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去年无意中拿到《两京十五日》,竟难以释手,一气看完。数月前因机缘巧合翻阅了《长安十二时辰》,然后,牢牢记住了作者的名字----马伯庸。于是,先后又找来了他的《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 一睹为快。
【作者简介】
马伯庸,素有“文学鬼才”之称,涉猎奇幻、历史、悬疑、推理等领域。代表作有历史纪实《显微镜下的大明》,长篇小说 《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龙与地下铁》《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中篇小说《末日焚书》《街亭杀人事件》,散文《风雨<洛神赋>》《破案:孔雀东南飞》《宛城惊变》等。 其中,《三国机密》《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已被改编成电视剧。
【阅读感受】
我看过的那几本小说在马伯庸的作品中是属于同一类的,也就是他所谓的“历史可能性小说”。马伯庸说,“我把我写的这类小说,叫做历史可能性小说。------这不是真实发生的,但按照当时的历史逻辑、人物关系,是有可能会这样发生的。”
在我看来,马伯庸的历史可能性小说的味道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在历史事实框架内展开了恣意想象
马伯庸非常擅长挖掘历史中的只言片语,在历史事实的框架内进行合理杜撰,通过恣意却又合理的想象去填补故事剧情,探索大历史背景下的各种可能性。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马伯庸历史可能性小说的写作原则。所谓大事不虚,就是说历史上大的事情,不能去虚构;而且必须尊重历史上那些人物关系。但是在这历史框架里、在事实基础之上,构想小说细节时可以不那么拘束。
一般的史书是零碎的历史材料的集合,比如某年某月某人干过某事,但其心理动机却模糊不清,在客观行动与心理动机之间,有着巨大的空间,而这通常是小说家绝好的素材。在马伯庸这里,历史是基础,重点是小说。作者说,“历史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内幕,如果没有,那就制造出一个来。”“如果要给出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好玩。”“写历史小说,不妨把脑洞开得大一些。只要遵循它的固有规律,不改变历史大事等等均可,但细节上的东西则是越精准越好。”
比如,《两京十五日》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就史书中的这寥寥四十字,马伯庸居然写成了上下册、47.6万字的长篇巨著,从朱瞻基继位一事着手,通过他与捕快吴定缘、小行人于谦、女医师苏荆溪一起历经十五天、从南京到北京胜利大逃亡的过程,展现了大明朝几十年来的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吴定缘等小人物的故事完全是无中生有,穿插在朱瞻基与朱高煦皇位之争的历史构架中又虚中有实。
比如,《三国机密》源自于作者和朋友聚会上的一个话题:“倘若让你穿越成一位中国末代君主,哪一位是最难翻盘的?”作者认为首选应是汉献帝。兴尽归家后,作者忽然生出一个念头“如果让我来写一部以汉献帝为主角的小说,该怎么写呢?”在既定的历史轨迹里,作者给了这位末代君王一个重叙人生的机会。
马伯庸小说之所以好看,在于他愿意去讲故事、讲好故事。故事布局精巧,里面有历史、有悬疑、有推理,更确切地说,他是通过历史、悬疑、推理来不断推进故事,强化故事在历史框架内演化的可能性的。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泌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从布局设计看,十二个时辰,二十四章,二十四格灯楼燃烧,如钟鸣回荡,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案牍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伎俩,层层叠叠互相勾连的阴谋秘计,都被压缩一天之内,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每一刻都性命攸关。
作者说,“我写的就是"历史可能性小说",给读者提供的是一种可能性,一种解释。”“历史可能性只是存在于逻辑之中,存在着一种可能性,并不是说它是真实的历史。”,可以说他的历史可能性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将历史沙盘化,从而满足人们推理、演化事物发展轨迹的兴趣。
故事亦真亦假,亦虚亦实,真假参半,虚实结合。比如,《三国机密》故事里,汉献帝刘协早在衣带诏之时就已一命呜呼,换成了同胞弟弟刘平。这些故事无法通过历史记录进行证伪。它遵循了历史既有的轨迹,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我们看到的情节和历史都不相违背,但是这些人物和事件却被马伯庸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解读。
2.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解构写出了历史的真实感和错位感
作者凭借其“文字考古”的功底,将大量历史人物搬到在他的历史可能性小说中。如,《两京十五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比如朱瞻基、于谦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甚至连朱卜花、梁兴甫这种配角都有据可查。又如,张小敬和李泌是《长安十二时辰》的主角。李泌自不必说,张小敬也真有其人,据唐朝小史姚汝能所著的《安禄山事迹》记载,他是马嵬兵变中射杀杨国忠的陈玄孙部下----一个在野史中留下个姓名、其他一无所知的人物,这也给了作者极大的阐释空间。
作者习惯借用那些真实历史人物的名字、特点、身份,却赋予他们一个个很可能迥异于历史真实的立场,来演绎、推敲、宣讲作者自身某种理念,这种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解构方式,使得虚实结合得更紧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既有历史的真实感,又有历史的错位感。
如,《三国机密》,以伏皇后、杨彪、唐姬为首的一批效忠汉室的志士谨遵汉献帝临终前嘱托,从温县司马防家秘密迎立献帝的同胞弟弟刘平入宫,从此展开了与满宠、郭嘉、荀彧为首的曹营一轮轮惊心动魄的搏杀。刘平能否力挽狂澜?谁才是官渡之战背后最大的赢家?谁是实际的操控者?
