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一月之培训开始

第3篇   @London

今天我们的培训正式开始了。由于保密原则,具体的形式及内容都不可以公开透露,在此只想简单说几点自己的感受。

第一点,“国际化”是一种能力。

曾经在学校时大家一起讨论过在国际大公司与本土小公司工作的差异,现在看来其实都是一些道听途说的猜测。的确,大小公司各有利弊,但现在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关系,即小公司可以提供给你的资源,大公司或许也可以给你;但大公司可以提供给你的资源,小公司一定不能全部给你。在这里我不会说在哪里工作就是绝对得好,因为没有这样的绝对,一切都是因人而异。但作为职场新人,有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会对此后几十年的职业生涯甚至人生都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如果在培训、工作时间内的任何时候,你的身边都围绕着来自五个以上不同国家的同事,并且此后的工作地点也分布在全球各地,你们唯一的联系就是这家公司,那么这样的互动便可以让你迅速地锻炼出“国际化”的能力。这不仅仅是语言,更是一种在任何场合都处变不惊的姿态、面对不同文化也可以随机应变的能力和不卑不亢的处事方式。

当大家都站在大厅里一起喝茶聊天社交时,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谁显得窘迫、不自信甚至格格不入,这可能是因为英语不是母语,也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太大害怕自己有不恰当的举动。我想起初到美国时,我的心里经历过所有的这些感受,并且把这一切归咎于“性格”与“文化差异”。然而当我看到那些得心应手,从容自如的人们时,我发现这与“性格”关系不大,所谓能力便是即使性格十分内向也能够快速转换状态;而文化差异本就客观存在,即使说错做错了什么,坦然相对,甚至还可以自嘲几句让大家一笑了之。这样的内心强大、自信与从容,是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质。

第二点,关闭自己的舒适区。

曾经我常勉励自己要跳出舒适区,然而现在我觉得,要彻底关闭自己的舒适区,因为待在舒适区的每一秒都是不进则退。

或许这在很多人看来有些极端了,觉得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呢。但今天的我发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时间越长,这舒适区就会变得越狭小。慢慢地,曾经是舒适区的地方也会变得不舒适了。相反,如果一直努力站在舒适区之外,那么你的舒适区也会变得越来越大。关闭自己的舒适区不会让你活得更累,而是会渐渐地把任何环境都变成自己的舒适区。

第三点,在agressive(强势)与humble(谦虚)间找到平衡。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非常有活力,他们喜欢比较agressive的人,在此我大约翻译为强势,但并不准确。这个词还包含了雄心勃勃、自信满满、极求上进、勇于主动出击等含义,在职场的语境下,多数时候是一个褒义词。

然而,一味地agressive也是不讨人喜欢的,没有人会愿意和一个太强势的人长期共事。一方面来说,在这个社会中,交际能力与工作能力同等甚至更加重要,不得人心的人即使身怀绝技也很难完全发挥,普通人更是只会处处碰壁。另一方面,agressive也可能导致过度自信,而过度自信是进步的大敌。

所以,为人humble也很重要,在这里我大体翻译为“谦逊”,但在英语中,如果一个人过度谦逊,humble就变成了贬义词。东方文化是含蓄而谦逊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就像面对赞赏我们常说“哪里哪里”、“承让承让”一样,这是humble的一种表现方式。但在美国,我们可以保留这样谦逊有礼的内在,而换一种自信的表达方式,例如面对赞赏,真诚地说一句谢谢。

我很感恩能够有这样的平台与机遇,也非常期待看到在这样的平台之上,我会锻炼为一个怎样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伦敦一月之培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