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精要(007)
黄岐之
医理的认识
中医博大精深,其治法多样,有砭术、针法、灸法、汤药、按跷(推拿)、拔罐、导引术及意疗等。中医医理基础在“气一元论”即一气生阴阳,气有阳升阴降。因此,又有中医“大道至简”之说。
中医医术看似不同,方式多样,为何方式得当,对症而治都能获得好的效果呢?
黄元御在典籍《四圣心源》中总结了中医的医理,并提出了“一气周流”的观点。依据《四圣心源》的内容为主,梳理并感悟如下:
一、气有阳升阴降。
“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摘自《中医基础理论》)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
“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阴位于下,而下自左升,则为清阳;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则为浊阴。”
“清气之不陷者,阳嘘于上也;浊气之不逆者,阴吸于下也。浊气不逆,则阳降而化阴,阳根下潜而不上飞;清气不陷,则阴升而化阳,阴根上秘而不下走。彼此互根,上下环抱,是曰平人。”
(以上摘自《四圣心源》)
人体为一气阴阳变化,阳左升阴右降,阴阳变化源自中气升降。阳阴互根、共存,阳升而清气不陷,则阴升化阳,阴根上秘而不下走;阴降而浊气不逆,则阳降而化阴,阳根下潜而不上飞。
阴阳变化包括阳升阴降,阳升生阴根,阴降生阳根,阴阳互生。阴平阳秘,中气盛生;阴阳亡脱,中气衰亡。这是人体的整体变化,是生命的奥秘所在。
气有阳升阴降是天人合一的认识,是中医对人体生命的基本认识。
二、一气周流,五行生克。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脾胃)也。
枢轴(土)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肝)。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心)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肺)。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肾)矣。”
“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相克者,制其太过也。”
(以上摘自《四圣心源》)
“天地间一气耳。气之清而强者为火,清而弱者为水;浊而沉者为土,浊而浮者为木,浊而实者为金,皆一气之清浊而流派为五也。一气分五行,……”
“由气而生成的天地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行结构系统所组成的整体,赖五行结构系统之间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机制,维持自然界的整体动态平衡。”
“五行生克乘侮胜复的调节机制,是人体脏腑经络结构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原因。”
(以上摘自《中医基础理论》)
人体五脏系统,五脏属五行,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一气生阴阳,分五行。阴位于下,而下自左升,则为清阳;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则为浊阴。清气左旋,升而化火,化火则热。方其半升,未成火是木(肝)。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心)。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水则寒。方其半降,未成水是金(肺)。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肾)。即阳升为肝生心长,肝温心火,阴降为肺敛肾收,肺凉肾寒,脾土主升,胃土主降,升降之权在阴阳之交,即中气的阴阳胜复。一气阳升是肝生心长、阴化阳的过程;一气阴降是肺敛肾收、阳化阴的过程,阴阳互变,始终为一,合为一气周流,循环不息。五脏五行生克制约,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让平人处于下温而上清的“阴平阳秘”状态,即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
一气周流是气有阳升阴降在五脏的具体体现,展示了人体生命运动的流程。
三、经气流注,阴阳盛衰。
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络经气流注是阴阳盛衰的表现,是中医的重要发现。人体中阴阳的关系,不仅有阴阳互存和互变,还包括阴阳盛衰变化,构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手阳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颈,入下齿,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太阳,自小指,从手外侧,循臂下廉,上颈,至目内眦。手少阳,自名指,循手表,出臂外,上颈,至目锐眦。三经皆自臂外而走头,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足阳明行身之前,自鼻之交頞,循喉咙,入缺盆,下乳,挟脐,循胫外,入大指次指。足太阳行身之后,自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贯臀,入腘中,出外踝,至小指。足少阳行身之侧,自目锐眦,从耳后,下颈,入缺盆,下胸,循胁,从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三经皆自腿外而走足,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足太阴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内踝,入腹,上膈。足少阴行身之后,自小指,循内踝,贯脊,上膈,注胸中。足厥阴行身之侧,自大指,上内踝,抵小腹,贯膈,布胁肋。三经皆自腿里而走胸,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太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前廉,入寸口,至大指。手少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后廉,抵掌后,至小指。手厥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入掌中,至中指。三经皆自臂里而走手,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足之三阴,自足走胸。”“手之三阴,自胸走手。”
