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香又甜的糯米粑粑

关于过年吃糍粑或年糕,历史上曾流传一个典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臣子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了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

他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越国勾践乘机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

当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民众断食,饿殍遍野,国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难。在此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拆城墙挖地,人们惊奇地发现,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头。

原来,这是伍子胥在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来的备荒粮。人们不禁感叹道,伍子胥真有先见之明!大家将糯米砖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

后来,在楚天一带,人们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

过年时在我国南方很多人家里都会吃年糕或者糍粑的习俗。

现在物资丰富,市场上的糍粑和年糕品种很多,各式各样的,应有尽有,既有本地手工制作的“土糍粑”,也有外地做工考察的品牌糍粑,还有从韩国进口或仿韩国工艺制作的韩式年糕。

而我小时候在老家,很少见过糍粑和年糕,偶尔有眼福或口福,看到的或吃到的也是外地的“舶来品”。真正看到的和吃到的都是本地由糯米粉做成的糯米粑粑。

现在这种糯米粑粑和糍粑一样,在市区的农贸市场到处有售,但我这些年买了好多家的糯米粑粑,甚至也有买过自称来自我老家的糯米粑粑,但不管我怎么做,总是没有吃出自己母亲所做的糯米粑粑的味道来。

我母亲在生时,每年过年都要亲手制作一些糯米粑粑,除了自己家人在正月初一早上吃,象征新的一年一家人团团圆圆外,还会用来招待拜年的客人或给前来拜年的亲友等做回礼。

对于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过年能吃上母亲亲手制作的又香又甜、美滋美味的糯米粑粑,我感到极大的满足,也常为之感到自豪。

母亲制作的糯米粑粑,程序比较简单,首先是选购优质的糯米。由于糯米稻的产量很低,那时生产队要的是产量,要的是首先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我们老家种糯米稻的很少,每年要买到糯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母亲为了能在过年做出香甜可口的糯米粑粑,常常在秋天就去市场上购买,有时要到市场上跑几次才能买回一些糯米,有时也不得不让在供销社工作的父亲出面购买。

如果实在买不到糯米,母亲就用比较软糯的普通大米磨成粉代替做粑粑,有时也用红高粱粉做些粑粑。

精选的糯米需要晒干,再用石磨手工磨成糯米粉,然后现掺和一定比例的普通米粉和水合成一个个糯米粉团。

把一个个糯米粉团放进木制的粑粑模具里,用手按压成型,去掉多余的部分,便成为一个个带有图案或字、圆圆的、约一公分厚的糯米粑粑,然后再放到锅里蒸熟、冷却,再一对对合上存放起来。

吃的时候再拿出来把它蒸软再放些白糖即可食用。也可直接放到油锅里煎一下,加入白糖或红糖再用水煮几分钟待到粑粑变软水煮干即可食用。

这样做出的糯米粑粑柔软、香甜、滑糯,味道美极了,大人小孩都喜欢吃,吃了还想吃。

小的时候,母亲做糯米粑粑,我只能做烧柴火蒸粑粑这样的辅助活。

稍大一点的时候,母亲做糯米粑粑时,我就会配合她做需要力气和有一定技术含量、些难度系数大一点的辅助活,比如和她一起推磨,母亲合好糯米粉之后,我再做成一个个糯米粉团子,并做成一个个半成品的粑粑。

等到粑粑一锅一锅蒸出来的时候,我会用开水泡点红墨水粉,在每个粑粑的正中点上一个红印,有时也用手指按住大红的红纸在粑粑上面印一个红点,让粑粑显得更喜庆吉祥。

我家有两个做工考究粑粑的模具,每个模具又在两个模型,一次可以两个人同时做,一个人一次可以做两个。

模型的图案都是老木匠师傅精心雕刻而成的,有一个是花的图案,有一个是“福”和“喜喜”字,模具表面还上了老红色的漆一直没有掉过。

据说这也是母亲的嫁妆,伴随母亲生活了60多年,母亲用它们做出了无数各种各样的粑粑。

母亲每年做出来的糯米粑粑除了自家吃外,还会给一些亲戚和左邻右舍送一些。我们兄弟姊妹成家以后,每年都要单独给我们准备一些带回吃。

春节有小朋友来拜年时,母亲除了拿出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有时也会送上四个、六个糯米粑粑。

也就是因为这样,母亲做的糯米粑粑在大队和亲戚中有了很好的口碑,大队里都有很多人知道我母亲的做糯米粑粑好吃,有的主妇们还会特意来我家向母亲学习取经。

如今母亲已离我们而去。过年再也吃不到母亲做的糯米粑粑。对糯米粑粑的期盼也成为我家兄弟姊妹对母亲的一种思念。

但愿母亲在天堂还能做出更多更好的糯米粑粑,送给已去天堂的父亲及天堂里的其他人,让糯米粑粑也香溢天堂,让她老人家流芳百世。


齐帆齐新年征文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香又甜的糯米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