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技校,是这个样子!

技校的孩子们

自从领导当了附近一家技校的升学部主任之后,为了帮助她度过初创期的艰难,我就以友情价兼职给这家技校代高中历史课。

在这之前,我对技校的印象还停留在初中时代。2005年,是我中考的那一年。当年有很多技校风起云涌,四处招生,而且给的条件也很优厚。如果在中考的时候考一个不错的分数,去那些技校就读,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还会有一笔诱人的奖学金。

不仅如此,技校的招生老师还承诺毕业之后直接分配工作。要知道,自从我们国家大学扩招改革后,毕业包分配就已经成了一个历史名词。所以那个年代,有很多还不错的学生选择了技校。我们班当时有两个中等偏上的同学,中考成绩很不错,在本地上一个重点高中也是可以的,他们最后选择了技校。那年这件事情甚至轰动了全校。

我家也有一个亲戚家的哥哥,在技校上学,毕业后进了厂,成了一名车间工人,每个月工资并不低。他的姐姐也是嫁给了那个厂的一个工人,据说当时很自豪,出嫁也很风光。

但是这几年的技校,似乎没有当年那么红火了。有些国企经营效益不佳,直接导致与之挂钩的各项产业发展缓慢。有的技校挂靠在国企之下,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如今大家谈到技校,都会觉得,这里是中考失败的孩子,或者不爱学习的孩子,才会选择的地方。

今年国家双减,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但是家长还是对中考分流和职业教育充满担忧。其实,大家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技校上课的这两个月,我也是第一次深入接触真实的技校管理和技校孩子们的精神状态。刚来的时候,孩子们给我的印象是不错的,整齐的校服,青春的气息,和普通高中并没有区别。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这里和普通高中的差别特别大。

技校的孩子们

首先是学校管理。其他技校我不是很了解,我代课的这家技校的校长和主要的管理人员都不是教育背景出身,他们更多出身于车间一线工人。

我对工人师傅一向是敬重的,他们有技术,肯吃苦,是我们国家制造业如此辉煌的功臣。但是这家技校在教学管理上就缺少规章制度,仅仅是一些粗暴的管理措施。比如说住宿学生实行教官负责的军事化管理,食堂、宿舍、操场等地方经常会有学生会的执勤人员。但是教官说脏话,学生会打官腔,主管老师耍官威之类的现象比比皆是。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黑龙江某职校学生会暴力查寝事件,在技校是存在的。而这样的现象,在普通高中,就会少得多。因为学生受老师的管理,老师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再一个就是学习风气。这是技校备受诟病的顽疾。我们都知道,技校以教授职业技能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课不重要。我们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既要培养成熟的产业工人,还要培养高精尖的精英工人,这是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如果想要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工人,想要掌握高精尖的技术,文化课的辅助不可忽略。

在技校学习的学生,大致会有三个方向。有的学生读完技校,学一技傍身,拿个文凭,就去社会谋生;有的学生想参加职教高考,那就需要语数外文化课考试和证书考试;有的学生想要参加普通高考,那就需要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

但是技校的领导们,一直不够重视后两种升学的类型。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只是第一类,混三年,就走人。虽然往年也尝试过办升学班,但是由于不聘用专门的学科老师,只是找有点文化的工人随便充当学科老师,导致最后不了了之。

今年技校非常重视升学班,千挑万选组建了一个30个人左右的班,主打升学。我的领导,就是这个新组建的升学部的主任。领导跟我说,这些孩子们将来是要考大学的,所以我也想为他们出一份力,就答应代课。

这个班的学习氛围还是不错的,虽然有的学生要参加职教高考不一定需要上历史课,但是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态度。班上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自己不学习,还扰乱课堂纪律。但是为了绝大多数学习的孩子,我愿意竭心尽力,教好他们。除了学科上,为他们将来考试提供帮助,也能通过讲历史,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升学班一整天除了专业的技术类课程,就是满满当当的文化类课程。此外还有早晚自习,还有统一的期中期末考试等等。其他班就很不一样了,每天专业的技术类课程并不满,下午五点来钟就没有课了,学生无所事事,学校就会安排无休无止的打扫卫生和整理内务。

有时候其他班的孩子们会聚集在升学班门口,悄悄看看我们在干什么,脸上流露着羡慕之情。其他办公室的老师也从没见过我们这些文化课老师的办公方式,我们除了上课就是备课和出测试题,这也是很多专业课老师不屑于去做的。

技校的校长对升学班充满信心,我的领导对于这份工作也付出了不少心血。我虽然不是技校的员工,但是也尽己所能,提供支持和帮助,希望能帮助一部分想要学习的孩子,完成他们的梦想。

未来,中考分流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还会有更多孩子进入技校或者职高学习,那么技校自身就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也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无论是技校还是普通高中的孩子,都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应该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奉献。

想想自己投身教育行业的初衷,就是做一个最好的历史老师,通过我的课堂帮助更多学生实现梦想。这个初心,始终不曾改变,未来我也将继续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眼中的技校,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