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话历史005:梦话刘秀(天选之人)

书接上回。

继续做梦。

今天请到的嘉宾,依然是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先生。

我问,倘若王莽姓刘,且是刘邦之后,会不会有不同的历史结局?

他说,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至于被史书黑的这么厉害!拿我们熟悉的唐朝举例,唐朝从武则天后消沉了三代接班人,到李隆基手里呢?则又满血复活了,开辟了唐朝巅峰开元盛世,按照我们世袭基因论的说法,李隆基就是强势基因。大西汉到王莽时已是沉船模式,王莽能脱颖而出,就说明也是强势基因,倘若他也姓刘,依他的能力、口碑,有一定概率会使汉朝再次强大,成为汉版李隆基。

我说,看来他姓王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

他说,是的,老百姓的认知惯性是天下是刘家的,你一个王姓来当皇帝,就显的名不正言不顺。他若是当的好好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时间一长,自上而下也就接纳了这个事实,久而久之就会把刘汉遗忘了,巧的就是在他任期黄河泛滥,民不聊生,于是大家就自然不自然的怀念刘汉,认为这些灾难都是因为王莽篡权违背天意惹怒了天庭,于是各地纷纷起义。若是他本身姓刘呢?老百姓则会认命,觉得是摊上了天灾人祸,不至于迁怒皇帝。

我问,你前面不是说,他是全民公投出来的皇帝吗?

他说,是让他主持工作,不是让他称帝,就是哪怕皇帝是个傀儡,你也不能取代了他,大家是这个意思。谁也没想到他会称帝,包括他的老铁刘歆也没想到。

我说,拐弯有点急,缺少缓冲期。

他说,对的!西汉平稳运转两百年,平稳运转的越久,惯性越大,需要的缓冲期就越长,秦朝不过是两代人,需要的缓冲期就很短,所以刘邦建国后很少有人说要复辟秦朝。

我问,三国时期算不算汉朝列车的缓冲期?

他说,非常完美的缓冲!曹丕拿走了汉朝江山,天下人也没说什么。

我问,王莽后期,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农民起义的诉求是什么?

他说,农民起义,顾名思义就是农民发起的,农民是有想象力天花板的,你就使劲让他们想,他们也不敢想着当皇帝,他们的诉求是光复汉室,所以这些起义军一定会寻找代言人。

我问,什么样的代言人?

他说,就是刘邦之后,老百姓是想帮刘家找回江山,觉得这才是名正言顺。

我问,龙种,好找吗?

他说,多如牛毛。

我说,刘邦之后,不应该都在核心管理层吗?

他说,那是被优选的一支,而且每一代都只优选一支,而落选的大多数呢?则后代逐步掉阶,最初可能是王,后来就是各地的太守,一代代下沉,一直到散落民间,成为无数个刘备。刘氏是贵族,娶的媳妇多,生的娃多,那么子孙后代就呈指数增长。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那就是九次方,刘备是刘邦的十九世孙,那就是十九次方,你想想有多大的基数吧。

我问,当时有哪些比较有名的起义军?

他说,比较有名的有三支。一支是湖北一带的绿林军,他们找的代言人叫刘玄,也真的是刘邦之后,绿林军的战斗力不是盖的,一口气打进了长安,然后立刘玄为帝,年号更始。一支是你们山东的赤眉军,找的代言人叫刘盆子,他也真是刘邦之后,赤眉军一看绿林军占领了长安,那不行,同是起义军凭啥你称帝?于是打进长安,把绿林军给灭了,把皇帝刘玄给杀了,接着立刘盆子为帝,年号建世。真正的高手是刘秀这一支,刘秀与他们两支不同,他们都是寻找代言人,而刘秀呢?亲自代言,自然呼声更高,而且他背后代表的是广大有产阶层,要钱出钱,要人出人,而且呢?最初他是坐山观虎斗保存实力,等绿林军跟赤眉军打成一团时,他出手了,把他们两家给团灭了,眼界碾压、智商碾压、财力碾压。

我问,那作为同门宗亲,刘秀会不会杀刘盆子?

他说,刘盆子选择了投降,刘秀善待了他一生。

我问,发动农民起义时,刘秀已经掉阶到农民了吗?

他说,那倒没有,到他父亲这一代,已经掉到县令了,为什么史书普遍把他认定为农民呢?因为他九岁丧父,顶梁柱没了,自然会掉阶到农民。其实也不然,刘秀是被叔叔刘良抚养长大的,刘良也是县令出身,所以刘秀离农民还有点距离。

我说,我突然觉得,是王莽给了刘秀机会。

他说,是的,也可以这么理解,没有王莽这个异姓出现,皇权只会按照既定的轨道传递,皇帝传递给太子,太子变皇帝再立太子,即便列车摇摇晃晃,只要不出轨道,永远都不可能传递到刘秀手里,因为他早已经被边缘化N代人了,已经完全没有可能了。但是呢,这就是历史的有意思之处,由无数的偶然性组合而成。其实呢,历史不仅仅是由巨人的偶然性改变进程,普通人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问,怎么理解呢?

