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冯氏喜剧

因为一些影评人对《私人订制》的批评,前些天冯小刚在网上大骂影评人。这其实有些让人莫名其妙,因为《私人订制》可以赚到足够的钱,口碑不会很好也应该在冯 小刚自己的预测之中,连他本人也说了“《私人订制》不是认真拍的电影,是为了还华谊在《一九四二》里欠下的人情”,“我给这部电影的完整性打5分,娱乐性 打6分,批判性打9分”,既然如此却又对批评大发雷霆,一副老子这么吊为什么你们还不买账影评人都是傻子的架势,确实很难理解。

由上回的舒淇事件之后,冯小刚选择站在大部分网友的对立面。我对这些事情基本没有兴趣,也知道冯在网上说话向来是这种自负的腔调,愤怒而粗鲁,不像一个拍喜剧片的人。但谁又知道冯小刚是不是真的爱拍这些喜剧呢,也许他的电影理念根本就不是这样。他说“一九四二是他最认真最想拍的电影。”一九四二没有得到票房成功,口碑也算不上特别好,自己花了心血的电影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响,大概这就是他近年来最挫败的地方吧。

但我还是非常喜欢他以前的电影,前段时间回顾了一下,自己喜欢的大概是《大腕》,《天下无贼》,《没完没了》这三部,排名分先后。看到他现在这样在网上的大炮架势,心里也颇不以为然。因为没有机会去看《私人订制》,没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间就想回顾一下这些喜欢的电影,怀念一下以前的冯氏喜剧吧。

《大腕》
这是一部非常妙的电影,而且越是隔了几年去看,越是觉得有些神作的感觉。葬礼办成喜剧这个颠覆性的设定,给电影添加了众多笑料。冯小刚和葛优擅长的这种冷幽默,不是像香港电影里那样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而是演员本身的不动声色和故事的夸张喜剧形成的反差。葛大爷那一本正经的表情再配上那些搞笑的桥段,几乎是战无不胜的组合了。对社会的反讽更是《大腕》的重点。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片尾经典的精神病人那段也是神奇得接近预言,而可笑的是在那时候被视为笑话和神经病的“房价4千美金”,在如今的北京能买到几环呢?事实的夸张永远能胜过电影啊。片中作为“导演”的角色泰勒,也许就是冯本人的理想化理念,对于 电影,他也不想止于搞笑和讽刺而终结,不想自己身上带着的永远是冯氏喜剧的标签。在之后的题材里,他也特意选择了和《大腕》以及之前的电影都不一样的路: 《夜宴》《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这些电影有的失败,有的成功,而我基本也没有好好去看这些电影。而最后一部贴着“京式幽默冯氏喜剧”标签 的电影,我认为就是《大腕》了。

《天下无贼》
脱离“京式幽默”之后的冯小刚,在《天下无贼》里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尝试。这部电影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以说在那几年基本没有多少中国人没看过这部影片。 在电视各个电影频道里长年累月的播放,每回都能吸引观众看上一遍又一遍。《天下无贼》用一些喜剧的段子作为外壳,而内在却是个地道的悲剧。长途火车和窃 贼,这是很多中国人都熟悉的场景,只不过我们只在乘客的视角知道这些。这部电影里,主角们都是贼,我们才知道,在“贼”这个标签下,仍旧是“人”。人性的抉择是许多电影探讨的主题,而在《天下无贼》那个感人至深的结尾里,导演给了人们一个悲伤又仍有希望的结局。杨坤那时候也还不是好声音里32场演唱会的逗比,伴随着《那一天》的旋律和他特有的嗓音,让整部剧达到了一种情感喷泉的效果。王宝强,葛大爷,刘德华,刘若英,李冰冰在这部电影里面的表演也都很优秀。范伟扮演的抢劫犯更是经典桥段,也给了这部不那么轻松的电影一些幽默时刻。

《没完没了》
早期中规中矩的一部冯氏喜剧。也是在我来到北京工作之后,才发现这部电影里浓郁的北京味。那些说话的腔调,各种地名,都是地道的北京感觉。这部电影是演员傅彪的代表作,他和葛优的这个组合,从很多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就乐的我不行。葛优恶整傅彪的那些桥段太经典了。张涵予在片中演了一个龙套,《大腕》里张涵予也是龙套,看来也是多年摸爬滚打,才混到如今的地位。这部电影我爸爸也很喜欢,我有很深刻的印象,在上初中的时候和他一块看,嘿嘿的笑。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有一些感情吧。片尾说,21世纪来了,好日子来了,与其说是取巧献媚,我更愿意相信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和希望,因为在这样的一部温情结局的电影里,这样的情节才是必然的吧。


和冯小刚同一代的其他导演比如张艺谋和陈凯歌,电影方面其实都不如冯小刚的影响大。老谋子拍商业片后就太重形式和排场,不太考虑可看性。陈凯歌有《霸王别姬》这个一早的巅峰,也至今没有再达到当年的高度。冯小刚却多年如一日的持续拍出脍炙人口的电影,其实也很难得了。也许在《一九四二》之后,他心态有了很 多改变,也许是人老了,也许是别的原因,但我很不愿意看到现在这个在网上只顾自己说得痛快的冯小刚,就像是整天喝多了酒,莫名其妙说着一些醉醺醺的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年的冯氏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