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条精髓,只要做好一条,你就是一个好的沟通者!

图片发自App

好开心(tongku),又因为沟通不畅把对象拉黑了,整个过程快到前几秒还相互有说有笑,后几秒就开始恶语相向。

What?

这到底是恋人还是仇人?

想想最近,已经有太多次这样的争吵,稍不留意就吵架,冷战,哪怕是芝麻大点儿的小事也会争吵起来,导致分手。

不仅仅是和对象,这也常常发生在我和妈妈之间,有时真有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导致我无法沟通到5分钟就开始争吵。

Why?

难道我已经丧失了沟通交流的能力?


皮尤研究中心对一万名美国成年人做了调查,发现我们的偏激程度,立场鲜明的程度,高于历史上任何时期。

我们所做的种种决定,都基于我们的固有信念,而不再倾向于妥协,这意味着我们不愿倾听彼此。

而交流,需要的就是讲述与倾听的平衡。

在这人人低头,抱着手机的时代,面对面交谈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直接导致了我们交流、倾听能力的下降。

可在这21世纪,有什么技能会比一段愉悦的谈话更为重要?

想想你的身边,有没有因为不想听一个人絮絮叨叨而拒绝见他?或是因为他的不当言论而拉黑他?

我们总会说,那个人说得太多了,可你有听人说,那个人听得太多了吗?

而回想我们都曾有过的愉快谈话,那种遇到知己般被人理解的感觉,交谈后受到鼓舞的感觉,即使过去了好久,仍然回味无穷。

反思自己的交流模式,我们会不会在交流时,使人反感?是不是也在不经意间伤害、得罪、冒犯了某些人,却不得而知?甚至我们的微信已经被人拉黑了,却还不知道?


直到今天看到Celeste Headlee的演讲,我突然豁然开朗。

Celeste Headlee在演讲中给我们分享到10条交流的基本规则,只要做好3条,我们就可以再次拥有愉悦的交流体验!

第一条:不要三心二意。

交谈的时候,进入当下的情境中去,如果不想交谈,就直接退出,而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方不傻,你的心不在焉他一定深有感受。

第二条:不要好为人师。

如果你想要说教,直接写文章去好了,你还可以随意关闭评论,没人反驳你。

古人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无论哪一个人,都有你不知道的东西,都可能是某方面的专家。如果你在每一次交流时,都假设自己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东西,那你就能把自己的观点放到一旁,去真正倾听,感知对方。当对方感受到你的这种接纳,会放下防备,向你展示自己的内心,你有可能会收获未知的惊喜。

第三点:使用开放式问题。

以“什么”,“如何”,“为何”来提问。

比如:“你喜欢他吗?”你得到的答案会是“喜欢”,或“不喜欢”。

若你问:“你对他什么感觉?”对方有可能会思考片刻,告诉你更有意思的回答。

第四点:顺其自然。

交谈时,会有很多想法流入脑中,相关的问题你需要表达出来,如果是想起和男友今晚吃什么,那就赶紧让这想法从脑中溜走,再进入交谈模式即可。

第五点:如果你不知道,就说你不知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每个人都有不擅长的领域,谨言慎行,是负责任的表现。

第六条:不要把自己的经历和他人比较。

当对方说自己工作不好,你说你工作更不好。当对方说家庭很糟糕,你说你家庭也怎样怎样。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这又不是比谁更惨,你的倾听与关心,就已经很好了。

第七条:尽量别重复自己的话。

还记得你小时候父母换着话,不停让你做某事时,你的态度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呀!

第八条:少说废话。

我是一个对数字很不敏感的人,每次讲事情,就卡在5000还是50000上,不停回忆纠结。然而,每次朋友都会说,你继续说吧,我不在意这些数据。

事实上,根本没有人在意这些细节,你努力回想却会打断整个谈话的体验,对方关心的是你这个人,以及和你的共同点,这些细节更像是废话。

第九条:认真倾听。

俗话说,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就是让我们要学会倾听。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却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一点。但如果你学不会倾听,你们就不是在交谈,而等同于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互相嚷嚷毫不相干的话。

第十条:简明扼要。

用演讲者妹妹的话来说:“好的交谈就像恰到好处的迷你裙,足够短,能够吸引人,又足够长,能够包纳(盖住)主体”


而以上的所有,浓缩成一个最主要的概念,就是:对他人产生兴趣。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精彩,所有你将要遇见的人,都可能开阔你的思想,给你未知的惊喜,即使是3岁的小孩,80岁的老人。

去主动和别人交谈,去听别人说,时刻做好准备大吃一惊。

做一个更好的交谈者,你的人生一定会有更精彩的可能!


我是念默言,一个正在学写作的妹子

欢迎找到留言区联系方式,一起写作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十条精髓,只要做好一条,你就是一个好的沟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