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直戳人心,带你看透最真实的“职场规则”

文/老黄

不知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认知,那就是当你看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某些人时,内心里就不由自主地心生鄙夷,觉得这样的人两面三刀,很不真诚。

然而,在职场上恰恰就是这样,它并不如自己所愿那般飞白则黑,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还会发现,这种人往往能够爬到较高的职位,名利双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

曾经有这么一位初入职场的咨询者木子,很是困惑地私信了我。

她说:“老黄,我很纳闷,我每天兢兢业业辛勤做事,可公司的领导好像完全看不见,反而部门里的那位我看不惯的秋姐,老是得到领导青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聊了一会儿。

从木子的言谈之中我可以感受得到她是个特别单纯善良的孩子,刚入职场没多久,和很多新人一样,用非黑即白的视角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自然会有很多解不开的疙瘩。

她最大的疑问就在于,她看不惯的秋姐,为什么就如此备受器重?

说到这里,我顺着木子的话问道:“你说说看,你讨厌的秋姐都做过了什么让你看不惯的事情?”

木子想了想,和我说了一件事。

2

木子说有一次,销售部的李哥来财务部找秋姐报销,发票有些不规范,秋姐看完很是恼怒,对李哥说——

“看看你,怎么每次报销总有不规范的单据呢?”

“都干了这么多年了,怎么总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呢?”

“你是不是心存侥幸,觉得我们有同学情分,就想让对你不规范的报销行为视而不见,我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在制度下所有人一视同仁的!”

秋姐说完,李哥懵了,木子也懵了,大家都觉得秋姐实在是太过于较真,毕竟李哥也不是想占公司的便宜,小题大做了。

但是,经过这次秋姐劈头劈脸的一顿,李哥的报销规范了很多。

这件事情转眼就在公司传开了,从此,秋姐在公司声名显赫,“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口碑很快流传开来。

至于职场之路,更是扶摇直上,从一名普通的出纳,到提拔为公司第一会计,直到最后更是成为了部门主管,短短两年间,就实现了职业的三级跳。

“老黄,你说为什么职场中类似秋姐这样的人,反而能吃得开呢?”木子不解地问。

3

这恐怕是很多初入职场的新人甚至部分职场老人的共同困惑,在他们看来,这些人能力不出众,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非常的油滑。

事实上,随着职场经验的丰富,你会发现真正厉害的职场高人内心都有自己一把称,该做什么如何做,心中历历分明。

比如,作为一个管理者,发现新员工做事做不好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将这个机会分给其他人做,但如果这样做了,这个新员工就会丧失成长机会,所以,为了促进他把这件事做好,领导往往会表现出家长的特质,那就是严厉批评。

但为何一个职场新人被领导说了一顿之后会觉得委屈呢?

那是因为职场新人对于角色的认知过于单一,在职场里完全本色演出,误把领导对他职场角色的要求当做是对他个人的评判,这就感觉受不了了,就成了传说中的玻璃心。

反思一下,又何尝不是?

职场是很残酷,一个人要想有所成长,那就必然会承受到许许多多的委屈,忍住并且战胜,才能真正的在职场走得更远。

4

回到木子的故事上来,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秋姐的言行表现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她深知一份职业身份需要去做什么——

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候,扮演合适的角色。

而新进的职场人,往往混淆了职业角色与生活角色,并且简单粗暴地将秋姐这般擅长职业角色扮演的人定义为两面三刀,说实在的,太幼稚。

什么是职场?

那就是不论你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人,一旦踏进了职场,就得遵循这座名利场中的游戏规则,它不是一清二白的,也不可能一清二白。

诚如张伯风所说的那样:职场上,请做一个可靠但不透明的人。

这不是教你口是心非,也不是教你两面三刀,而是让你懂得职场上的游戏规则,唯有把握了它,才能有利于你在职场上的成长与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残酷、直戳人心,带你看透最真实的“职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