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说的 CPU 上下文切换是什么意思?

本文是通过学习倪朋飞老师的《Linux性能优化实战》:经常说的 CPU 上下文切换是什么意思

CPU 上下文切换

  • 什么是CPU上下文切换
  • 进程上下文切换
  • 线程上下文切换
  • 中断上下文切换
  • 怎么查看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 案例分析
  • 总结

什么是CPU上下文切换

Linux 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它支持远大于 CPU 数量的任务同时运行。当 然,这些任务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在同时运行,而是因为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 CPU 轮流 分配给它们,造成多任务同时运行的错觉。

而在每个任务运行前,CPU 都需要知道任务从哪里加载、又从哪里开始运行,也就是说, 需要系统事先帮它设置好 CPU 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

CPU 寄存器,是 CPU 内置的容量小、但速度极快的内存。而程序计数器,则是用来存储 CPU 正在执行的指令位置、或者即将执行的下一条指令位置。它们都是 CPU 在运行任何 任务前,必须的依赖环境,因此也被叫做 CPU 上下文
经常说的 CPU 上下文切换是什么意思?_第1张图片

知道了什么是 CPU 上下文,就很容易理解 CPU 上下文切换。CPU 上下文切换,就是先把前一个任务的 CPU 上下文(也就是 CPU 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保存起来,然后加载新任务的上下文到这些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最后再跳转到程序计数器所指的新位置, 运行新任务。

而这些保存下来的上下文,会存储在系统内核中,并在任务重新调度执行时再次加载进来。这样就能保证任务原来的状态不受影响,让任务看起来还是连续运行。

也许我们会认为,CPU 上下文切换无非就是更新了 CPU 寄存器的值嘛,但这些寄存器,本身就是为了快速运行任务而设计的,为什么会影响系统的 CPU 性能呢?

那么我们是否想过,操作系统管理的这些“任务”到底是什么呢?

也许我们认为,任务就是进程,或者说任务就是线程。是的,进程和线程正是最常见的任务。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任务呢?

但是不要忘了,硬件通过触发信号,会导致中断处理程序的调用,也是一种常见的任务。

所以,根据任务的不同,CPU 的上下文切换就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场景,也就是进程上下文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以及中断上下文切换

进程上下文切换

Linux 按照特权等级,把进程的运行空间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分别对应着下图中, CPU 特权等级的 Ring 0 和 Ring 3。

  • 内核空间(Ring 0)具有最高权限,可以直接访问所有资源;
  • 用户空间(Ring 3)只能访问受限资源,不能直接访问内存等硬件设备,必须通过系统 调用陷入到内核中,才能访问这些特权资源。
    经常说的 CPU 上下文切换是什么意思?_第2张图片

换个角度看,也就是说,进程既可以在用户空间运行,又可以在内核空间中运行。进程在用户空间运行时,被称为进程的用户态,而陷入内核空间的时候,被称为进程的内核态。

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变,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比如,当我们查看文件内容时,就需要多次系统调用来完成:首先调用 open() 打开文件,然后调用 read() 读取文件内容, 并调用 write() 将内容写到标准输出,最后再调用 close() 关闭文件。

那么,系统调用的过程有没有发生 CPU 上下文的切换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CPU 寄存器里原来用户态的指令位置,需要先保存起来。接着,为了执行内核态代码, CPU 寄存器需要更新为内核态指令的新位置。最后才是跳转到内核态运行内核任务。

而系统调用结束后,CPU 寄存器需要恢复原来保存的用户态,然后再切换到用户空间,继 续运行进程。所以,一次系统调用的过程,其实是发生了两次 CPU 上下文切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系统调用过程中,并不会涉及到虚拟内存等进程用户态的资源,也不会切换进程。这跟我们通常所说的进程上下文切换是不一样的:

  • 进程上下文切换,是指从一个进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运行。
  • 而系统调用过程中一直是同一个进程在运行。

