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拿到心满意足的offer?

图片发自App




文:陈澄澄

图:unsplash



人生最不可能的,就是重新再来。

说实话,关于找工作我也不想重新再来。

回想起过去的三个月,犹如坐了一次过山车—— 每个月都会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我才发现,人原来这样慢慢成长起来的。

我慢慢发现,每个关于成长的问题都不能忽视,因为我不想它成为人生中的一段遗憾,也不想有一天它滚着雪球来见我。

关于找工作,我昨天说了三条理由,今天给你们三条建议,推荐三本书。




01

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


没有行业概念的时候,最好看遍各种招聘,做梳理,筛选分类,构建自己精准的信息系统。

这个阶段你是可以海投简历的,要争取和人交流的机会。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相信精选的鬼话,这个阶段你不适合。

只有你对行业有了概念,看清了一张图,加以分析,你才能更有方向。

我说过,简历不只是应聘的工具,也是自我复盘的机会。

海投的前提不是你做一份简历然后而四处投递,而是经过分析后做不同的简历,这项工作有助于你梳理不同的自己。

找工作其实也是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而成长是建立在你越来越了解自己上的。



02

要明白面试是双向的


海投简历这个动作发生在我毕业那年。那年我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我进了我非常想进的行业,并没有受专业的限制而阻挡了我的人生选择。

那时候我想证明一个问题,我可以随时摇摆我的船帆,往我想去的地方去。

而因为这个选择,才有后来裸辞的勇气和一系列的工作体验。

裸辞三个月,我面试了大概是15家公司。

在那15家公司面试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是自己变自信了,脑子里突然多了一个非常好的概念:面试是双向的,没必要把自己压的卑微。

正是因为这种思维模式,让我在面试中会很从容,从而可以打开心扉来倾听HR的建议,让我重新认识自己。

那些HR教会我很多东西,刷新过我的价值观,具体可以看下期。





03

可以适当去体验工作


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体验生命,而在找工作中,很多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原因就是花足够的心思去提升自己对自己及行业的认知。

提升认知最直接的方式,是体验。

之前我对影视行业抱着一种浓烈的好奇心,但有认识影视行业的朋友都总爱说一句,他们是民工。

我面试的时候,恰好面了一家刚刚成立的影视工作室,当时我面试后就觉得很有趣,很适合大学的时候来实习玩玩,但我已经过了那种玩玩的年纪了,所以我是在内心打了一个叉号。

不过当时有一个拍摄体验,我思考了一下就答应去了。

那段时间我其实心里很浮躁,觉得自己不能再做一些没钱又辛苦的工作,但还是终究敌不过好奇心,也不想自己一直怀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心态,便给了自己一个体验的机会。

那三天的体验让我认识了一个服装师,她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个做事的人。

同时,我也开始认识到一个品牌的平面拍摄背后的策划工作有多么繁琐。

那时候,我说不出原因的觉得这个行业暂时不是我要发展的方向,至少现在 不是我想涉及的,一我是张白纸,二我想到更有规模的企业,三是圈子的问题。

有些东西你不体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

它浪费时间,但它在你整个人生中,给了你筛选的标准,就已经够有意义了。



每个人的个人经历只能带给一小部分人启发,不能涵盖这个世界上的真理。

我能提供的方法论也只是局限,我也还在成长中,在职场中慢慢摸索和提升认知中,但还是希望大家能从中学习到一些思维。




为正在找工作的大家推荐三本书:



《这才是我要的工作》

每个人都有着想要的生活和工作,可大部分是想想,然后抱怨而已。这本书里提供了一个模型(快乐-金钱-心流),分享了巴菲特的“5个人生目标法”,还有职业选择方向、十条建议,大家可以学习。


《转行》

传统的职业规划是做各种测评,然后再找几个有可能的方向去实践,但这本书的作者观点是先行动再调整。这与我找工作的时候不谋而合。理论测评不一定能够定义我们,而年轻的我们也不一定能了解哪些测评标签背后的涵义,实践后的结果往往是能够给你冲击最大的。


《远见》

20岁、30岁、40岁这些阶段的生涯解读是不同的,因为不同年龄层背负着不同的责任,也面对着不同的时代变化。这是一本职业生涯规划书籍,介绍了三个阶段的职业生涯和每个极端的突破点和方向。



-END-


陈澄澄,理工女,擅长逻辑梳理和总结分析。专注成长复盘的95后,人生效率和生活品质的探索者。让我走过的路,写过的文,化为你成长的灯。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拿到心满意足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