(以上摘自《四圣心源》)
一般地,经气指人体气血。“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十二经脉则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循环灌注,分布于全身内外上下,构成了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又名十二经脉的流注。其流注次序为: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整体循行系统。”
具体如下:
1.从手太阴肺经流入手阳明大肠经。
“肺与大肠之气化相通,故肺气降则大肠之气亦降,大肠通畅则肺气亦宣通。”
“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亦随之而降,以发挥其传导功能,使大便排出通畅。”
2.从手阳明大肠经流入足阳明胃经。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大肠的传导功能,主要与胃的通降、脾之运化、肺之肃降以及肾之封藏有密切关系。”
“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和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3.从足阳明胃经流入足太阴脾经。
脾胃居中,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
“胃司受纳,脾主运化,一运(升)一纳(降),化生精气”
“脾主运化,消化水谷,转输精微,为胃继续纳食提供能源。”
“脾胃健旺,升降相因,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正常生理状态。”
4.从足太阴脾经流入手少阴心经。
“心主血脉而又生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心血充盈;”
“血液在脉内循行,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方能循经运行而不溢于脉外。”
5.从手少阴心经流入手太阳小肠经。
“心火下移于小肠,分别清浊的功能得以正常地进行。”
“病理上,心与小肠相互影响,心火可下移于小肠,“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
6.从手太阳小肠经流入足太阳膀胱经。
“小肠在泌别清浊(泌清别浊)过程中,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
“别浊,则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其二,是将剩余的水分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7.从足太阳膀胱经流入足少阴肾经。
“肾(升,收藏)气充足,固摄有权,则尿液能够正常地生成,并下注于膀胱贮存之而不漏泄,膀胱(降)开合有度,则尿液能够正常地贮存和排泄。”
8.从足少阴肾经流入手厥阴心包经。
“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变与心是一致的,……”
“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
“精(肾)血(心)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血可以化而为精,精亦可化而为血。精血之间的相互资生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心藏神,肾藏精,精舍志,精能生髓,髓汇于脑。积精可以全神,使精神内守。精能化气生神,为神气之本;”
9.从手厥阴心包经流入手少阳三焦经。
“心包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其上附有脉络,是通行气血的经络,合称心包络。”“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变与心是一致的,……”
“三焦通行元气的功能,关系到整个人体的气化作用。”
三焦能“调控体内整个水液代谢过程,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水液代谢是由多个脏腑参与,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生理过程。”
“三焦具有运行水谷,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
心气流入三焦,促进三焦功能的发挥。
10.从手少阳三焦经流入足少阳胆经。
“三焦具有运行水谷,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三焦之气流入足少阳胆经,促进胆之疏泄正常,肝发挥疏泄作用。
11.从足少阳胆经流入足厥阴肝经。
“胆附于肝,贮藏、排泄胆汁。胆之疏泄正常,胆(降)汁排泄无阻,肝(升)才能发挥正常的疏泄作用。”
12.从足厥阴肝经流入手太阴肺经。
“……,肝升才能肺降,肺降才能肝升,升降得宜,出入交替,则气机舒展人体精气血津液运行以肝肺为枢转,肝升肺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
“肝肺的气机升降,实际上也是气血的升降。肝藏血,调节全身之血;肺主气,治理调节一身之气。肺调节全身之气的功能又需要得到血的濡养,肝向周身各处输送血液又必须依赖于气的推动。”
(以上摘自《中医基础理论》)
人体的脏腑各功能是气血流动,气机升降出入的表现。十二经络的气血流注是人体阴阳变化具体活动,十二经络子午流注是其规律体现。《四圣心源》曰“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体阴阳变化随日月更替而有节律,十二经络气血周流不断而有节律。
中医的医理在“气的阴阳”,古人从天人合一的理念中,结合人体的生命整体、脏腑功能、经络联系三个不同层次认识到人体中“气的阴阳”变化,对人体生命活动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经”之气的认识,解释疾病形成的规律(参见《四圣心源》精要(003))。因此,中医之理,简而言之“调阴阳”,细而论之“疏经络,调气机”,这是各种医术医理所在,同理而异途。
(“《四圣心源》精要”文集为原创系列文章,版权所有,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