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的是烧脑的一年。
从待遇福利比较好的体系辞职,进入宽松舒适但是工资低各项福利社保商保全无的公司。
我不得不学习自己缴纳社保,同时以前被窝认为等工资高一些了再购买的商保,我居然不再犹豫。。。MMP
打脸吧。
因为之前朋友劝我的时候,我当时是这样说的:"我现在哪有那个钱呢,买下来一年至少4-5000,现在这么点打工钱,等以后工资高了再说吧。"这是我今年2018年6月说的话,结果才2个月,就打脸了。
原因,大概有3个。
第一:不稳定带来的焦虑感
公司职场,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稳定性,但是最大的坏处,也是稳定性。
因为稳定性,我不用考虑社保到底交了多少钱,也不用担心人身安全,公司有商保,固定收益也很高,不用担心万一发不下来工资,没有收益。
从正规公司辞职,因为我知道自己只是假装融合,心底里极其抗拒,而且也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建议,即使是正面的建议也会被转化成负面的说教,让我极其厌恶。最后我选择了顺从内心,但是也选择了不稳定。
进入新的公司后,虽然管理体系人文没有那么多压抑,但是有利必有弊,弊端就是福利通通没有。
因为以前的公司就算普通看病都报销(年内200免赔,以后随便看看都报销,是不是很夸装很优厚,有一阵子皮肤过敏去试过保险,基本可以),所以我尝试去购买那种医疗保险,以便补充社保。
但是,当我各种找寻同方全球人寿才发现,那个好像是针对团体吧。。。微信推出的那些医疗类型也没有普通门诊报销,而且死贵死贵,根本买不起。。。
最后,突然看到有公众号推荐腾讯推出的微保的,我看到才200多,高兴的立刻买了,还送牙齿检查呢。
后来慢慢了解了,才发现百万医疗都这么便宜,呵呵。但是索性也差不多,明天再挑选一款网红爆款吧。
百万医疗,250多买下来了。起码,万一真的得病,不用怕了吧,虽然风险概率很低,但是以防万一吧。
后来才知道,四大险种,优先顺序好像是
意外,重疾,医疗,寿险。
第二 杠杆的原理
如果说,意外险,我完全是图便宜买的,你相信吗?
也算误打误撞,但是聊天时候听说有朋友要给家人买保险,因为经常在外跑动想买意外,听者有心。我听着也动心了,但是也不懂,搜索试算了下保费,保30W的人身等等一系列,才100元,真便宜。
当时,正是我打脸的说出没钱买重疾的时候,因为不懂,所以说重疾买不起,但是我没说出的是,反正我意外险这么便宜,我用意外替代重疾不就行了。我看了重疾赔的少少但保费几乎是意外的4~50倍。
后来,偶然听几个朋友都买了保险,有的贵了有的便宜了,我才重新审视重疾,这时候也看了电影我不是药神,对于特殊人群以及重大疾病是有了不通侧面的见识。
以前见识太少。
然后又听说越晚买越贵,同时也会随着疾病的发生有些保险买不了,这样一算,我又觉得亏了。
还不如在小时候就买了,那会儿多健康,哈哈。但是,那会儿也没钱。压根觉得没钱,也没钱买社保。
这时候,当我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保险是一个杠杆,能撬动生活中的万一。
虽然概率很小,但是万一的概率我输不起。
还有一点,以前我老觉得,以后有钱了一步到位可以买更好的。
但是现在我等于裸泳,风险没有保障,同时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年龄价值是越来越高的。
保险杠杆,还有另外一个用途:保障杠杆。
我老觉得钱在贬值,可能是心理作用,尤其是城市在改建,好多人拆迁后补助很高房价涨得超级多,所以既然这些钱放在手上也是贬值,暂时我也不敢赌股票,那么让钱进入保险作为安全杠杆,也未尝不好(我投的都是消费型,根本不是返还型,根本天价买不起啊啊啊)。
第三:生活中的不确定
意外,医疗,重疾都买好了,在买寿险的时候,我先看的是渤海人寿,最最便宜,还被知乎大V推荐过,而且我很自信自己很健康完全过得去他所谓的那些需知,于是我高兴地咨询客服的我可以买吧?(我比较较真,想的还是要确认下)。
结果,客服说,颈椎有点不舒服,不行能投保。
呵呵,我只能重新选择。
选择困难症又犯了,我就开始拖了,反正不着急,我想。
结果立刻被惊吓了。
晚上锻炼完回家的时候,幸运的做到了座位。我在公交车左手边倒数第二个座位,最后一排是长排5座的那种。
快到家的时候,旁边有一辆重型搅拌车(是那种一直转的应该是搅拌的吧),车道是双向双车道,但是公交车已经占在左车道,这个重型搅拌车还想要超车,等于他已经逆行占在对面来的车道上,但是他在公交车的屁股位置,也不可能短时间超上来。当对面车过来的时候,他只能头拼命往右,往公交车左屁股上(#‵′)靠,我就坐在左后方,看到那么大一个重型头过来,我吓傻了。mad
最后幸好这搅拌车司机停下来了,要不后果不堪设想,公交车人不多,也有十几二十号人呢。
我只能说,现实是你不找事,事有可能找你,所以还是要有保障,即使出了问题,也能将家人的损失减到最小,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双赢。
一辈子不出任何大事,保费就是消费了安心。保险公司赚了钱了,也不用负担万一的风险。
事实上,双赢才是最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