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到用户研究就以为是用户调研,就是在马路边随便抓路人进行访问,做个问卷调查或者打个电话进行一下电话咨询问几个问题。直到看到了《以用户为中心》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用户研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像我们日常工作也经常会需要做用户调研,例如卖一个产品要研究一下目标人群的用户画像分析,例如我们做需求分析的时候也要研究一下这个需求怎么来的、对方的深层的想法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
说了那么多那么到底用户研究是什么呢?在书里面是这样定义的:用户研究只聚焦于需求者、产品业务属性及用户环境,通过研究需求者的感知、认知、决策和行为发现需求的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并通过满足需求实现,价值创造,最终使企业效益增长。
通过用户研究的这个定义内容,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4321。
用户研究的4,就是需求者的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感知,我们可以理解像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的内容,我们的耳朵能够听到的内容,就是我们接受外部环境的东西,怎么样才可以让别人真正接收到我们想传递的信息,这就是用户研究需要深入的领域。
同样的信息被接收到之后,人们是怎么样去认识和理解这些信息的呢?这就是认知。
向用户销售一个产品的时候是哪一些因素影响了人们的决策,他为什么会买或者不买,他是经过哪些深思熟虑,最终可以得出最优的决策呢,这些就是用户研究要了解的人们的决策过程。
最后还有就是行动,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最终行为的体现。被刺激之后,他会做什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人们的行动,是什么又使人们去进行这一个行动,这些都是用户研究需要知道的。通过理解这一些行动怎么产生知道行动的局限在哪里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影响用户的行动。
用户研究的3,指的就是用户研究的三个维度,需求者自身、产品业务属性以及用户环境。
就像我们进行物联网的研究中,经常会讲到的人物场,我觉得也是与用户研究的这三者是一一对应的,包括线下大卖场的研究会研究人货场也是对应着这样的一个研究框架去展开的,而这三个维度经常对应的三个问题就是用户是谁、在什么场景下使用、提供的差异化的产品服务是什么,正好就是这三个维度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满足需求的最小可用世界。
我们做产品,无论是什么产品,都会常常思考我们的产品要做成什么呢,怎样才可以打造一款爆款产品呢?也离不开这三个问题。
用户研究的2:要洞察两个方面—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驱动因素,就是人们未被满足,但是又希望得到满足的需求。阻碍因素就是指人们获得需求的障碍。
你很想买一样东西,但是,你又一直迟迟不下手,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什么问题导致你这样?例如,你很喜欢吃糖,但是又怕吃多了会胖,随着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零卡零脂肪含量的糖。这样你就会很放心地去买来吃,这就是洞察到用户的驱动因素跟阻碍因素。
在研究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的同时,还可以反向思考,找到那些不具备驱动的因素,就可以把这些因素剔除掉,降低产品的成本跟价格。
像我们现在发现很多快剪的小店,就只剪头发没有洗头没有烫发没有要染发等等增值服务,因为很多用户他就只想剪头发,根本不需要其他服务,那就可以通过快剪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少了那些烫发染发这些服务,店家可以缩小店面面积、少购买采购各种各样的染发剂、烫发机等等,节约了很多的成本。
最后就是用户研究的1——最终目的:满足需求创造价值,实现企业增长。
企业为什么需要用户研究说白了就是赚更多的钱。那怎么样可以赚更多的钱呢,那就要有用户购买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怎么样才可以让用户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呢?那就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隐含着的一个前提,就是谁来定义企业是否为用户创造了价值,或者满足了用户需求?
很显然,从头到尾说的内容都离不开用户,所以用户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了解用户认为什么东西对他来说是有价值的,这才是企业需要用户研究的最根本的原因。
以上说了这么多内容,不知道你对用户研究的认识是否更全面更深刻了?有没有觉得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市面上多了一些我们看着好像不太理解但是又存在着的产品,他们都不是平白无故地产生的,是背后有着一整个框架体系去研究出来了。
而这些内容,也只是《以用户为中心》这本书的第一章内容而已。可见这本书为了讲透讲深什么是用户研究,是真的花了很多的心思,有理论有实例去支撑,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们从底层逻辑、系统方法论,再结合实战技巧,全面地学会如何进行用户研究。希望你不仅了解到什么是用户研究,更能让你成为一位用户洞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