,作为理财经纪人,她签单总是很困难,自己的客户经常被同行抢走,就像父母的爱被弟弟抢走一样;公司里人人都有的福利,居然会把她漏下;生活中也处处窝心,恋爱对象一个比一个不靠谱……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她清楚地感受到“得不到”的悲伤从童年起就一直跟随着自己,左右自己的命运。最终,她承认父母确实不爱自己,觉察到这份悲伤后,她获得了新生的力量,开始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神奇的是,命运开始自动转变,好运接踵而至,她的工作越来越顺利,而且还找到了真心相爱的伴侣,她越来越相信其实命运也是眷顾自己的。

如果你很难适应社会,其实用不着社会改变什么,只要你改变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可——让“内在的父母”不再总是跟“内在的小孩”过不去,彼此制造挫折。内心若充满信任和善意,相信自己总是有选择的,社会便会处处与你方便,提供无限的资源和可能性。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人们对好运能否降临到自己头上的预期,几乎就是儿时能否得到父母宠爱的预期。有个妈妈规定摇摇车每天只能玩一次,理由是训练孩子的自控力。这种方式能否训练自控力,其实是件看不到摸不着的事情,只是妈妈头脑中的幻想而已,无法验证。但可以看到的简单事实是,在经济并不匮乏的前提下,孩子的欲望被限制,若这样的限制经常发生,孩子会对自己的欲望感到羞耻。从摇摇车这件小事上,孩子体验到的是匮乏。就这样,妈妈把自己潜意识里的匮乏感和对欲望的羞耻感传递给孩子。将来孩子在面对社会时,由于潜意识的召唤,也会处处体验到匮乏、制约和挣扎,有资源不敢去使用,有好处不敢去争取,这就是苦的轮回。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遇见一个人—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