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编年史(下部):一部牛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医药文化发展史

中医药文化是人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晶,承载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积淀,经过无数朝代更迭,经过历代无数医家的传承与创新,牛黄的应用发展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明代:牛黄应用的传承

明朝有三部集前人大成的中医药著作,一是药典《本草纲目》,二是方书《普济方》,三是养生著作《遵生八笺》。

永乐四年,明代医学中的鸿篇巨著,被后世誉为“采摭繁富,编次详析,自古经方更无赅备于是者”的《普济方》终于问世,书中所载牛黄方剂近 500 个,记载牛黄在婴儿、妇人、养生等方面诸多应用。

明代最著名的医家当属“医圣”李时珍了。李时珍考古证今、穷理格致、博采众长,将牛黄功效归纳为:“牛黄久服轻身增年,令人不忘。 主中风失音口噤,健忘虚乏。 安魂定魄,益肝胆,定精神,止惊痢,除百病。 清心化热,利痰凉惊,痘疮紫色者可用。” 《本草纲目》引用《普济方》中大量的方剂,与之呼应,尽显牛黄“除百病”之神奇应用。

《遵生八笺》中所记载“益容仙丹”,以牛黄入药,“每日不拘早晚,将一丸入口噙化,以致津液满口,咽下丹田,浇灌诸经各络。气到处自然辅正除邪,能使肌肤光润,久服,则百病不生,万邪归正。”

清代:牛黄应用繁荣发展

清代,中医学传统理论和实践经过漫长的历史检验和积淀,已臻于完善和成熟,牛黄不仅仅是作为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在诸多疾病方面应用广泛,同时在养生保健方面也为人们津津乐道。在中医药历史上,牛黄是不可多得的“宝物”,珍贵但极为稀少,一般只作为“贡药”深藏在宫廷,老百姓很难见到。

自清代开始,含牛黄的方剂经加减化裁、逐步改良后慢慢由宫廷传入民间,促进了牛黄应用的传承与创新,许多名方、名药、名医相继涌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温病学家吴瑭的《温病条辨》和“安宫牛黄丸”,以及全生派代表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和“西黄丸”。它们的组方如下:

安宫牛黄丸:牛黄、水牛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西黄丸:牛黄、麝香、乳香、没药。

安宫牛黄丸和西黄丸,都是清代名医在前人基础上,对牛黄应用的发扬光大。

现代:牛黄应用守正创新

自古就有“千金易得,牛黄难求”的说法,我国传统的4500种名方名药中,含牛黄的中成药就多达650余种,但因为牛黄珍贵稀少,很多经典名方一直被束之高阁而无法普及,牛黄的神奇功效自然也无法惠泽大众。

大家所熟知的安宫牛黄丸,一般作为急救用药使用。但实际上安宫牛黄丸在身体疼痛、头痛头晕等情况下也可对症使用。很多人只知道西黄丸是抗癌用药,实际上西黄丸活血化瘀,对皮肤炎症、情志障碍等均有很好的疗效。还有,通常大家以为牛黄解毒片为清热降火专用药,其实牛黄解毒片外用还可解决皮肤炎症等问题……

其他如古代医家所云:牛黄“久服轻身增年”、“益肝胆、定精神”、“主健忘虚乏”、“益容仙丹”等,作为养生保健、调理亚健康,更是鲜有人知。

90年代,医学泰斗中国科学院裘法祖院士、同济医科大学蔡红娇教授呕心沥血,研制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专利产品——体外培育牛黄。它是中药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体外培育牛黄面世以来,解决了天然牛黄产量稀缺的困境,奠定了好牛黄惠泽大众的基础,让很多含牛黄的经典名方名药得以传承和发展。

从明清时期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使牛黄为人所知,到今天体外培育牛黄的问世,让牛黄这味珍贵稀缺的中药从此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知和体验到牛黄的神奇。而通过现代医学实验,对牛黄细胞分子层面的基因图谱研究,牛黄的神奇功效也被逐一解密,从而被科学地应用在更广泛的大健康领域。这也再次证明了古人智慧的伟大,以及中医药文化的神奇!

纵观中医药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中药的典型代表,一部牛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医药文化发展史。未来随着体外培育牛黄的普及应用,将真正实现“化珍稀为普及,让牛黄惠泽大众”!

你可能感兴趣的:(牛黄编年史(下部):一部牛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医药文化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