所以,系统调用过程通常称为特权模式切换,而不是上下文切换。但实际上,系统调用过程中,CPU 的上下文切换还是无法避免的。

那么,进程上下文切换跟系统调用又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进程是由内核来管理和调度的,进程的切换只能发生在内核态。所以,进程的上下文不仅包括了虚拟内存、栈、全局变量等用户空间的资源,还包括了内核堆栈、寄存器等内核空间的状态。
因此,进程的上下文切换就比系统调用时多了一步:在保存当前进程的内核状态和 CPU 寄存器之前,需要先把该进程的虚拟内存、栈等保存下来;而加载了下一进程的内核态后,还需要刷新进程的虚拟内存和用户栈。
如下图所示,保存上下文和恢复上下文的过程并不是“免费”的,需要内核在 CPU 上运行 才能完成。
经常说的 CPU 上下文切换是什么意思?_第3张图片

根据 Tsuna 的测试报告,每次上下文切换都需要几十纳秒到数微秒的 CPU 时间。这个时间还是相当可观的,特别是在进程上下文切换次数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 CPU 将大量时间耗费在寄存器、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资源的保存和恢复上,进而大大缩短了真正运行进程的时间。这也正是导致平均负载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 Linux 通过 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来管理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当虚拟内存更新后,TLB 也需要刷新,内存的访问也会随之变慢。 特别是在多处理器系统上,缓存是被多个处理器共享的,刷新缓存不仅会影响当前处理器的进程,还会影响共享缓存的其他处理器的进程。

显然,进程切换时才需要切换上下文,换句话说,只有在进程调度的时候,才需要切换上 下文。Linux 为每个 CPU 都维护了一个就绪队列,将活跃进程(即正在运行和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按照优先级和等待 CPU 的时间排序,然后选择最需要 CPU 的进程,也就是优先级最高和等待 CPU 时间最长的进程来运行。
那么,进程在什么时候才会被调度到 CPU 上运行呢?
最容易想到的一个时机,就是进程执行完终止了,它之前使用的 CPU 会释放出来,这个时 候再从就绪队列里,拿一个新的进程过来运行。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场景,也会触发进程调度,在这里我们逐个梳理下。

  1. 为了保证所有进程可以得到公平调度,CPU 时间被划分为一段段的时间片,这些时间片再被轮流分配给各个进程。这样,当某个进程的时间片耗尽了,就会被系统挂起,切换到其它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运行。
  2. 进程在系统资源不足(比如内存不足)时,要等到资源满足后才可以运行,这个时候进程也会被挂起,并由系统调度其他进程运行。
  3. 当进程通过睡眠函数 sleep 这样的方法将自己主动挂起时,自然也会重新调度。
  4. 当有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运行时,为了保证高优先级进程的运行,当前进程会被挂起,由高优先级进程来运行。
  5. 发生硬件中断时,CPU 上的进程会被中断挂起,转而执行内核中的中断服务程序。

了解这几个场景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一旦出现上下文切换的性能问题,它们就是幕后凶手。

线程上下文切换

线程与进程最大的区别在于,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而进程则是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说白了,所谓内核中的任务调度,实际上的调度对象是线程;而进程只是给线程提供了虚 拟内存、全局变量等资源。所以,对于线程和进程,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 当进程只有一个线程时,可以认为进程就等于线程
  • 当进程拥有多个线程时,这些线程会共享相同的虚拟内存和全局变量等资源。这些资源在上下文切换时是不需要修改的。
  • 另外,线程也有自己的私有数据,比如栈和寄存器等,这些在上下文切换时也是需要保存的。

这样的话,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其实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不同进程。此时,因为资源不共享,所以切换过程就跟进程上下文切换是一样。
  2.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同一个进程。此时,因为虚拟内存是共享的,所以在切换时,虚拟内存这些资源就保持不动,只需要切换线程的私有数据、寄存器等不共享的数据。

到此我们就发现了,虽然同为上下文切换,但同进程内的线程切换,要比多进程间的切换消耗更少的资源,而这,也正是多线程代替多进程的一个优势。

中断上下文切换

为了快速响应硬件的事件,中断处理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转而调用中断处理程序,响应设备事件。而在打断其他进程时,就需要将进程当前的状态保存下来,这样在中断结束后,进程仍然可以从原来的状态恢复运行。

