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男,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南方都市报专访余光中:
写《乡愁》情绪酝酿了20多年
2003年,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曾将“年度散文家”授予余光中先生。授奖词写道,“余光中的散文雍容华贵。他的写作接续了散文的古老传统,也汲取了诸多现代元素。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注重散文的容量与弹性,他探索散文变革的丰富可能性,同时也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
2010年8月,去深圳参加“30年 深圳梦典”大型诗乐晚会的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出席与深港诗友的互动晚宴,现场向南方都市报赠送其经典诗作《乡愁》的手稿。
此外,记者多年来曾访问余光中先生,以下是2010年8月的访谈内容:
2010年8月,时年82岁的余光中在台湾家中接受了记者的电话访问,电话那一端,余光中老人吐字清晰、思维活跃、笑声爽朗。他说,现在散文、诗歌、翻译、评论他都有再写,今明年也将会再出新书。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
记者:在祖国大陆,提到您的名字就会想起《乡愁》。听说您写出《乡愁》只花了20分钟,很多人想知道,您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余光中:有朋友说:“你文思怎么这么快呢?20分钟就写完了?”我说这种情绪压在我心底已经20多年了。我离开大陆时只有十三四岁,那时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都还写不出这样的诗句。
记者:您到过四川,在南京、厦门求过学,在台北、美国也都生活过,也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11年,现在居住在台湾。这么多地方,您最喜欢哪个?
余光中: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虽然我在美国也生活过,但我一点也不喜欢美国。最喜欢的还是大陆母亲。我的妻子是江苏常州人,我出生在南京,我的祖籍在福建泉州永春,我很喜欢大陆。
记者:您曾经写过《五十岁以后》,“莫指望我会诉老,我不会,海拔到此已足够自豪,路遥,正是测马力的时候,自命老骥就不该伏枥。”在接受主持人杨澜的采访时,您当时也有提到《七十自喻》。您今年82岁了,身体怎么样?还有继续坚持写诗吗?
余光中:我和太太刚从欧洲旅行回来,身体还不错。24日早上我们还会坐飞机去香港,大概中午的时候便到深圳了。我发现自己还可以写,现在散文、诗歌、翻译、评论我都有在作。今年、明年也都会再出新书。
今年的端午节,我去到了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我也写了一首新诗《秭归祭屈原》,这是我为屈原写的第七首诗。活动现场我也朗诵了,反响还可以。这次去到深圳我将和张家声合诵这首《秭归祭屈原》。
“无论环境如何,事在人为”
记者:30多年前您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时曾写过一首《独白》,“深圳河那边的郁郁垒垒”,当时您写这首诗时是什么心情?
余光中:1974年至1985年我在香港教书,我在香港呆了11年。《独白》是我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所写,也就是去香港的头两年。“独白”有两层含义,一个人自言自语是独白,四周是黑暗的,只有自己一个人也是独白。当时两岸还没有交流,我的美国华人朋友来了,还有很多台湾的文人去到香港,我都会带他去登八仙岭,用望远镜看落马洲,大陆始终是母亲。
记者:前几天深圳一些诗人朋友有个小型聚会,我告诉他们余光中先生即将来参加诗乐晚会,他们都非常高兴。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诗人朋友?
余光中:诗歌,坚持写下去,可能两三年、三五年时间都非常不够。想要把自己的矿产都开发出来,一定要多读一些好作品,路子要走得宽一点,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都要读。我到现在也还在读古诗词,还有学习我的专业西洋文学等等。光读当代人的作品是不够的,喜欢写诗的朋友还是要多读一些其他的不一样的作品。
南都:有的诗人朋友说深圳节奏太快,您觉得城市节奏对写诗有影响吗?
余光中:写字或者写诗,都有两个元素。一是写广泛的人生,广泛的人性;二是写居住的城市,写周边的环境、生活。都市的时间感、节奏也许比较强一些,农村的节奏或许慢一些,但都是各有优势。关键是诗人要有吸收力和创造力。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都是有优势、有劣势,事在人为!
游子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