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风潮下,小镇商家何去何从?

在中国,有近300个地级市、3000个县城、40000个乡镇。在一二线城市以极快的速度迈入互联网时代的时候,生活在三四五线甚至是乡村的人们,也在以属于他们的速度,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互联网。而他们所代表的市场,又是另一番天地。


互联网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早已成为一片红海,而拼多多、趣头条、快手们却另辟蹊径,从县城、乡镇等“下沉市场”出发,打开了新的局面,给了这个市场更多可能性。在这个“下沉市场”中,有一批人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既是老板,又是用户,维持着县城以及乡村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他们被称为小微商家,他们大多开着小吃店、服装店、小百货等,店里的员工不超过5人,更有可能只是个夫妻店,店里的营业额大多在5万以下。


就在今年春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30位00后大学生进行了一场返乡经济调研,对10省近20个四五线城镇的小微商家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研发现,收钱码正成为小城、小镇的小店的标配。目前91%的小商家用上了移动支付,很多村里的小卖部都支持扫码付款了。不管是主动改变、还是被动改变,这些商家都承认,移动支付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被动改变——

对于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小城镇的人并没有那么强的包容心,不是一开始就能接受这个“外来物”。


相反,因为这十几年来实体生意受电商的挤压,很多实体老板对电商还有排斥。


但是趋势来了,作为实体行业的经营者,店老板们挡也挡不住。刘阿姨,在四川的一个小镇经营早餐店,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五个年头了。店里没有请人,就夫妻二人就在店里忙前忙后。


一碗面五块钱,吃完就给钱,一直都是这样。但是去年,每天都有顾客问:“老板娘,店里可以扫码支付不?”


说的人越来越多,刘阿姨便让女儿帮忙开通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将支付二维码打印出来挂在显眼处。


“我们做生意,就是给顾客方便,让顾客满意。我家不让用扫码支付,这镇上卖早餐的四五家,别家让用,那顾客不都去别家了吗?我们在镇上还算是比较早弄扫码支付的,后来越来越多的店都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付钱了,连摆摊的都弄了这个支付二维码”刘阿姨说。


主动改变——


除了像刘阿姨这样被动改变的,还有像小何这样主动改变的。小何今年25岁,两年前生了孩子之后,就没有去打工,拿出和丈夫存了几年的积蓄,在县城开了一家服装店。


大家都知道,小城市创业,餐饮和服饰是首选。一条不到800米的步行街,走过去,全是卖服装和鞋包的。而小何的店,就是这上百家店的其中之一。


虽然这条街到周末人流量还不错,但竞争太大了,分到自己店的人流量根本没多少。加上现在网购方便,自己卖的又是女装,很多人只试不买,幸亏自己有点做生意的天赋,能跟顾客打成一片,拉一堆老顾客,还能把房租卖出来。

小何说自己所在的步行街现在每个月都有店倒闭,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轮到自己了。自己从早到晚看店十多个小时,心都操碎了,挣得却只跟以前打工差不多。


“去年朋友圈很多做微商的,买面膜的、卖水果的,什么都有,我就想着我这些衣服是不是也可以往朋友圈发呢!”说做就做,小何就开始把自己店里的衣服拍照了发朋友圈,偶尔也自己当模特拍照发朋友圈,遇上身材好、好说话的顾客试衣服,她也主动跟别人打好关系,让别人配合录个买家秀小视频。

就这样每天发两三个朋友圈,一个月从微信就能多卖四五十单,加上店里的收入,这个店总算有可观的盈利了。


移动支付给乡村小微商家也带来了新契机,实体店的老板们也开始将实现从自己的店转向外面的市场。相信新的技术还会在县城和农村市场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


对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并且抱有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风潮下,小镇商家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