跟进程上下文不同,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涉及到进程的用户态。所以,即便中断过程打断了一个正处在用户态的进程,也不需要保存和恢复这个进程的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用户态资源。中断上下文,其实只包括内核态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所必需的状态,包括 CPU 寄存器、内核堆栈、硬件中断参数等。

对同一个 CPU 来说,中断处理比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级,所以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会与进程上下文切换同时发生。同样道理,由于中断会打断正常进程的调度和执行,所以大部分中断处理程序都短小精悍,以便尽可能快的执行结束。

另外,跟进程上下文切换一样,中断上下文切换也需要消耗 CPU,切换次数过多也会耗费大量的CPU,甚至严重降低系统的整体性能。所以,当发现中断次数过多时,就需要注意去排查它是否会给你的系统带来严重的性能问题。

怎么查看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通过上面我们知道,过多的上下文切换,会把 CPU 时间消耗在寄存器、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数据的保存和恢复上,缩短进程真正运行的时间,成了系统性能大幅下降的一个元凶。

既然上下文切换对系统性能影响那么大,那到底要怎么查看上下文切换呢?我们可以使用vmstat 这个工具,来查询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vmstat 是一个常用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主要用来分析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也常用来分 析 CPU 上下文切换和中断的次数。
例如,下面就是一个 vmstat 的使用示例:

[root@ ~]# vmstat 5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2  0 101120 2083104   1044 692872    0    0     0     0 37327 57872  3  8 89  0  0

需要特别关注的四列内容:

  • cs(context switch)是每秒上下文切换的次数
  • in(interrupt)则是每秒中断的次数
  • r(Running or Runnable)是就绪队列的长度,也就是正在运行和等待 CPU 的进程 数
  • b(Blocked)则是处于不可中断睡眠状态的进程数
    可以看到,这个例子中的上下文切换次数 cs 是 57872 次,系统中断次数 in 则是 37327 次,而就绪队列长度 r是2此, 不可中断状态进程数 b 是0。

vmstat 只给出了系统总体的上下文切换情况,要想查看每个进程的详细情况,就需要使用 pidstat 了。给它加上 -w 选项,你就可以查看每个进程上下文切换的情况了。

pidstat -w 5
19时40分33秒   UID       PID   cswch/s nvcswch/s  Command
19时40分38秒     0         9      1.00      0.00  ksoftirqd/0
19时40分38秒     0        10     30.94      0.00  rcu_sched

这个结果中有两列内容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一个是 cswch ,表示每秒自愿上下文切换 (voluntary context switches)的次数,另一个则是 nvcswch ,表示每秒非自愿上下文 切换(non voluntary context switches)的次数。

这两个概念一定要牢牢记住,因为它们意味着不同的性能问题:

  • 所谓自愿上下文切换,是指进程无法获取所需资源,导致的上下文切换。比如说, I/O、内存等系统资源不足时,就会发生自愿上下文切换。
  • 非自愿上下文切换,则是指进程由于时间片已到等原因,被系统强制调度,进而发生的上下文切换。比如说,大量进程都在争抢 CPU 时,就容易发生非自愿上下文切换。

案例分析

我们使用 sysbench 来模拟系统多线程调度切换的情况
sysbench 是一个多线程的基准测试工具,一般用来评估不同系统参数下的数据库负载情 况。当然,在这次案例中,我们只把它当成一个异常进程来看,作用是模拟上下文切换过 多的问题。

预先安装 sysbench 和 sysstat 包,如:yum install sysbench sysstat

正式操作开始前,你需要打开三个终端,登录到同一台 Linux 机器中,并安装好上面提到的两个软件包

首先,在第一个终端里运行 sysbench ,模拟系统多线程调度的瓶颈:

以 100 个线程运行 5 分钟的基准测试,模拟多线程切换的问题
sysbench --threads=100 --max-time=300 threads run

接着,在第二个终端运行 vmstat ,观察上下文切换情况:

