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理论课:怎样打造高效课堂?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纪观和历史观教学的一类重要的公共必修课。这类课程往往在生活中,学生需求性不高,主动学习热情不够,甚至还有不少抵触的情绪。为了能够提高教学实效,我们任课教师就有必要深挖内功,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努力提高“五度”:

第一,兴趣的浓度。任课教师在备课阶段,要进行学情调查,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从而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问题导入即将要讲授的内容,往往很快就能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浓度。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原本他们想象的“枯燥”的理论,揭开现实问题的内在本质,引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第二,参与的广度。思想政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学生接受科学的理论,都能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和头脑,所以,要努力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因此,备课阶段,要照顾到所有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同时,又要考虑到有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同学,高中阶段基本没有学习政治课,基本常识很缺乏,适当的时候,要补充基础知识。此外,课堂互动也尽可能要覆盖到所有学生,比如,提问时要尽量同一个问题多问几个学生;课堂讨论,既要有个人发言的讨论,也要兼顾有集体发声的辩论等,让更多的学生都能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主动学习的快乐;

第三,活动的效度。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进行课堂教学以外,都还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学分,不少学校专门设计了实践教学的一些项目,比如,社会调查、知识竞赛、读书活动、拍摄电影视频等等。那么,我们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结合理论教学的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以理论促实践,实现知行合一,从而增强活动的效用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四,探究的深度。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多,更广,教师如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没有高标准,缺乏理论功底,在课堂上是很难吸引学生,达不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为了让学生能对思政课产生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刻苦钻研,有独特的视角,有认真的思索,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和对理论课的关注。老师如果没有探究的深度,不尽老师自己缺乏人格魅力,甚至有可能都会让思政理论课黯然失色;

第五,表达的精度。再高深的理论,最后能被人接纳,也要靠教师的课堂表达。因此,教师课堂语言的精准,精炼,精彩,精辟,精妙,都是必要的。作为教师,为了能准确地表达思想,一定要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通过学习,有意识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多参加学校的演讲、辩论和朗读类的比赛活动,或者多观摩这类比赛,用心揣摩,有心积累,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有了表达的精度,我们思政课的课堂一定会幽默、风趣而深刻起来,课堂的那种刻板、枯燥就会被驱散,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逐步提高。

以上仅仅是小编的一点浅薄的见解,您同意吗?请多多批评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思政理论课:怎样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