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

前言

参考王道考研复习指导
后续会进一步整理,包括添加笔记内容,标明参考资料。

更新中。。。

跳过目录

目录

  • 体系结构概念
  • 一、分层结构
    • 实体
    • 对等实体
    • 协议
    • 实体
  • 二、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 1、协议
      • 1. 三个基本要素
    • 2、接口(访问服务点SAP)
    • 3、服务
      • 服务原语
    • 报文结构
        • 各层的PDU特定名称
  • 三、概念总结
  • 四、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 1、OSI参考模型
      • 通信过程
      • 1、物理层
        • 功能
      • 2、数据链路层
        • 功能
      • 3、网络层
        • 主要任务
        • 传输单位
        • 功能
      • 4、传输层
        • 传输单位
        • 功能
      • 7、应用层
      • 6、表示层
      • 会话层

体系结构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层次、各层的协议层间接口的集合。

注意:

  • 硬件或软件的实现(Implementation)问题并不是体系结构所关注的。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一、分层结构

为什么要分层

  • 为了降低协议设计和调试过程的复杂性
  • 为了便于对网络进行研究、实现和维护
  • 促进标准化工作

分层的基本原则

  1.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2. 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3. 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 保持下层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5. 整个分层结构应该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_第1张图片

实体

对等实体

协议

接口、服务

实体

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二、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1、协议

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水平】

1. 三个基本要素

  • 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 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 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2、接口(访问服务点SAP)

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第 n 层的SAP就是第 n+1 层可以访问第 n 层服务的地方。

3、服务

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

服务原语

上层使用下层服务时的命令

四种服务原语:

  • 请求
  • 指示
  • 响应
  • 证实

报文结构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_第2张图片

  • SDU服务数据单元: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
  • 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 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各层的PDU特定名称

  •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
  • 网络层:分组(数据报)(Packet)
  •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
  • 物理层:比特(Bit)

三、概念总结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结构

每层遵循某个/某些网络协议以完成本层功能。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第n层在向n+1层提供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仅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指能运行的一些软件和硬件。

四、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 7层OSI参考模型:法定标准
  • 4层TCP/IP参考模型:事实标准
  • 5层的体系结构

1、OSI参考模型

由来:
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复杂的大问题,提出分层结构(按功能
提出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IBM:SNA
目的:支持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但是!理论成功,市场失败。

7层OSI参考模型:法定标准
每层完成特定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_第3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_第4张图片

通信过程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_第5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_第6张图片

1、物理层

主要任务是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物理层传输单位是比特

透明传输:指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功能

  • 定义接口特性
  • 定义传输模式
    单工、半双工、双工
  • 定义传输速率
  • 比特同步
  • 比特编码

2、数据链路层

主要任务: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

数据链路层/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

功能

  • 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 …010011010101…

  • 差错控制
    帧错 + 位错

  • 流量控制

  • 访问(接入)控制
    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_第7张图片

3、网络层

主要任务

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传输单位

数据报

功能

  • 路由选择
    最佳路径
  • 流量控制
  • 差错控制
  • 拥塞控制
    若所有结点都来不及接受分组,而要丢弃大量分组的话,网络就处于拥塞状态。
    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缓解这种拥塞。

4、传输层

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

传输单位

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

功能

  • 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 差错控制
  • 流量控制功能
  • 复用分用
    • 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
    • 分用: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

记忆方法:可差流用

7、应用层

  • 用户与网络的界面
  • 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典型应用层服务:

  • 文件传输(FTP)
  • 电子邮件(SMTP)
  • 万维网(HTTP)

6、表示层

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

  • 功能一:数据格式变换(翻译官)

    image-20200708105326270
  • 功能二:数据加密解密

    “我的微信支付密码是xxxx”

  • 功能三:数据压缩和恢复

    图像压缩后传输,接收后解压缩

会话层

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传输数据。

这是会话,也是建立同步(SYN)

image-20200908153558036
  • 功能一: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功能二: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 / 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

    适用于传输大文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osi,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