# 每隔 1 秒输出 1 组数据
 vmstat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15  0 100608 1993144   1044 767932    0    0     0     0 16254 1700980 27 72  1  0  0
15  0 100608 1994972   1044 767932    0    0     0     0 16046 1689235 26 72  1  0  0

应该可以发现,cs 列的上下文切换次数从之前的 1 骤然上升到了 160 万。同时,注意 观察其他几个指标:

  • r 列:就绪队列的长度已经到了 15,远远超过了系统 CPU 的个数 4,所以肯定会有大量 的 CPU 竞争。
  • us(user)和 sy(system)列:这两列的 CPU 使用率加起来上升到了 98%,其中系统 CPU 使用率,也就是 sy 列高达 72%,说明 CPU 主要是被内核占用了。
  • in 列:中断次数也上升到了 1.6万左右,说明中断处理也是个潜在的问题。

综合这几个指标,我们可以知道,系统的就绪队列过长,也就是正在运行和等待 CPU 的进 程数过多,导致了大量的上下文切换,而上下文切换又导致了系统 CPU 的占用率升高。

那么到底是什么进程导致了这些问题呢?
继续分析,在第三个终端再用 pidstat 来看一下, CPU 和进程上下文切换的情况:

# 每隔 1 秒输出 1 组数据
# -w 参数表示输出进程切换指标,而 -u 参数则表示输出 CPU 使用指标
pidstat -w -u 1
11时10分37秒   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wait    %CPU   CPU  Command
11时10分38秒     0      4308    0.00   14.85    0.00    0.00   14.85     3  imsocket
11时10分38秒     0     22479   98.02  258.42    0.00    0.00  356.44     1  sysbench
11时10分38秒     0     22597    0.00    0.99    0.00    0.00    0.99     0  pidstat
11时10分38秒  1000     22598   13.86    0.99    0.00    2.97   14.85     3  php
11时10分38秒     0     27695    0.99    0.00    0.00    0.00    0.99     3  nsqd
11时10分38秒     0     31162    0.99    0.00    0.00    0.00    0.99     0  AliYunDun

11时10分37秒   UID       PID   cswch/s nvcswch/s  Command
11时10分38秒     0         1      0.99      0.00  systemd
11时10分38秒     0         9      5.94      0.00  ksoftirqd/0
11时10分38秒     0        10     73.27      0.00  rcu_sched
11时10分38秒     0        12      0.99      0.00  watchdog/0
11时10分38秒     0        15      0.99      0.00  watchdog/1
11时10分38秒     0        21      0.99      0.00  watchdog/2
11时10分38秒     0        23      0.99      0.00  ksoftirqd/2
11时10分38秒     0        27      0.99      0.00  watchdog/3
11时10分38秒     0        29      0.99      0.00  ksoftirqd/3
11时10分38秒     0       510     19.80      0.00  xfsaild/vda1
11时10分38秒     0       860     80.20      0.00  rngd
11时10分38秒  1000     22598     12.87     95.05  php

从 pidstat 的输出你可以发现,CPU 使用率的升高果然是 sysbench 导致的,它的 CPU 使用率已经达到了 356.44%。但上下文切换则是来自其他进程,包括非自愿上下文切换频率 最高的 php ,以及自愿上下文切换频率最高的内核线程 rngd和rcu_sched。

仔细观察发现一件怪异的事情:pidstat 输出的上下文切换次数,加起来也就几百,比 vmstat 的 160 万明显小了太多。这是怎么回事呢?难度是工具有问题吗?

是这样的,Linux调度的基本单位实际上是线程,而我们的场景sysbench模拟的也是线程调度的问题,但是pidstat默认显示进程的指标数据,需要加上-t参数后才会输入线程的指标

# 每隔 1 秒输出一组数据
# -wt 参数表示输出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指标
 pidstat -wt -u 1
11时27分25秒    UID       TGID    TID    cswch/s  nvcswch/s  Command
11时27分27秒     0         -     22810    9.62     0.00      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10   5133.01  13385.44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11   5765.05  14159.22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12   3322.33   9100.97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13   3638.83   5745.63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14   4267.96   6135.92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15   3761.17  13850.49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16   3739.81  24042.72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17   6231.07   6082.52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18   4959.22   4877.67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19   4732.04   9677.67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20   4394.17  13942.72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21   5336.89  18359.22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22   4558.25  16187.38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23   4630.10  10612.62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24   4602.91  12770.87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25   3674.76  11250.49  |__sysbench
11时27分27秒     0         -     22826   5240.78  10682.52  |__sysbench

