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一场无声的悲剧。

(假想)张居正,万历,申时行

思忖许久,不知从何写起。书到我手里后,仅一周的时间就读完了,按照我每天40多页的要求,对这本近300页的书,似乎在时间的掌控上理应如此。

但总觉得心理上有所欠缺,或许是在合上书的那一刻,回忆书里所述内容,就像是徒手抓泥鳅,近在咫尺,却抓不住任何思绪。

毫无疑问的是,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和戚继光的人物形象,在作者黄仁宇汇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下,说尽了各自的人物性格。

也让我首次开始思考中华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兴衰与更替,其中自有规律可循、因果可循,而穿插在其中的是文化的传承与精进。

当再次提起“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时,不再是一句介绍中国顺口的话语,自豪的同时理解了其间的蕴意。

孔孟之道、四书五经和古代先贤的智慧结语流传至今,不无道理,依然以其存在的价值引领我们认识人、人人、社会、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相处之道。

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像是上演的一幕幕话剧。

我自知阅历尚浅,对历史的认知只是冰山一角,加之写书评的经验不多,每次只是谈论自己的感受。而此书以个人代表不同方面为篇章的方式来叙述,所以想来想去,决定以万历的视角对我所熟悉的情节做个简单的串述,其中必有疏漏,推荐拜读原著。


万历的自述:

我是万历

大家好,我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一个任庭臣操控的玩偶。

对,就是玩偶。

人人都羡慕身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觊觎皇帝的宝座。可我不然,我不想当皇帝可又不能说出口,说出来就被视为违背天意、大逆不道、不仁不义。

好吧,那我当这个皇帝,可不在其位不知其苦,事实也并非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我说的对,群臣一片赞称,我说的不对,群臣个个掩面叹息,对我大失所望。我只得依顺他们的正确之道来行使决断的权利。

另外,无奈先皇去世过早,我登上皇帝宝座的那一年正值童年之际,9岁的我懵懂无知,本该天真烂漫、纵情玩耍的年纪,已经开始被他们安排学习各种课程,经法、书法、历史。每天的时间以每一分为记,安排的明明白白。

学完理所应当,学不完要接受惩罚。

记不清何时开始,还要出早朝处理全国各地的事务,不过好在有我的老师张居正辅佐,我的老师学识渊博,是文渊阁的首席大学士,被称为元辅。我学习的课程也是在他严厉的督导下,不断地取得进步。

因此,我非常敬重和信任他,甚至在我成年以前,举国上下的事务皆交由他来打理,我只是出面签个字而已。虽有时会有各个部门的大臣联名参劾老师的种种坏处,但我都一一驳回,因为我的一言一行都是经由他的教导,他错了,那我呢?

好吧,我错了。

事情发生在我的老师因病去世后,那时的我也已成年,有些事情有了我的判断,不断有大量的事实证据送到我面前,证实了我的老师在协助我理政期间欺君毒民、接受贿赂、卖官卖爵、任用私人、放纵奴仆。

这些罪状不得不让我接受曾经我最信任的老师多年来都在欺骗我这一事实,我既伤心又气愤,只得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撤回所有加给他的殊荣,子孙或降为庶民,或充军。以此昭告天下,我贵为天子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除掉日常的工作事务外,唯一身为皇帝的好处便是三宫六院中的三千佳丽了,但这仅单是从生理需求、男人的欲望一方面来说。每天忙碌着批阅各地的奏章,忙碌着和群臣之间的玩斗心理,忙碌着如何不成为他们的玩偶,在每日结束之际,除过肉体上的抚慰,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交流。

淑嫔(郑氏)由于聪明机警,意志坚决,喜欢读书等特立独行的品格在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她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也不枉我对她一往情深,她在满足我感情上的需要的同时,总能达成和我在精神上的一致,也让我感到精神交流的力量。

她的魅力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但只有和她在一起才会让我有热恋的感觉,而这热恋的期限是终伴一生。

我和淑嫔的儿子叫常洵,由于我和淑嫔的关系密切,我没有办法毫不掩饰的在八个子女中,对常洵更加宠爱。甚至想立常洵为太子,没想到的是我这样的想法竟引发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

说到这里,就得提起除过淑嫔外,我的另一个知己申时行,申时行是继张居正去世后,又一名得我信任的首辅。

和张居正的刚毅不同,申时行是个“和事佬”,既然下决心充当“和事佬”,必然是对我和群臣之间的矛盾,甚至整个官民之间的矛盾都看的很清楚。而我也在经历种种后,对所在的环境有了透彻的认识。

故我和申时行能成为知己,就像是一场人偶表演,我作为一个被操纵的人偶,看清了幕后操纵者和我之间的对立。而申时行是身处幕后操纵者团体中看清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申时行找不到新的相处之道,便只好作为“和事佬”维持我和群臣之间的某种平衡,他所期望的不外是“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达到这种效果,他便心满意足了。没想到的是在立储的问题上,我和群臣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已不是他所能调和的了。

先前提到,我想立常洵为太子,可最大的问题是常洵不是长子。而我所在的明朝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展现出两个问题:

一是道德取代了法律,一切以“四书”为道德标准,可道德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正确与否取决于人数的多少,多数人说对那便是对,不存在客观事实。

二是国家为解决问题设立了文官,现在文官却成为了最大的问题。这就使得文官集团的话语权成了国家的正确标准。

两百年以来,在立储的问题上,向来是立长子为太子,因而文官集团不允许我开辟废长立幼的先例。我只得孤身一人憋着一口气,只能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文官集团做着斗争,别无他法。申时行已无能为力在这件事上调和,事后也在反张派的攻势下选择了退休。最后以申时行的妥协和我的屈服划上了句号。

此后,我对整个国家心灰意冷,一切随风去,不再做他们的人偶,也不再施展自己的抱负。

我是皇帝,我也不再是皇帝。

人生的意义何在,我不知道。

如果从一开始就甘心做他们的人偶会不会落下个好名声。

或许会,又如何。


读罢,遥想明朝当时,此书所描述的场景,充斥着悲情的基调,一块巨石压在心上,在拥挤的人群中想要大声呐喊却不敢张口。

那一段灰色的年代,在道德的规束下,像是在人的脑袋上盖上了蒙布,毫无方向,漫无目的的跌倒乱撞。

万历的屈服不作为、张居正的刚毅执法不被接受、申时行的妥协不决断,是为这场悲剧的起伏,在“文官集团”的推波助澜下,促使明朝走向了终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十五年》:一场无声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