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有微信后台的一个小伙伴发了一则长长的文字给我。
字里行间皆是对自己过往三年专科生活的回忆以及那种昂扬热烈的情感。
从文字里,我读到了她的努力,她的坚韧,她的倔强,以及收获成果后的喜悦。
大家都知道,我也是同样从专科起步(这个我就不再多说了)。
只是过去五年了,在一年一年的打磨中,我很少再有当初那种激情澎湃的情绪。
更多时候,是如一潭清水,平静舒缓,偶尔会有一丝波动。但回首过去的每一日生活,也不曾落下多少遗憾。
我想,其实这就是青春留给我最美的礼物。
有时候自己也会思考,如果再来一次,再回到六年前,带着现在的记忆,自己愿意嘛?
我应该是不愿意的,当下即是最美好的存在。
更何况,如今快25岁,回顾自己的整个花季年华,应该说,了无遗憾。
一直以来,我是幸运的,在每一次支撑不住的时候,总会有善意的长辈,在前方默默地拉我一把。
他们对我无所求,更多的,是在年少的我身上看到了他们当年的影子。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之间最炽烈的情感共鸣。
以至到现在,对曾经义无反顾帮助过自己的人,我依旧怀着内心最朴素、最炽烈的情感。
生活中遇到再多可悲可哀的事情,想到他们,看见他们,就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有温度的。
2.
当我看见那位小伙伴发给我长长的一串文字时,我是有吃惊的。
惊讶于那种年少意气风发才会出现在字里行间处处隐透的情感,这真的是一种很珍贵的品质。
很多人越长大,这种感情越荡然无存,甚至会反过头来嘲笑当初的自己。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用一个很学术化的、具有批判性的话来说,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被大社会的洪流所“异化”,渐渐成为了一个“单向度”的人,而不是
丰满的、立体的、鲜活的。
说到这里,想起木心先生写过的一句话:
“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有时候,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渴求,往往就需要那股倔强与赤忱,去推动自己一步步走到终点。
而我在那份长长的文字里,看见了这种异常宝贵的东西,它令我在那个夜晚有很多不眠的感动。
3.
这段时间,带给我触动的事情真的是蛮多的。
有时候,正是这种不期而遇,让我在某段烦躁焦虑的日子里,得以舒缓自己的思绪,积攒更多的能量,继续向前探索自己生命更多的外延。
给我们上马克思主义课程的老师,是一位刚刚博士生毕业没多久的青年。
听说,已经快三十了,刚刚结婚成家。但看样子,整个人一点都没有三十的模样,好像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男生,特别嫩气。
(哈哈,原谅我用这个词,因为实在看样子太年轻了。)
但他讲课,却有着与表面不相一致的成熟与渊博。
对于每一家学术,每一个流派,每一个理论大家,皆是了然于心。
很多知识仿佛是天生融化在他的血液里的,那么毫不费力,那么轻巧。
后来有几次他和我们在一起聊天,我们才知道曾经的他,也有过极度焦虑的时候。
他和我们说,他在研一的时候,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学术,不知道以后能干什么;那个时候缓解焦虑的唯一方法,就是每天累打不动的阅读200页的专业书,即使大过年也不例外。
后来,在研一结束后的那个学期,他在一个不错的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第一篇学术论文,当时的编辑还以为是他导师写的。
他经常告诫我们,对于专业的学习应该要随时随地的补课,而不是被动的等待。
每天读200页,他坚持了整整一年,笔记累加下来一共做了整整14本。
那时候,我才恍然,今天在我们这些后辈看来,堪称学术大神的他,原来在背后也有着曾经不为人知的努力。
4.
自从来到新的城市,新的校园,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我接收的来自身边人的正面能量感染要多于自己原生具有的。
那些在各个领域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学有所精的学术大佬,他们真的是简简单单的普通人,但他们也是与一部分人不一样的普通人。
他们从来不停止对知识的渴求,对新事物本质的挖掘;他们都有知识背后蕴含的强大的智慧磁场,那种强大的能量场,是会让你主动去靠近,去拼命想跟上他们的步伐的。
在一年前刚刚开学时,在师门宴上,一位师姐说了这样一句话,要多多和导师交流,和导师交流一个小时抵得上你闷头读一个月的书。
当时还以为这句话有夸大之嫌,如今再来,竟觉得再真实不过。
当然,如网上经常吐槽的,读研是一件特别心累的事情,甚至频频爆出各种生命不幸的遭际。
但互联网的习性在于,将某几个偶然的事件特写放大为无数个社会常态。
我们会看见网上充斥着各种关于读研读博的毒瘤,我相信这种负面的事件,是存在的,但一定是少数。
5.
最近,我好像突然明白,为什么互联网世界里,被声泪讨骂的研究生制度,竟然还是会每年吸引万千考生竞争为数不多的名额。
因为,比起默然的社会风气,学业终究是一条比较容易的上升通道,或者说,在这个时代,读书依旧是一个最佳的晋升阶梯。
无可否认,在这里你会接触很多新锐的思想,很丰富的生命智慧,以及无数个有见地且不失实际的奋斗故事。
这些是知识付费甚嚣尘上的风潮下,网络课程、读书APP、网络大咖演讲所根本无法代替的,因为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以及那种思维的碰撞与启发,是无法言说的。
我不知道其他学科是否是这样,但在我学业生涯中,我所感受到的,是这些再真实不过的存在。
这些一切的一切,给了我很丰满的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它们让我在现实世界中,拥有面对不顺与逆境的勇气。
它们会让你感觉到你的前路永远是有一束光的,并不那么遥不可及;相反,它会一点点指引你,到达想要的彼岸。
但媒体放大的负面效应,却从来不会告知你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在他人看来,很虚幻不切实际的东西。
这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6.
我发现,当你在网上搜索某一个事物的利弊时,特别对于职业、求学、创业这些命题时,在社交网络上逗留的时间越长,接收到的负面消息越多。
当你想读研时,网上的键盘手会告诉你,读研有多么大压力,有多么难搞的导师,有多么痛苦的论文要完成,有多么大的竞争压力要面对。
当你想一名摄影师时,网上的键盘手会告诉你,现在摄影是多么的不吃香,市场是多么的逼仄,赚的钱是多么的少。
当你想从事某一份工作时,网上的键盘手会告诉你,那个行业有多么的变态,有多么的没有前景,工资薪水有多么的低廉。
凡此种种,皆是如此。
沉浸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越长,接受到的消极能量越多,这种铺天盖地的消极反馈会让你觉得做什么好像都没有什么前途。
但其实你忘了,凡事都贵在人为。
没有一劳永逸的职业,只有不断精进的自己。
请相信,你所羡慕的人、事背后,那份拼搏与努力,一定是有迹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