现在我们就看到了,虽然sysbench 进程(也就是主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次数看起来并不 多,但它的子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次数却有很多。看来,上下文切换罪魁祸首,还是过多的 sysbench 线程。

我们已经找到了上下文切换次数增多的根源,那是不是到这儿就可以结束了呢?当然不是,除了上下文切换频临骤然升高,还有一个指标也有很大的变化。那就是中断次数,从vmstat中看到in(中断次数)也上升到了1.6万,但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中断上升了,目前还不清楚。
既然是中断,那么它只发生在内核态,而pidstat只是一个进程的性能分析工具,并不提供任何关于中断的详细,怎样才能知道中断发生的类型呢?那就是从**/proc/interrupts文件中读取**。/proc 实际上是 Linux 的一个虚拟文件系统,用于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之间的通信/proc/interrupts 就是这种通信机制的一部分,提供了一个只读的中断使用情况
运行以下命令,观察中断的变化情况:

# -d 参数表示高亮显示变化的区域
watch -d cat /proc/interrupts
	   CPU0       CPU1	     CPU2       CPU3
...
LOC: 3051939632 3326136817 3001574423 3585112863   Local timer interrupts
....
RES: 4236013623 2331541043 2033964430  848722876   Rescheduling interrupts
...

观察一段时间,可以发现,变化速度最快的是重调度中断(RES)和(LOC),这个中断类型表示,唤醒空闲状态的 CPU 来调度新的任务运行。这是多处理器系统(SMP)中,调度器 用来分散任务到不同 CPU 的机制,通常也被称为处理器间中断(Inter-Processor Interrupts,IPI)。
那么,每秒上下文切换多少次才算正常呢?

这个数值其实取决于系统本身的 CPU 性能。在我看来,如果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次数比较稳定,那么从数百到一万以内,都应该算是正常的。但当上下文切换次数超过一万次,或者切换次数出现数量级的增长时,就很可能已经出现了性能问题。

这时,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切换的类型,再做具体分析。比方说:

  • 自愿上下文切换变多了,说明进程都在等待资源,有可能发生了 I/O 等其他问题;
  • 非自愿上下文切换变多了,说明进程都在被强制调度,也就是都在争抢 CPU,说明 CPU 的确成了瓶颈;
  • 中断次数变多了,说明 CPU 被中断处理程序占用,还需要通过查看 /proc/interrupts 文件来分析具体的中断类型。

总结

不管是哪种场景导致的上下文切换,我们都应该知道:

  1. CPU 上下文切换,是保证 Linux 系统正常工作的核心功能之一,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2. 但过多的上下文切换,会把 CPU 时间消耗在寄存器、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数据的保存和恢复上,从而缩短进程真正运行的时间,导致系统的整体性能大幅下降。
  3. 多任务竞争CPU,CPU变换任务的时候进行CPU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CPU执行任务有4种方式:进程、线程、或者硬件通过触发信号导致中断的调用。
  4. 当切换任务的时候,需要记录任务当前的状态和获取下一任务的信息和地址(指针),这就是上下文的内容。因此,上下文是指某一时间点CPU寄存器(CPU register)和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 广义上还包括内存中进程的虚拟地址映射信息.
  5. 上下文切换的过程:
    • 记录当前任务的上下文(即寄存器和计算器等所有的状态);
    • 找到新任务的上下文并加载;
    • 切换到新任务的程序计算器位置,恢复其任务。
  6. 根据任务的执行形式,相应的下上文切换,有进程上下文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以及中断上下文切换三类。
  7.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进程是资源分配和执行的基本单位;线程是任务调度和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没有资源,进程给指针提供虚拟内存、栈、变量等共享资源,而线程可以共享进程的资源。
  8. 进程上下文切换:是指从一个进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
    • 进程运行态为内核运行态和进程运行态。内核空间态资源包括内核的堆栈、寄存器等;用户空间态资源包括虚拟内存、栈、变量、正文、数据等

