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一碗人间烟火

    梁先生一生游历四方,也遍吃四方。《雅舍谈吃》记录了他在故乡老北京,全国各地,国外吃过的让他念念不忘的美食,这些充溢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句子,平淡且真实,温暖而惬意。

    讲到鱼,便有清炸和酱汁的两做鱼,汁里加醋的醋溜鱼,炸成瓦片状的瓦块鱼,讲到鸡,就有锅烧鸡,搅蛋白炸成的芙蓉鸡片,咖喱粉做成的咖喱鸡,讲到甜点,就有蜂糕,花糕,月饼,茯苓饼,先生不仅讲美食的色与味,还讲它的制法,它的来历,还讲店小二的服务,顾客们的吃相……

    写美食的文字读来有一种莫名的舒服感,虽没有华丽辞藻点缀,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就是让人读得津津有味,口齿生香。

    中国历来很多文人写过关于美食的篇章,苏轼对烹饪很有研究,他自创东坡肉,流传至今,成为著名的一道浙菜。他曾写《猪肉颂》,“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洗净铛,烧着水,煮猪肉,火候到了味自然鲜美。汪曾祺先生也爱写美食“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他也曾写到“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小碟酱姜易得,知足热爱生活之心可贵。白居易曾写“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即使在“晚来天欲雪”之时,也有雅兴美酒,这是对生活的热忱。

    对于吃食,荣国府可谓是极讲究的,最繁琐的就是那道茄鲞了,“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拿鸡汤偎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儿,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还有各种特色食物如碧粳粥、豆腐皮包子、糖蒸酥落等,真是一场美食盛宴。除了吃食,连吃茶也十分讲究,妙玉请宝玉,黛玉,宝钗喝茶,用的是旧年收的梅花上的雪,用的器具是珍奇古玩,这又是吃出了一番雅趣。

    我想,这些文字虽然平淡,但吸引我们反复咀嚼,它写出的却是平凡生活,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忱,是“生之气息”。

    饮食,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就是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手上做着菜肴,嘴上抱怨,而对于一些文人雅士,则是一种生活乐趣,是舌尖上的享受,是对生活的不停尝试与探索。平凡的生活本就如此,抱怨的人看到的总是消极的一面,热爱的人总能在平淡中感受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但一日三餐,确实是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既然如此,就在做美食时心中带着爱,在吃美食时,感受味蕾的跃动,“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用心享受我们的一日三餐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食一碗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