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是人的组织

我们也知道,一般小公司的创始团队叫3F团队,Family、Friend、Fool,家人、朋友、傻子。因为创业起步阶段是最艰难的时候,如果不是家人,不是朋友,只有傻子才跟你干。

只靠能力匹配靠不住,要知道,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几个人的小团队相当于是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很近,都对其他所有人影响巨大。

这时你招募一个人,绝不能仅仅关注能力的匹配和薪水条件。这不是你花钱买进执行力来解决问题,而是你应该看到这个人,问自己:我想要一个这样的家人吗?我愿意和这个人长期相处面对变化吗?

几十个人的部落和家庭的区别,是部落得打仗,要主动出击获得猎物才能生存。

家庭阶段的特点是资源不多,基本靠老板干活养全家,一切服务于老板的战斗力,所有事情都可以有弹性。

部落阶段为了打仗,CEO要组织进攻,需要设计刚性的原则,需要做利益设计,需要利益一致,更多能打的人参与进来。

而这个时候,白天出去打猎讲原则,晚上围炉夜话还是要处关系。有了关系,每一个人都被当人对待,军心才可能齐。这个阶段,老板做到视人如人也不难。

而到了几百人规模的村庄阶段,大部分企业其实都可能停留在这个阶段上,难以再向上生长了。

为什么呢?因为有几个困难。

第一,再勤劳的老村长,也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一个村子的人。老村长得传帮带,教会一批年轻人,各自种好自己的田。而且看到年轻人干得不行,不如自己,也不能撸胳膊自己上。

第二,老村长得经常想,怎么才能激励组织。大家既要分工协作,要激励先进,也要共享收成。

第三,还要再找机会,怎么开一块新的田。以前我们种苹果,现在我们能不能种西瓜。

这个时候,组织开始有了分工,分成各种小任务群体和小利益群体。大家彼此协作,也有资源冲突。每个人都不可能认识所有人。

在这个阶段,小团体间还可以做到彼此视人如人,甚至有至情至性。但就整个组织而言,一部分人是靠共同利益,更多的人需要依靠共同规则。

从几个人的家庭,到上百人的村落,以创始人的特性为中心,大家就会形成共同的习惯。在一次次征战的胜负里,新人不断进入,老人不断离开,组织一圈一圈扩大,留下来的人就会养成某种一致性,这就是文化。

离开创始人的特性谈企业文化,毫无意义。因为一个企业,会由什么人组成,大家说什么不说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其实都源于这个创始人的好恶、荣辱观和安全感。

到了城市阶段,企业里有几千人了,也有几百个小团队、小家庭。老村长考虑发展,是用肉眼观察机会,琢磨在哪再开一块新地,安排一个小伙子种点新庄稼。而市长考虑发展则是建设基础设施,建立秩序,用基础设施,为整个城市提速,为千万人赋能。

比如字节跳动的OKR、美团的智慧大脑、麦当劳的BI系统。有了这些基础设施,一家公司才能脱离老村长带头干活的原始阶段,用数据来洞察机会,用系统为人才赋能,用中台来放大战果,进入规模化的增长。

而到上万人以上的企业,我们类比为国家的级别。这个阶段组织的要点是战略,战略!文化,文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组织是人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