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思启5:8-9章

亲爱的书友们,大家现在好!我是陈燕,今天是我们一起共读《非暴力沟通》的第五天,共读内容是本书的第8-9章,我来为大家做个简短的知识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8章倾听的力量,这一章的第一小节:倾听使人身心痊愈,主要侧重于当我们倾听别人的时候,能够给那些被倾听者带去什么?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倾诉,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卡尔·罗杰斯这样写道: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你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别人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心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行······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这里卡尔·罗杰斯用美好,神奇,清晰这三个关键词来表达被倾听后的感受,随后,作者举被倾听的例子,学校的学生米丽被校长倾听,在家庭中妈妈被女儿倾听,在工作中上级被下级倾听等,这其中,妈妈被女儿倾听例子触动我最深:

妈妈和儿子有一段不愉快的谈话,儿子一不高兴就跑开了,这时,年仅十岁的女儿和她说:“妈妈,看起来你有一点生气,你希望他耐心地与你谈话,是吗?”听到女儿的话,妈妈大为惊讶,气也消了。儿子回来后,她也就能静下心来和他谈话。

在这里我除了感叹倾听能使人身心痊愈,焕发生机,还在惊讶,一旦被关注个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便能更加清晰自己的目标,很多时候,莫名其妙的邪火,就是我们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而且我们在外头找答案,一旦有个人提醒我们看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现实当中,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找到那么一个人,可以无时无刻关注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但我们自己可以,用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也是为了不断提醒我们,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倾听自己和他人。

第二小节:倾听和示弱的能力,这一小节主要讲,当我们去倾听他人的时候,倾听对我们倾听者又有什么意义呢?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我们有时也许会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是富有挑战性的。然而,通过倾听,我们会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

这一段就是说:我们越是去倾听,越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共通之处,在不同的语言和行为的背后,我们都有共通的感受和需要。

这会让我们更加容易去体谅和接纳他们,与此同时,我们也更加接纳自己。

第三小节: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这一章有没有太多的内容,有的是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案例。其中有一个案例说到,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这类的语言。我们要去倾听,专注于倾听他人言语和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要,越是专注于个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即越能把他看作是因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绝望的人。

所以在别人生气时,我们更要倾听,不要说“但是”。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倾听自己最亲密的家人往往极为困难。

在接下来的三小节,马歇尔谈到了在三种情况下如何倾听,当别人说“不”的时候,当谈话不够生动有趣的时候,当别人保持沉默的时候。

马歇尔说,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这种表达更倾向于是一种观察,但如果我们认为是他们在拒绝我们,拒绝比较倾向于评判。当我们为事情下个请评判的时候,我们很难静下心来去感受和体会他人是因为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以致于无法答应我们请求。

所以在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一样要把专注力放在感受和需要上。

接下来,马歇尔说,有的时候,谈话的气氛很沉闷,我们体会不到说话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对我们有什么期待。这样的谈话是很累人的。它只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而无法帮助我们与他人加深联系。这种局面往往是因为说话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

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使谈话生动有趣呢?马歇尔提出了两个建议:

一是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等得越久就越难做到这一点。书中有个例子是一个邻居一次又一次不断讲自己20年前的痛苦经历,作者建议我们,我们也许这时候可以插话:听起来,你现在还是愤愤不平。你很需要关心和体贴,是吗?人们常常意识不到他们的需要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也不知道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更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理解和接纳。

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在日常当中,如果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话,他希望他的话对人是有益的,而不想被人当作负担。所以在你听得有点不耐烦的时候,直接表达我们希望加深与他人的联系,而目前这种谈话方式并没有做到,这种表达自我愿望的方式会让谈话,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加深彼此的连接。

接下去,马歇尔谈了如果倾听保持沉默的人,有的时候,我们说了心里话,很想知道对方的反应,却发现对方一句话也不说,这时,我们也许会很不安,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在别人保持沉默时,我们一般会觉得有些别扭,而很难静下心来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即使在别人保持沉默的时候,我们依然要时刻专注于感受和需要。作者在这一小节最后,说,作为一个观众,我们并不需要心理学知识或接受有关精神疗法的训练。关键是,我们有能力体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独特的感受和需要,倾听他人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非暴力沟通》第九章是爱自己。这一章,作者说,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第一小节,让生命之花绽放这一小节里,作者主要是想告诉我们,对自我的负面评价会是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积极和美好。

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的时候,我们会陷入痛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对自己下了一个评论,在心里认为我们自己本应该怎么怎么样,早知道就应该怎么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怎么样,这样对自我的评判,会让我们陷入羞愧、自责或者内疚的状态。

