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读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后

    (11.4写的一篇文章,现在转移过来)

    之前写过不少文章,有总结反思类的,有规划展望类的,有新闻报道类的,有抒情类的,有信函类的,甚至还尝试写过几次小说,但就某本专业著作写读后感或者心得收获还是为数不多的。老师说,经典得精读,需要做读书笔记,更需要有所思考。我也觉得,读研了不能再像本科时候一本书读完就读完了,既没有读书笔记,也没有感悟总结什么的。所以我尝试着把自己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想法写下来,可能不全面,可能不深入,甚至可能理解有误,但我想有思考就有收获,这一次的不好是为接下来某一次的好做准备。同时这样写下来,一来能够练笔,二来加深对著作的理解,三来也可供交流……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作者是尼尔·波兹曼。尼尔·波兹曼,美国人,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继麦克卢汉之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之一,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他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的理论。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同样是英国作家的奥尔德斯·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而《娱乐至死》告诉我们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通读本书,我想写写下面两个方面的感想:

    一,学习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波滋曼在本书中的第10章用了“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我想,他不真认为教学就应当是一种娱乐活动,而是对当时美国社会普遍认为教学可以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持批评的态度。他在总结电视提出的三条戒律并由此形成教育的哲学中,概括成三方面:“你不能有前提条件:电视通过摈弃教育中的顺序和连贯性而彻底否定了它们和思想之间存在任何关系;你不能令人困惑:任何信息、故事或观点都要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因为对于电视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你应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阐述:在电视教学的所有敌人中,包括连续性和让人困惑的难题,没有哪一个比阐述更可怕……如果没有可视性和戏剧背景,任何电视教学都不可能实现。”波兹曼进而指出给这样一种没有前提条件、没有难题、没有阐述的教育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只能是“娱乐”。当信息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果真最明显吗?波兹曼在这里引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证:“我们没有发现观看电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电视在培养深层次的、具有推论性的思维方面明显不如铅字。”波兹曼在这里论证的是电视,我觉得由此推导到网络等也一样,即一切以娱乐为形式的学习在培养深层次的、具有推论性的思维方面明显都不如铅字。“铅字”的学习在这里指的是“阅读”。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是孤立的,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面对印在纸上的句子,我们看见的是一些冷静的抽象符号,没有美感或归属感。所以,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通过阅读,能够促进我们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正如波兹曼在书中写道:“印刷术赋予智力一个新的定义,这个定义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但阅读是有条件的,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需要我们找个适合阅读的环境,需要我们紧随作者的思路,同时,还需要我们具有评判能力,能够找出作者滥用逻辑和常识的地方。因此,我说,阅读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习更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然而现实中,我们仿佛已经进入了波兹曼所说的“娱乐性时代”。我们寄望于在轻松的娱乐中获得知识,我们甚至提出了“快乐学习”的口号。我自己也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能够有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可是我差点忘记了我们的古人早就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在前不久,校长来我们传媒学院做调研,我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其中我提到思想教育这块,我建议学校应该搞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具有趣味性一点。现在想想我都感到羞耻,如果在这之前我读过《娱乐至死》,那我想我可能就会换个提法了。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思想教育更是一件严肃的事,我们说学生应该要爱国,应该要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是我们不应该打鸡血似地鼓动学生,我们需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自己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历史和我党的艰苦创业史,来理性地认识我们这个国家,认识我们这个社会,从而真正地爱上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产生发自内心的自信。不过所幸,那次调研我只是谏言者,不是决策者。

