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特保存和信息保存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引用IBM以色列海法实验室的观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包含两个层面含义,即比特保存信息保存。也就是说,要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必须同时做到比特保存和信息保存。

概念

从比特保存和信息保存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_第1张图片

 

01

比特保存,也叫物理保存,主要指在存储载体老化或逐步过时的过程中,或是在经历自然灾害后,人们恢复载体中所存信息的能力,重在解决硬件过时的问题。例如,由于保存环境不规范,导致备份载体损坏;由于备份载体老化或过时,数据无法读取;由于存储载体或存储设备的故障,导致数据破坏;由于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导致数据丢失等各种可能性。比特保存手段主要在于维持载体可读性,因而围绕载体的技术,如备份、更新、载体迁移均可视为比特保存的范畴。

​02

信息保存也叫逻辑保存,主要指在未来技术和用户群体变化的情况下,长期确保数据可理解性和可用性,重在解决编码、语法甚至部分语义过时的问题。比如由于计算机技术升级,导致数据无法解析;由于数据被管理平台“绑定”,导致数据无法读取;由于电子全文与元数据信息分离,导致数据不完整;由于病毒、黑客的入侵,导致数据破坏。为此,逻辑保存既要维护数据的被解析能力,确保数据被解码之后能够被理解;又要维护数据背景信息,以便确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同时做到比特保存信息保存,从而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呢?我们提出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解决方案框架。

如下图所示:

从比特保存和信息保存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_第2张图片

上述框架是一个保存策略、管理软件、存储载体和基础设施等多管齐下的集成方案,其中基础设施和存储载体主要解决比特保存问题,长保系统(管理软件)和保存策略则解决信息保存问题。

01

比特保存方面,首要任务是保证载体的可读性,这不但要考虑到载体本身的寿命,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保管的环境条件。这就需要我们规划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保存环境、库房装具、计算资源、存储系统、管控措施、安全防护等各个方面,为载体的长期、有效、安全保管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每种载体的保管环境要求还不一样,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环境(库房)还得配置各种装具和防护措施,以满足各种载体长期保管的需要。同时,在存储载体方面,从热、温、冷数据的不同要求,配置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在线、近线和离线存储载体。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针对冷数据存储的离线存储载体,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离线存储载体包括磁(磁盘、磁带)、光(DVD光盘、蓝光光盘)、胶(缩微胶片、数字胶片),电介质载体(固态硬盘、U盘等)一般较少用于离线存储。

以档案部门为例,由于电子文件易修改、环境依赖、存储载体可分离等特性,单一的备份载体显然无法满足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保存的需要,比较切实可行的措施是采用不同载体多套备份组合的方式来确保档案数据安全。可以预计,将来各级各类档案部门都会形成磁、光、电、胶等多种档案数字资源备份载体。这就需要建设“电子档案库房”来确保档案数字资源存储载体的安全。

从比特保存和信息保存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_第3张图片02

信息保存方面,需要建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风险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配置合理的管理策略,使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进行科学有序管理,达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目的。其中长期保存系统根据OAIS模型构建,包括资源入库、数据管理、存储管理、资源出库、保存策略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管理对象为数字资源的保存信息包(AIP),即将数字资源的电子全文和元数据打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包,确保数字资源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而保存策略方面,从战略规划、管理策略和技术策略三方面着手构建。其中战略规划包括政策制度、组织机构、标准规范、保障机制等方面;管理策略包括数据管理、变化管理、载体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技术策略中的保存技术包括复制、仿真、更新、再生等;存储策略包括在线存储、近线存储、离线存储等;备份策略包括在线备份、离线备份、本地备份、异地备份、同质备份、异质备份等;迁移策略包括载体迁移、存储环境迁移、格式转换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服务器,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