    • 系统调用(软中断)在内核态完成的,需要进行2次CPU上下文切换(用户空间–>内核空间–>用户空间),不涉及用户态资源,也不会切换进程。

    • 进程是由内核来管理和调度的,进程的切换只能发生在内核态。所以,进程的上下文不仅包括了用户空间的资源,也包括内核空间资源。

    • 进程的上下文切换过程:

      • 接收到切换信号,挂起进程,记录当前进程的虚拟内存、栈等资源存储;
      • 将这个进程在 CPU 中的上下文状态存储于起来;
      • 然后在内存中检索下一个进程的上下文;
      • 并将其加载到 CPU的寄存器中恢复;
      • 还需要刷新进程的虚拟内存和用户栈;
      • 最后跳转到程序计数器所指向的位置(即跳转到进程被中断时的代码行),以恢复该进程
    • 以下将会触发进程上下文切换的场景:

      • 根据调度策略,将CPU时间划片为对应的时间片,当时间片耗尽,当前进程必须挂起
      • 资源不足的,在获取到足够资源之前进程挂起。
      • 进程sleep挂起进程。
      • 高优先级进程导致当前进度挂起
      • 硬件中断,导致当前进程挂起
  9. 线程上下文切换:
    • 不是同一进程之间的线程上下文切换,其过程和进程上下文切换大致相同。
    • 进程内部的线程进上下文切换。不需要切换进程的用户资源,只需要切换线程私有的数据和寄存器等。这会比进程上下文进程切换消耗的资源少,所以多线程相比多进程的优势。
  10. 中断上下文切换
    快速响应硬件的事件,中断处理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同一CPU内,硬件中断优先级高于进程。切换过程类似于系统调用的时候,不涉及到用户运行态资源。但大量的中断上下文切换同样可能引发性能问题。

过多上下文切换会缩短进程运行时间

  • vmstat:分析内存使用情况、cpu上下文切换和中断的次数。cs每秒上下文切换的次数,in每秒中断的次数,r运行或等待cpu的进程数,b中断睡眠状态的进程数。
  • pidstat -w 5:查看每个进程详细情况。cswch(每秒自愿)上下文切换次数,如系统资源不足导致,nvcswch每秒非自愿上下文切换次数,如cpu时间片用完或高优先级线程

案例分析:

  • sysbench:多线程的基准测试工具,模拟context switch
  • watch -d cat /proc/interupts :查看另一个指标中断次数,在/proc/interupts中读取,发现重调度中断res变化速度最快
    总结:cswch过多说明资源IO问题,nvcswch过多说明调度争抢cpu过多,中断次数变多说明cpu被中断程序调用

登录到服务器,现在系统负载怎么样 。 高的话有三种情况,首先是cpu使用率 ,其次是io使用率 ,之后就是两者都高 。

  • cpu 使用率高,可能确实是使用率高, 也的可能实际处理不高而是进程太多切换上下文频繁 , 也可能是进程内线程的上下文切换频繁
  • io 使用率高 , 说明 io 请求比较大, 可能是 文件io 、 网络io 。
    工具 :
  • 系统负载 : uptime ( watch -d uptime)看三个阶段平均负载
  • 系统整体情况 : mpstat (mpstat -p ALL 3) 查看每个cpu当前的整体状况,可以重点看用户态、内核态、以及io等待三个参数
  • 系统整体的平均上下文切换情况 : vmstat (vmstat 3) 可以重点看 r (进行或等待进行的进程)、b
    (不可中断进程/io进程) 、in (中断次数) 、cs(上下文切换次数)
  • 查看详细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 pidstat (pidstat -w(进程切换指标)/-u(cpu使用指标)/-wt(线程上下文切换指标)) 注意看是自愿上下文切换、还是被动上下文切换
  • io使用情况 : iostat
    模拟场景工具 :
  • stress : 模拟进程 、 io
  • sysbench : 模拟线程数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