那我们会什么会自责呢?作者在这一章说,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现。非暴力沟通认为我们为什么会去指责他人呢?因为他人的行为不符个我们的需要,如果被指责的那个人刚好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就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

这时候,如果我们致力于去找那个尚未满足的需要的话,就会避免陷入自责,羞愧、内疚,又不作为的一种状态,这里呢,我就想到我自己上一次在做非暴力沟通思启的时候,那段时间我就调整了自己一直想早睡,一直早睡不了,第二天自责后又下决心要早睡,但一直做不到的恶性循环。

在那次,我用心体会了一下自己,我为什么很自责呢?因为我希望自己早睡早起,是因为我想要健康的身体,也想自律,最重要的是,我还想给孩子做好榜样。哦,知道了我自己有这样的需要没有满足,我就知道了自己为什么第二天这么自责了。

知道了这个原因,我又去体会了一下,那昨天晚上,我是因为有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以致于我无法去做到早睡早起呢?

哦,那是我工作了一天很想让大脑放松下,所以在和家人聊完后,我就去刷了个剧,之后又看了会书。我这时的需要是我需要放松,有自己的私人时间。

这么一体会,我就谅解了那个晚睡的自己,因为当时的我是在满足自己放松的需要。

也知道了,在晚睡这事上,我有多个需要,一个是健康自律的需要,一个是放松休闲的需要。哎,两个需要这么一相比,让自己更健康更自律,是我从长远上,更想要去满足的需要。

在那之后呢,我就时刻提醒自己,采取一种方法可以先让自己满足健康自律这样需要,去早睡早起,那我也同样调整了一下我的时间,让我在白天有时间可以去满足我放松休闲的需要。

这就是从那次自责的背后我发现自己的多个需要,当再这个多层次的需要发生的时候,我就在会议,当时那个晚睡的我在干嘛?在满足自己放松休闲的需要,所以我这个晚睡的行为也是咋满足我这个需要的呀,这是合理的,这时我就体谅和同理了当时的那个我,也从自责、内疚和羞愧的怪圈中走了出来,走向了马歇尔说的自我宽恕。自我宽恕为我们自己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条件,只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人生,我们就能建设性地满足它们,走进积极正向的正向循环。

马歇尔在外衣染上墨水带来的启发这一小节,也是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我们过往的经历中,那些使我们产生自责的行为背后也有要满足的需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自我宽恕,让避免陷入内疚自责的这种自我消耗的恶性循环。

接下来,作者马歇尔特别强调,我们行为的动机反应了我们是否爱惜自己,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作者这样说是提醒我们,如果我们行为的动机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者义务的话,再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但是你可能会想了,作为父母、老师、领导、员工等,我们就是有很多职责和义务啊!那马歇尔建议我们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不得不,应该等回避责任的语言。那就是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马歇尔也很贴心地把步骤给我们列出来了,分三步:

首先:列出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意思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然后:和自己对话,在这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前面加上我选择做。

最后,一旦承认这是自己的选择,就写下你选择这么做是因为想要得到什么?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那思考,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要深入去思考和理解我们行为背后的动机,马歇尔在这里也列举了一下动机:为了钱,为了得到赞同,为了逃避惩罚,不想感到羞愧,为了避免内疚,为了履行职责。

越是深入去思考我们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时候达成这个目的的途径有很多种,甚至就是只有这一种的话,也是因为我选择去做,而不是不得不做。这样的话,我们就能避免出于自责,内疚,羞愧等去做没有乐趣的事情。马歇尔最后讲,我相信,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当服务生命是唯一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好,以上就是本次思启的全部内容,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第八章,我们首先学习了倾听的意义,对于被倾听者而言,倾听使他们身心痊愈。对于倾听者而言,倾听使他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想通之处,从而心灵更加开放和接纳。在高压情况下,倾听还能预防潜在的暴力。

接着我们学习了,在三种情况下如何倾听,当别人说“不”的时候,当谈话不够生动有趣的时候,当别人保持沉默的时候,如论在哪种情况,我们都要专注体会对方和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第九章,是爱自己。我们学习到了,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养对自己的爱,当我们表现不完美的时候,可以通过去体会我们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要,来进行自我宽恕,看清自己的成长方向,避免自我评判后陷入自责,内疚,羞愧的恶性循环。当我们致力于解决自责背后那些尚未满足的需要的时候,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进而就可以让爱来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做无乐趣的事情,我们可以用选择做来代替不得不做,并身日理解我们行为背后的动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和谐和充满乐趣。

好,今天的思启就到这里,祝大家通过倾听让自己心灵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接纳,也越来越爱自己,咱们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思启5:8-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