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青春,谈“大暑”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谈节气,不得不说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

  每年在七月二十二和二十三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称为大暑节气,在古市记载中,最炎热,也是防洪及抗旱的时节。

  在大暑中,因节气的原因,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有影响,我们要做到提前预备防暑降温的物品,也要帮助社区,乡里在防洪时段里,尽一份心力。

  在传统活动中,同样在"大暑"这节气里保存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彝族中的“火把节”,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将古老文化,得以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对于大暑时节,人们的衣着也有所改变,宋朝时,官员都有严格的衣服着装,因南方大暑难耐,因此,上奏祈求减少衣着。之后,在大暑时,一般在外都能看到简单的服饰。

  大暑被称为“苦暑”,也叫做“乐暑”,因在这时节,得以五谷滋润,有苦也有乐的感觉。

  在这时段,对于考研的学子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苦中求乐的感受,只有经历才能知道其中的滋味。

  谈到大暑,属于古时"三伏"中的中伏,有人说:大暑最能感受人与自然的体会,能有一种公益之心,在这时节里,得以发扬公共精神。

  暑假是发挥青年社会实践的好机会,在这个时节,大学生到乡镇,企业做调研,为社会做贡献,也为振兴乡村尽一份力。这提现当代青年有担当。

  走过大暑,过美好时节,珍惜时光,不负韶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青春,谈“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