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往世界的电报,为何先发到这里?

电报是何物?

影视剧中发电报的桥段并不鲜见。

以电为载体远距离传送信息的电报,是美国人莫尔斯1837年发明的。

电报通过专用线路以电信号发送,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的编码叫摩尔斯编码。

此前,人类远距离传递信息靠的是驿站人力、畜力,

中国最早的电报建于1876年,福州城至马尾港的电报线。

可是,电报想发得再远点就麻烦了⋯⋯

清廷设立电报,是让列强给逼的。

同治八年(1874),日本入侵台湾,清政府从战前得知消息到做好迎战准备费时3个月。

军国大事,驿递再快,也是慢得要死。

光绪十年(1884),清政府将电报从天津经过山海关接至营口。

营口是东北通商口岸,1861年开埠各国领事纷纷进驻,电报是通讯首选。

奉天府筹银八千两将电报从营口接至沈阳,电报线路全长180公里,光绪十一年(1885年3月)竣工。

于是,在奉天城德盛门里公署前胡同金银库房设立盛京电报分局,归属天津的北洋官电总局。

分局内安装莫尔斯印码电报机一台,每分钟可传递20个汉字。电报业务分为四等:一等为公报,政府专用;二等为局报,电报局所用;三四等为商报,商民共用。

经过几年的建设,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从沈阳向周围延伸了五条电报干线,

盛京电报分局成为东北地区电报传递中心。

东北各地电报也迅速铺开,北面经珲春和海兰泡两分局,可与俄国东北局传递国际电报。

1900年,东北电报网遭到义和团运动的破坏,线杆毁损殆尽业务中断。

1906年,清政府才派道员黄开文为总办,重新筹办盛京电报,交涉收回日本擅自架设的奉天至新民间东北电报线。

当年,就接通了奉天至营口、锦州,奉天至直隶省的电报线并实现通报。

1909年底,东三省电报总局从俄国和日本手中收回线路1620.5公里,

恢复和新建线路4101公里,线路总长达5721.5公里,

开办电报局和报房52处,恢复了以奉天为中心的东北有线电报网。

大清国祚,气数该尽也是天意。

1911年,清朝全国已建成有线电报线路6万多公里,设立电报局约700处,干完这些,清也亡了。

此时,东北电报则已通达“二十二行省,并及朝鲜,外藩。”

民国时期,“通电”陡然成了最受欢迎的政治手段。

军阀们旦凡干点事,动不动就“通电全国”,广而告之,弘扬政绩。

当时统计“通电全国”1913年有40次,1917年72次,到1922年达97次。

真可谓是三天小通电,七天大通电。通电不通电,其实没人看⋯⋯通电真是爽得很!

1927年时,个人电报业务的出省是一字约一角六分银元,千字就得160大洋。

此时电报业务分为政务电报、公务电报、特种电报和寻常电报。

1928年的东北电报总业务量达310068份。

1931年3月,奉天电报局装有莫尔斯波纹收报机、自动发报机各5部,

在沈阳至北平、天津、长春、齐齐哈尔和哈尔滨直达线路上使用。

还有莫尔斯印字机、莫尔斯发报机各27部。共建成直达电路和串联电路32条,其中自动机电路5条,印字机电路27条。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操控电信事业,1933年把省干线改用铜质双线线路。

1936年,在沈阳至长春,沈阳至安东的电路上安装日产单路载波机。

到1938年,日伪控制下的沈阳电报线共有68条电报线路。

国民党统治时,沈阳成为一座孤城,对残存的设备无力修复,电信事业几乎瘫痪。

电报红红火火,无线电又来了。

1922年,张作霖下令成立东北无线电监督处,发展无线电事业。

1923年,一批留学生和无线电工程技术人员来到沈阳,开始筹建东北无线电台。

张作霖在奉天故宫大政殿前的礼乐亭架设了第一台无线收发电报机,奉天无线电总台成立。

创建之初,服务军事需要,只装设1台马可尼收发报机,能与东北各大城市传递官报。

1924年2月,又装设一合功能更强大的无线电收发机,

可直接接收欧美各国电报,这是中国与欧美直接通信的开端。

奉天成为当时国内第一个能够收发国际电报的地方。

当时,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城市收发国际电报,均须在奉天进行中转。

奉天得到一个绰号一一世界收发处。

奉系当局成立了无线电专门学校,招收无线电工程班和通信班学员,培养自己的电信工程技术人员。

为加强国内远程通讯,在沈阳大北边门外北大营建国内通信发报台。

1925年初,奉天无线电台与法国巴黎无线电总公司订立单方通信合同。

1927年,与德国柏林无线电海外通信社重订双方通信合同,并互通报业务。

从前,中国电报业务由英国和丹麦公司所垄断。

此后,所有京、津、沪、汉等地出国电报都由沈阳转通。

1928年张学良执政后对电信机构大加改革。

东北全区无线电以奉天为总台,无线电专家陈先舟为台长。总台在各大中心城市及边远地区相继建成数十家无线电台。

有线电线路在陆地架设23535里,在水下架设38544里形成庞大的通讯系统。

奉天电台报务量占全国同类近50%,创造历史的“黄金时代”。

电话也是城市开风气之先的产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时任邮传大臣袁世凯鼓动下,慈禧安装了电话。让颐和园中的老佛爷尝上了“新政之鲜”。

随后,北京电报总办黄开文操作为各王府、大臣都用上了电话。

1905年3月,盛京将军赵尔巽奏请朝廷将黄开文请到沈阳,开办沈阳电话业务。

1906年广告上,奉天小西门茂林宾馆安装了电话,却是日本“奉天兵站部御指定”。

赵尔巽办电话也是日本人给逼的,自家的电信权都让外人抢走了。

日本在日俄战事中开办电话业务。日奉天军政署擅开电话局,并于1906年3月对外接受用户。

黄开文毕业于天津电报学堂,是个电讯专家,他到奉天立马立开办电话业务。

他以“东三省电报事宜候选道员”之职,带领20多个技术人员在军署前胡同安上德国西门子磁石式50门电话交换机一部,架设沈阳首条电话线。

同时为市内各官署装设电话机30余部,开办了只供官署使用的电话。

1906年7月,沈阳市开通了电话,这是沈阳通信史上的大事。

那会儿,后起的奉天意识到人才的重要,在关内高薪抢人。

原想架设电话线路后就回京的黄开文,被赵尔巽挽留下来,负责奉天劝业道。

1908年3月,交换机增容至250门,开始供商民租用,用户增至150户。

1910年6月,成立了奉天电话局,市内用户增到243户。

大清十年新政,没能挽救命运,却成为留给民国的红利。

1914年奉天电话总局成立,707户用户中有449户为商号店铺用户。

民国的大城市景观,不是大楼,而是电杆林立。1916年,沈阳城电话杆达2801根。

1930年,张学良在故宫南侧创办自动电话局,安装西门子步进制(SB)自动电话交换机3500门,用户增至2405户。

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用拨号打的电话,就是先进的步进制电话。

到1945年,沈阳有电话用户16987户。

抗战胜利后,苏军将沈阳一万门电话交换机设备及库存线路设备运走。

严重损害下,沈阳电话用户跌至不足万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往世界的电报,为何先发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