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腐败践踏中国画!

摘要:学术腐败实在令人切齿痛恨!如今已到了“肆意践踏公平原则的时代了”。有那么个顺口溜,是讽刺评奖活动的,“评奖就是评委分脏,你评我,我评你,诸位大家都喜欢。”每次评什么奖,像评级加工资一样,肯定是首先当官的先捞,能分到残羹剩饭的,不是熟人,就是朋友或者是同学,学生,也许是老上级。

你终于喊了出来。借借他的胆儿,俺也高兴喊一回。

批评不是职业,俺也没胆批评中国美协啊!只是说些想说的话而已。看了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作品图片,我想说当我抱着虔诚之心欣赏完后,一刻钟无语,接着感觉很悲哀。

我们的全国美展到底在挖掘培养画家,还是在糟蹋画家?那些作品描摹的痕迹虽然逼真,造型准确,却让人感觉不到中国画最高贵的气息----书卷气。

看看入选名单,不少体制内画家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仅仅把人民当素材搬上画面这么简单么?人民最后进美术馆参观欣赏了么?你还不如建筑工人能把房子造得跟图稿一模一样,至少那房子造了还可以住人。

画家在当代沦落到仅仅需要工匠的精细认真精神就够了么?画家不用读书了么?正如陈履生先生对当下那些所谓艺术家所说:艺术家读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就成了问题?很多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最终都成了问题。50年后,这些入选全国美展的工笔画会是鸡腿、鸡肋还是鸡屎呢?

上届全国美展,参加画作评审的上海美术馆馆长、著名国画家方增先在美展评审人物画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看到,运用毛笔、宣纸、水墨、写意等传统元素的画作很少,我看中的更没有几幅。

大部分人物画,轮廓是准的,线画得比较细;但不用宣纸,而用处理过的纸,在上面反复磨、不断改,明显是慢慢描出来的。中国画传统的线、点、皴、擦、染等技法荡然无存。作品乍一看蛮细致、蛮像(有些人物原型)的,可明显是照着照片描的。参考照片不是不可以,可是你要画出来而不是描出来。”

五年过去了,方老的话没有为这一届的全国美展带来什么变化,描摹的逼真的工笔画仍旧一统江湖,甚至更甚,作品细致,描的像是作为画家特别是人物画家的基本功底,如果只是把基本功底扎实作为入选全国美展重要评判标准,是否让我们怀疑那些专家评委是不是从来不读书呢?

如果美协自己认可,也认为读书不重要,作为评委就是一高级工匠水平,那么下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应该改成全国美展工笔画展,其实会贴切些。代表一代代中国文人精神的写意画要么在中国美协举办的活动中消失,要么再成立一个写意画美协组织也是不错的。何必给写意画留着穿小鞋呢?还不如直接把它发配出去算了。

前段时间微信问过一位已退休美术界评论家,问他对全国美展的看法,他说全国美展水很深,一般水平的作品想入展得有关系,除非你水平惊人。

最近已退休体制内画家吴国亭也直言美术界的腐败,他说如今有那么个顺口溜,是讽刺评奖活动的,“评奖就是评委分脏,你评我,我评你,诸位大家都喜欢。”每次评什么奖,像评级加工资一样,肯定是首先当官的先捞,能分到残羹剩饭的,不是熟人,就是朋友或者是同学,学生,也许是老上级。到处都是“裁判员下场踢球”的现象。

学术腐败实在令人切齿痛恨!《中国青年报》上有篇抨击学术腐败的文章说,如今已到了“肆意践踏公平原则的时代了”,我亦有同感。据我所知,许多有才华,有实力的画家们铁了心不参加什么大展和评奖活动。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诚如陈履生先生说:现在整个社会对绘画意义的理解,期许与要求都在降低。人们判断一位艺术家的成绩和艺术家是否读书、读多少书没有关系,而是看画价的高低、官位的大小。艺术家在这样的氛围里,就会竭力地去搞社会关系,因此不可能有时间去读书,有理想去提升文化修养,有责任去面对艺术问题。

全国美展,你每次轰轰烈烈的发起了,却在浮躁的当代社会中被利益绑架,被追名逐利之人裹挟着,浑身充满了铜臭味,让人闻不到丝毫书卷的气息了。

作者:陈婉之

原题:《逆淘汰的12届全国美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术腐败践踏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