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读孔子

image.png

时常想起孔子,首先浮现脑海的就是初中历史书上的一幅画像。对孔子的整体印象就是和蔼、智慧。

小时候语文课本上学习的论语也只记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经常想起只言片语,也不觉得到底有什么深意。相反,会生出很多困惑:

复习怎么会快乐呢?小时候最痛苦的就是学习写作业,学习都避之不及,复习又哪来的快乐呢?

朋友来了怎么会高兴呢?朋友来找我玩耍,只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没有说兴奋的感觉呀?如果说开心也只是玩耍的过程,而非朋友远方而来!

别人不知我,诬赖我,顿时火冒三丈,哪管那三七二十一,非要找他当面说个明白不可,有时甚至会气极而泣,怎么可能不生气,还要当什么君子呢?

这些困惑,也从未深入思考。只是依旧偶尔想起只言片语,就像就算没有月亮的白天,脑海里也会浮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坐在空调办公室里也会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

慢慢长大,知道了“心灵鸡汤”、“名言警句”,只觉得论语和这些一般无二,于是论语就和“鸡汤”画上了等号。

时隔数年,再读论语,发现了论语和“鸡汤”是完全不一样的。论语是有生命的,是经过孔子实践了的知识,是孔子德行的传记。

纵观论语二十篇,篇篇都写着仁、智、勇、温、良、恭、俭、让...横竖也看不懂,只觉得很有道理,却又说不上个一二三来。仔细研究,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实践”

论语是实践的知识。如果用学习语文背诵诗词的方法记忆论语,并不觉得论语比诗词更胜一筹,相反,还没有诗词的形象与美。就像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脑海里就会浮现一个带着头巾的老汉,夏日炎炎,大汗淋漓,满脸辛劳,锛着锄头翻耕土地。顿时只觉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如果想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只会觉得胡扯,学习尚且艰辛,复习更是痛苦,实践也谈不上,哪里会快乐呢?

进入社会,面临人生选择、学习做人做事,总希望能有一位有阅历的长者,能在关键时刻指导我,告诉我“这样做,我试过”。但是现实却是随机选择,也不会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孔子不就是一个历史典范吗?论语不就是实践宝典吗?他用一生实践,然后告诉我:“去干吧,我试过了!”

顿时有种想哭的感觉!时间长河中,孔子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使我摆脱愚昧,挣脱出了牢笼!

从未如此刻理解“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句话!孔子这位老师一生践行,用自己的生命指引着我生命的方向!

孔子一生都在修炼自己的人格。“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就是孔子的人格修炼宝典。说起孔子,就会自然想起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道德经就是老子的人格修炼宝典。

孔子和老子是中国文化的交汇并行的两条脉络。如果说孔子的修炼准则是“实践”,老子的修炼准则就是“无为”。看似相反的两种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交会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矛盾的文化。(这不就是太极吗?)

反思我自己,是受这两种思想影响了的。既想如孔子一般坦坦荡荡,当个君子;也想像老子一样恬淡无为,顺其自然。结果两种思想总是在做斗争,时而奋斗,时而无为。所以总是在做无用的功夫,内心也很纠结痛苦。这当然有对两种思想误解的原因,但是没有把两种思想有机融合或选择,也是个现实问题。

想到的出路当然是深入研究和理解孔子与老子,创建和修炼自己的人格宝典。

察其言、观其行、度其心、知其人。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举止,深入研究论语,才有可能认识孔子其人,孔子的形象才能鲜活起来。那么孔子有何心、何行、何言也就不足为奇了。就像身边的朋友,相处的久了,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有何优点和缺点也就明了了,他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说出什么样的话也就不觉奇怪了。

阅读论语,才知孔子并非天赋圣人。孔子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修炼。像钱穆所说:“从外面来看,像是平平常常的,并没有道德和不道德的鲜明界限之存在;但在其内心人格上,是可日有上进,实不平常的。”

所以可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并非一时的激昂侠情,而是数十年的人格修炼,生起的浩然正气,这正气,中正平庸,不激不荡,有大地的厚重德行,也有水的低下之德。

了解至此,阅读论语大概就有了理解上的要求:“学而时习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学而时习之”是修炼基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修炼准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新解读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