又如,《长安十二时辰》故事发生的天宝三年,在历史上是一个平静的年份。“这一年年初贺知章致仕,年底杨贵妃受封,这一年李泌还是翰林待诏,这一年安禄山刚刚升任范阳节度使,这一年是王忠嗣征灭突厥可汗的前一年”。而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李泌、贺知章、包融、元载、岑参、太真(杨玉环)等人,一一登场,却都是在幻想与现实中的交织,故事中的他们的身份与历史无异,所做所为亦符合他们的身份及历史走向,可是人物之复杂丰满又不是历史三言两语能够承载的。特别是对李泌、贺知章、元载的描写,着实让人惊叹:历史中的他们会是这样的吗?
作者甚至还会把历史上的各种梗拿来玩。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中,萧规给张小敬讲的那个南山上卖炭的老翁,一看就知道来自《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质”。还有贵妃“日啖荔枝三百颗 ”的梗,张小敬还拦截并假扮成运送荔枝的飞使闯过延兴门混进长安城。
3.用大量细节展现了社会百态的历史画卷
作者会尽量让风土人情符合历史的记载。比如,《两京十五日》,作者以明初最热门的几个话题“迁都”“漕运”“靖难”为背景,以小人物的奋斗为核心,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要场景,串起了大明王朝的社会百态,不仅展现了一副明代大运河沿岸民生的鲜活画卷,更有许多琐碎的细节拼凑出明初的景象:南京城、大运河、白莲教、皇族内部的阴谋与倾轧、文武官员的私欲和理想、平民百姓的绝望与挣扎。 为了写《两京十五日》,作者查阅了大量有关漕运的论文、文献,将事关大明经济命脉的漕运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为在小说里还原出盛唐时期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还原出居住在长安一百零八坊里的百姓们的衣食住行,作者用了一年做写作积累准备,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研读史料、文人笔记、唐传奇和考古报告中。他甚至跑到西安考察、寻访古迹,到博物馆里兜兜转转。张小敬驾着装有“延州石脂”的马车一路狂奔冲进运河中的情节,就是他看过长安城“东市”旧址留下的车辙印、排水沟,以及古运河的遗迹的构想。小说中的细节描述,从食物的雕胡饭、薄荷叶、油缒子,到上元灯会的诸多传统,到形形色色人物衣衫、发饰、语言和称谓,每一次行动发生的坊名、水渠名、宫名,作者都做了十分努力的还原。
【写在最后】
恣意的想象力、扎实的文史功底、广博的知识面加以融会贯通,再加上自由变换的文风,让马伯庸有了“鬼才”之名。而我之所以被马伯庸的小说吸引,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小说故事性极强,就像是读侦探或是悬疑推理小说,故事跌宕起伏,主角们不仅常常命悬一线,而且常常陷入两难困境。作者带着我们抽丝剥茧,一次又一次的反转,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叹与恍然。
其次是小说的语言也很有味道。比如,《长安十二时辰》中最后的描述,“张小敬从来没有这么愤怒,也从来没这么无力。他早知道长安这头怪兽的秉性,可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他无时无刻不在试图挣扎,想着不被吞噬,却总是会被撕扯得遍体鳞伤......一滴晶莹的泪水,从张小敬干涸已久的眼窝里流淌出来,这还是他来长安九年以来的第一次。”
再次是每部小说中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人的一两句深深地触动我。比如,《长安十二时辰》中李泌对檀棋说的,“你能做到比伺候人更有价值的事”;张小敬面对“须杀一人祭河神以救百人”的两难选择时所说的“杀,这是必然的选择,但并不代表它是对的”。又比如《古董局中局》中许愿所说的,“人活在这个世上,总要坚持一些看起来很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