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你的思维“地图”

先讲两个故事:

    1. 两艘演习战舰在阴沉的天气中航行了数日,我就在打头的那艘旗舰上当班。当时天色已晚,我站在舰桥上瞭望,浓重的雾气是的能见度极低,因此船长也留在舰桥上压阵。

    入夜后不久,舰桥一侧的瞭望员忽然报告:“右舷位置有灯光。”

船长问他光纤的移动方向,他回答:“正逼近我们。”这意味着我们可能相撞,后顾不堪设想。

    船长命令信号兵通知对方:“我们正迎面驶来,建议你转向20度。”

    对方说:“我建议你转向20度。”

    船长说:“发信号,告诉他我是上校,命令他转向20度。”

      对方回答:“我是二等水手,你最好转向20度。”

      这时船长已经勃然大怒,大叫道:“告诉他,这是战舰,让他转向20度。”

      对方的信号传来:“这是灯塔。”

      结果,我们改变了航道。

2. 某个商店经理听到手下的售货员对一个女顾客说:“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有了,未来一段时间看来也不会有了。”经理听了,大吃一惊,就在那个顾客出门之前赶了过去说:“会有的,马上就有了!” 但她只是投来古怪的一瞥,径直推门而去。经理对售货员说道:“永远别对顾客说我们没有,如果当时没有,就说我们已经订了货,马上就回到。那么,她想要什么?” 售货员回答:“雨。”





        读完这两个故事,你是否会嘲笑船长和经理的固执和自大。可是仔细想想,我们是否也曾经像他们一样理所当然地做推测并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呢?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思维定势”。我们看到的世界并非客观的世界,而只是我们身处其中的环境或者叫做“圈儿”,它是我们自身条件限制下的世界,未曾经历的那部分我们以为不存在。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对“思维定势”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假设你想去芝加哥中心区的某个地方,地图本应该帮助你达到目的地,但是由于印刷问题,你得到了一张标注为芝加哥,实际上却是底特律的地图。你得到的这张地图其实就是根据自身的经历或者思维定势绘制的地图,它不代表客观的地域。所以我们设想一下在错误的思维模式下,如果我们更努力,更勤奋会是什么后果?我们会更迅速地到达错误的终点。





          所以,只有我们心胸更加开阔,眼界更加宽广,我们的思维才能打开,重构脑海中的“地图”。或许你认为司机坐在车左侧是天经地义,或许你认为爷爷奶奶抚养孩子很正常,或许你觉得“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是普世致用,或许。。。借此研学之际,我想问问孩子们,你们曾到过其他国家吗?又遇到让你感到陌生或者奇怪的东西吗?在你的旅游经历中,你对当地人什么看法,你认为当地人有对你是什么看法?这些问题是否思考过呢?这次我们去的美国与我们的祖国从各个方面都很不一样,你能够在旅途中感受美国与自己熟悉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呢?当你第一次发现那里从房屋布局,一日三餐,驾驶方向,到家庭成员相处方式都与你之前的认知完全不一样时,你会有什么感受?

          希望你们多观察,多对比,敢于推翻已知,见识一个更广阔更真实的世界,构建出更接近客观的“地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构建你的思维“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