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读书笔记

      于我而言,本书可以夺得豆瓣2018年度图书榜单的一见钟情奖;我还碰巧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见证了它的电子版的从无到有,算得上是非常幸运了。它的背景——2011年法国18岁少女惨遭强奸碎尸的恶劣案件,与作者对此的独特态度——“她并不是生来就注定要成为受害者、头条新闻的标题,或是总统的一次演说主题”,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毕竟剖析恶劣案件的非虚构类书籍少,能在此基础上还原真实而非局限在案件里的受害人更少。

      本书主角蕾蒂西娅本该在2011年迎接她曼妙的18岁芳华,却以极其惨痛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作者的书写,我看到这类新闻只会惋惜女孩消逝的生命和怒骂毫无人性的作案者,若记性好可能会关注下一年乃至更久之后的审判结果,但那时早已没了开始的义愤填膺——这就是“新闻”,蕾蒂西娅们只是受害者,可他们并不是生来为了成为悲剧,又是什么给他们带来噩运?

      正是这本书让我重新关注起家庭,尤其是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蕾蒂西娅和她的双胞胎姐姐杰西卡出生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家庭中:父亲弗兰克·佩雷酗酒而且性格多变,强奸或暴打她们的母亲;母亲西尔维娅·拉尔歇因此性格畏缩神经衰弱,处在弱势一方却也因个人经历与精神问题责怪自己的女儿,其中沉默的蕾蒂西娅成为了双胞胎中的负面承担人。因父亲工作不稳定且有暴力前科,母亲入住精神病院,她们的双亲都失去了监护人资格,于是她们接受社会救助并最终被帕特龙一家领养。令人震惊的是,帕特龙在蕾蒂西娅案后被以强奸罪名起诉,受害人之一就是杰西卡。

      听起来,以家人身份出现在双胞胎世界里的几个人都罪不可赦,但得益于作者对双胞胎生活细节的关注,我才明白人是多么复杂的生物。弗兰克性情多变也有前科,但他仍然爱他的女儿们,他会努力工作,但工作不稳定且时间长,工作期间年幼抱团在家的双胞胎姐妹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西尔维娅余生要在精神病院中度过,见女儿的时候总会挑错甚至忽然爽约,但她仍坚持要去蕾蒂西娅的墓地去看望她。帕特龙有强奸少女的多次经历,还有强烈的控制欲,但他和夫人也为双胞胎姐妹准备了很多活动与庆贺,让她们逐渐融入家庭生活。双胞胎因害怕生父偶尔的反常不敢与他生活在一起,却仍坚持与他保持联系,生母也是如此;杰西卡遭受性侵,却也还是承认在帕特龙家获得的温暖与善意。人不是绝对的只有善与恶,而遭遇过不良境遇的人似乎更不容易抵抗恶,甚至为了保留难得的善继续忍受恶。这也许就解释了一些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一次次原谅施害者的“不理智”行为。

      那施害者梅隆呢?他的家庭与蕾蒂西娅的类似,遭遇生父的暴力、抛弃、父母离异等一系列事件,他变得暴躁又具有攻击性。不是每一个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成长轨迹,但梅隆性格的形成必然与家庭背景脱不开关系。梅隆和蕾蒂西娅其实某种程度上是相似家庭背景里成长的不同轨迹的个体,最终后者被前者残害了。社会是否为改善这种情况采取措施呢?有的,双胞胎姐妹正是因为儿童救助组织才进入帕特龙家,收获了“正常”的人生,也造成了生父母与养父母的割裂。作者批判了法国这种社会救助工作,对于是否需要政府插手救助的问题上,我的回答是“需要的”;至于救助的结果,在我看来他们已经做得不错了,也想不出更好的救助方式。只要社会存在这样的阶级,也就必然会存在面临这些问题的儿童与家庭。

       书里另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点是社会新闻的政治意义。在我看来,从恶劣案件到政治家关注到引导法律完善整个流程实在是太熟悉了,于是我们习以为常,但这背后是否有政治利用呢?我不像作者那般对萨科齐(当时的法国总统)的行为充满不满,但也从中明白必须学会观察事件受到关注后被引导的方向。本案的初始方向是先寻找一个责任承担人,那就是“释放了累犯”的司法体系,毕竟他们没有按规程对梅隆进行回访;于是法院开始罢工(推迟非紧急案件的审理),因为他们无法按规程操作,根本原因是人手严重不足,而连年的预算控制与制度才应该是“罪魁祸首”。最终,法国终于认识到对放归社会的罪犯融入社会观察的重大意义,也终于增加了相关岗位人员。整个流程走到了尽头,但真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吗?受害人和施害人的家庭问题是否可以有所改善呢?如果当时这个流程在某个步骤就终止了,那是不是案子就只剩下政治利用了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整体来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多的思考,但它的不足也很明显。在还原蕾蒂西娅原本生活的时候,作者反反复复地将同样的内容讲了很多遍,我甚至能说,如果删掉这些重复内容,本书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篇幅。它的冗长与重复是最大的缺陷,但还是很感激它为我带了的新的观点。

      2019年1月

      读 伊凡·雅布隆卡《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