    二,现代媒介让我们误认为自己懂得很多。

    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百度贴吧、豆瓣、知乎等APP获取信息。是的,你想知道尼尔·波兹曼是谁,你可以登陆百度输入“波兹曼”三个字,然后就有一大堆关于波兹曼的信息出来,你扫上几眼,大概知道他是美国人,写了《娱乐至死》;你想知道《娱乐至死》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你可以登陆豆瓣输入“娱乐至死”四个字,然后关于这本书的介绍、书评就全出来了,你瞄上几眼,又大概知道了这本书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导致社会公众话语权的变化。你看起来你好像什么都知道,但是再进一步问,“媒介即隐喻”到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证电视影响我们的认识论的?你可能又需要查看手机,是的,你是如此,我也是如此。我们看起来懂得很多,但实际上懂得很少。前段时间老师上课也说过这个事,他大概意思是说现在的人看起来知道很多,有的爱说话的人,谈到什么话题他都能说上话,但你要深一步跟他聊了,你又发现他什么都不懂。老师进而说,你要是能够就某一话题跟这个领域的专家深入交谈至少5分钟,那才叫真的懂。波兹曼在论证这一观点的时候,拿“伊朗人质危机”作为例子,他写《娱乐至死》的那几年,没有哪个事件比它更受电视关注了,所以,他假定美国人对于这个不愉快的事件应该有足够的了解。但是他判断在100个美国人中找不到一个人知道伊朗人说什么语言,或知道“阿亚图拉”的意思,或了解伊朗人的宗教信仰,或能说出他们政治历史的概要,或知道“沙阿”是何人,来自何方。他进一步分析道:“电视通过创造出一种可以被称为‘假信息’的种类改变了‘得到信息’的含义……假信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将这个分析拿到我们的现实社会,同样适用,这倒不是说我们获得的信息一定都是在蒙蔽我们,而是当信息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起到了蒙蔽作用。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还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波兹曼最后发出疑问:“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反思下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本科的时候做了很多事,参加了许多活动,学生干部头衔一大堆,荣誉证书拿了一张又一张,带过团队开过公司创过业,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书(泛看)。我看起来懂得很多,跟同学交流起来,我也确实许多方面都能懂上一些,但实际我还欠缺了很多。拿我本科基本的专业课——国际经济与贸易来说,我不懂的实在太多太多了,你现在让我完整的说出个国贸相关的理论或者定义,我一时还真的很难想起来,犹记得大三的时候,上学期挂了5门课,下学期挂了4门课,排名也是在专业倒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太引以为耻,因为我觉得我“懂得很多”,几门课差点算个什么。直到后来,自己慢慢觉得心虚,自己学的专业自己都说不上个明白来,还有什么脸说自己懂得多。研究生课堂,老师知道我之前学国贸的,所以很多次讲到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媒介经营与管理课,会涉及到经济学知识)老师都会让我说说,我大多数情况都会很尴尬地说到自己忘记了或者不知道。看看,这叫懂得多吗?不过好在,按波兹曼说的“无知是可以补救的”,我现在正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自己曾经是有多么的可笑(我这不是否定我本科的经历,相反,我很佩服自己曾经能那么折腾,同时,也让我认识到那样的折腾存在的不足,我只是指出当时的言行从现在的角度看是有许多的可笑之处)。也正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工作将近两年后选择了考研。有了读研的机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更是认识到学习应该是要真正沉下心来的。好在就目前的学习状态来说还算不错,虽然可能比不上确实很努力的学生那么自觉、学习效率那么高,但相比较本科来说,我可以算是有了做学问的样子。现在的我,不懂就是不懂,不会不懂装懂,尤其在面对学术问题上,我不会去想当然地自己创造出一些“答案”来。希望今后的自己可以更加谦虚、更加踏实、更加勤学好问,希望自己能够不被现代媒介所迷惑,以至误认为自己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到这里,关于本书的两方面感想就算写完了。其实我本来还要写很多,动笔前我至少列了四个方面的感想要写,但是当真正写下来的时候,我发现我难以驾驭这么大的框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为每个点都够我写很多很多,在写第一点的时候,我开始写了很多,后来发现刹不住闸了,然后努力精炼语言,又删除了许多内容,同时把原先列的四点缩成三点,继而又把三点缩成两点,这才勉强将文章控制在4100多字,同时,自己写这篇文章也不会感觉到特别吃力、特别耗费时间和精力(因为后续我想多写几篇这样的专业书籍读后感,要是第一次就把我给写累了,我怕我后面就提不起兴趣写了)。

    目前留下来的两个方面感想是与我自身实际也密切相关的,一是要告诫自己学习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既如此,就不要想着学习有捷径可走,要踏踏实实的,静下心来,多读书,多思考,以严谨的态度做学问、搞学术;二是要告诫自己保持谦虚、求知的态度。现代媒介的发展让人误认为自己懂得很多,其实不然,肚里有没有货自己最清楚,既然选择了回来读研,那就不要糊糊弄弄过去了,这样回头来是把自己给糊弄了。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对原著原意理解可能也会有偏差,如果有对本书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阅读原著,并一切以原著为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读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