他说,做个简单的假设,你穿越回去娶了前女友,你前女友的现任老公是不是要娶别人?你现任媳妇是不是要嫁别人?依次错位,因为你的选择改变,所有人都要随之调整,这就是普通人的蝴蝶效应,你想想,是不是很神奇?所以,历史是偶然的集合,说句更扎心的话,你能娶到你今天的媳妇,是因为你媳妇的前男友们没娶她。

我说,可是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就是他无论怎么选择怎么折腾,都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

他说,你把家当国来看呢?出人头地对于一个家族而言,有两大核心价值:第一、优化后代基因,你具备选择优质基因的资格,要聪明的有聪明的,要个高的有个高的。第二、在家族接力赛中抢得先机。你同学是富二代,你觉得不公平,但是从家族接力角度来看呢?又很公平,就是他的父辈里至少有一代人努力过。

我问,政权动荡,民不聊生,那前面设的西域都护府会不会也受影响呢?大汉兴盛,大家愿意臣服;大汉动荡,肯定谁都想来咬一口,是不是这个道理?

他说,是这个道理,西域都护府的震慑力是源于西汉强大的军事力量,王莽上台后,匈奴就看到了西汉的内虚,所以直接就攻破了西域都护府,重新夺取了西域众国的控制权,丝绸之路也就断了,连玉门关也荒废了,也就是说,郑吉打通的丝绸之路到王莽时期又断了。

我问,西域各国又被匈奴控制了,他们想念不想念我们的怀抱?

他说,肯定想念,毕竟匈奴赋税高、野蛮、粗鲁,西域各国更愿意回到大汉民族的怀抱,所以各国王纷纷把儿子送到长安当人质。刘秀不要,意思是我们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暂时保护不了你们了,我们要安安心心的发展经济,先把我们的基本盘稳定住,干脆,直接下令把玉门关关闭了,你们也别来求见,我们没有你们这些亲戚。

我说,看来刘秀很务实。

他说,相当务实。对国家没用的仪式——废除,对百姓没有好处的政策——废除,对朝廷管理没有价值的东西——废除。低调了一辈子,唯一高调一次就是去泰山封禅。还记得我给你分享的簸箕理论不?西汉主脉基因在衰退,一直到了灭国灭族的边缘,于是历史簸箕再次启动,从刘邦子孙后代里重新筛出了强势基因,就是刘秀,咱原以为王莽是汉版李隆基,没想到刘秀才是。

我问,后来的刘备,总是拿血脉说事,是不是也在学刘秀?

他说,模仿秀。

我说,看多了历史,就会发现古代政治游戏很残忍,特别是开国皇帝系列,敌人要杀,功臣也要杀,而且动不动就满门抄斩,甚至连亲戚朋友都不放过,远没有今天这个社会文明,今天,即便你犯了错,无非就是被双规了,不至于丢了小命,更不会株连九族。

他说,古代在朝中当官,就是一句话,伴君如伴虎,你仔细想想这个成语形象不?

我问,什么样的人会是安全的呢?

他说,没有绝对的安全,哪怕你嫁给了皇帝,你娶了皇帝家的公主,都不确保你的小命是安全的,刘秀有五个女婿,四个被咔嚓了,唯一留下的叫窦固。

我问,窦固为什么有资格娶公主?

他说,在整个汉朝窦氏都是名门望族,到王莽时期,窦氏已经是西北豪族了,代表人物是大将军窦融,刘秀能成功很大程度是获得了窦融的支持,窦固是窦融的侄子,所以这门婚事也算门当户对。说到这个点,你也就理解为什么刘秀比其余两支起义军更有胜算了,因为他幕后站有众多豪族门阀。

我问,那窦氏家族又是怎么发家的呢?

他说,窦融的七世祖叫窦广国,窦广国是西汉窦太后的亲弟弟,西汉窦太后出身很普通,成长过程很励志,最初是伺候吕后的宫女,可能性格好、长的好,被赐给了刘恒,刘恒即位后立她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汉武帝即位,尊其为太皇太后。给你梳理的再简单一点,窦太后是汉文帝的妻子,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奶奶,而这三代帝王正是汉朝历史乐章上的三个重音,有她在,她背后的家族自然也壮大了,虽然她可能是普通基因,但是与强势基因不断联姻,后代也在不断被改良,东汉又继续出了窦太后,也出自这个家族。

我说,一说起西汉窦太后,我就想起她闺女叫刘嫖。

他说,那时嫖还是个美好的字眼!

我问,窦固的历史成就是什么?

他说,击退匈奴、再次打通了丝绸之路、再次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我问,他为什么不如李广、卫青、霍去病出名呢?

他说,两个原因。第一、李广、卫青时代的匈奴是兴盛期,而窦固时期的则是没落期,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第二、窦固有点类似总指挥官的角色,他手下有个小弟抢走了他所有的风头,这个小弟叫班超。班超为什么在历史上那么勇猛呢?典故也多、战役也多,是因为班超出身史学世家,他爹爹是班彪,写《史记后传》的那个;哥哥是班固,写《汉书》的那个;妹妹班昭,帮哥哥班固完稿《汉书》的那个。原本班超也是史学工作者,可是呢?他总觉得干文职不过瘾,他的偶像是张骞+郑吉,觉得好男儿志在四方,应该把匈奴打跑把西域收复,于是投奔窦固打匈奴去了,弃笔从戎这个典故就是出自这里。

我问,当史官,是不是也是高危职业?

他说,那肯定的,你要知道老大的喜好,否则一不小心就是反罪。班固在家续写他爹的遗作《史记后传》时,就被人给告了,说他私改国史,给抓了。班超就去洛阳给伸冤,说班家几代人修史的辛苦和宣扬汉德的功劳,汉明帝一听觉得很感动,看了看书稿,觉得也没啥大问题,反而觉得才华横溢,这样吧,你也别在家里写了,送你个官,给你弄个书房,再找个美女给研墨,你安心写。

我说,班昭我知道,四大才女之一。

他说,史书中,班超风头完全盖过了其伯乐+领导的窦固,这都是班固与班昭兄妹俩的功劳,历史人物在后人眼中的黑与白,就是看谁来写,怎么写,他们这才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说,我看过,写的很夸张,还送了个典故给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把班超描述成了特种兵作战小分队,类似今天的美国作战小单元在中东,一个几十人的作战小单元就可以单挑一座城,例如半夜割了匈奴来使的头。

他说,在那个时期,这个故事不算夸张,只是有那么一丝违背联合国精神,毕竟斩杀的是使者,过去打仗是不能斩杀使者的,还有个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主人公叫耿恭,弹尽粮绝,最终还剩十三勇士,你有空也可以读读。

我问,班超的功劳主要是什么?

他说,窦固的功劳也可以说都是班超的,毕竟他是具体执行人,也是那三样,击退匈奴、再次打通了丝绸之路、再次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并且呢,班超最终也当上了西域都护,步了偶像郑吉之后尘。

我问,匈奴最终去了哪?

他说,西亚、东欧,他们就跟闯入鸡窝的黄鼠狼一般,又引发了那些区域的迁徙潮,从而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陨落,也是蝴蝶效应。

我问,匈奴算不算东汉初期的主要心病?

他说,算不上,若不是为了打通丝绸之路,匈奴打不打都不要紧,因为我们已经完全碾压他们了,当时势力最强大的不是匈奴,而是羌族,关键是离中原太近,就在今天的陕北、甘肃一带,包括后来东汉衰退也与羌族壮大有直接的关系。我问,我们把匈奴赶走了,为什么我们不去占领草原呢?

他说,我们是农耕文化,不是游牧文化,所以即便把匈奴赶跑了,也不会去守草原,成本太高了,甚至会主动回缩,例如雁门郡不断南迁,到曹丕时代已经迁到今天山西省山阴县了。

我问,古代人去打仗,图啥?

他说,普通小兵,图口饭吃,还有就是强制兵役。大将军也算博弈,若是打赢了,光宗耀祖,整个家族跟着接受嘉赏,打输了或战死呢?则希望能流芳百世。前面我跟你讲过,很多人在出征前已经知道自己是回不来的,就给文史小官送点礼,希望能写写自己,能让后人看到自己,纸张是不利于保存的,所以大家喜欢用碑文来记录战争,出征匈奴这样的长途跋涉,临时找碑也很难,一般会直接做石刻,把丰功伟绩刻在山上,今天蒙古境内有座山叫杭爱山,古代叫燕然山,那里就有个著名的石刻,记录的是窦固孙子辈的窦宪大破匈奴的故事。

我说,看来古代,多是子从父业。

他说,多是如此,文官的儿子继续文官,武官的儿子继续武官,一方面是阶层比较稳定,另一方面是耳濡目染以及基因传承,例如刘向刘歆,班彪班固。

我问,班固班超,一文一武,都有卓越的成就,是不是也会使整个家族前进一大步?

他说,肯定。到后面,班超的孙子都有资格娶公主了,他孙子叫班始,娶了汉朝公主刘坚得,刘坚得是皇帝的亲姑姑,这里面还有个很奇葩的典故,刘坚得喜欢召宠臣乱搞,不仅仅乱搞还不避讳班始,要求班始必须趴床底下偷听,班始忍无可忍把刘坚得杀了,杀了皇帝的姑姑那该当何罪?被皇帝下令腰斩了。

我说,越研究历史,越觉得荒谬。

他说,这是思维框架问题,用现代思维框架去理解两千年前的历史,往往是格格不入的,就如同手提锤子看谁都像钉子。同样的道理,用现代思维框架来理解未来,很大程度上也是徒劳的,因为未来会涌现出很多你现在完全无法预测的新东西。所以,学史,只当照镜子就好!

以写代学,持续分享不一样的认知和思维,欢迎关注,持续更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梦话历史005:梦话刘秀(天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