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周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心得 Frank

作者:孙瑞雪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宁夏科学启蒙研究会创办人。

作者发展和延伸了一套完整的儿童发展的爱和自由理论和敏感期理论,其贡献在于帮助成人了解儿童的心智发展过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其创作的社会科学专著《爱和自由》与科学教育专著《捕捉儿童敏感期》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界的新纪元。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敏感期是孩子人格发展的黄金期,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0到6岁的孩子身上最集中,有些孩子可能会持续到6至12岁。家长引导得当的话,会事半功倍地助力孩子的发展。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后面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还不一定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介绍,分别是儿童敏感期的定义,儿童敏感期的分类和表现,以及父母在儿童敏感期的行为。

一、儿童敏感期的定义

“儿童敏感期”这个概念是由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是孩子为了获得某种品质或能力而出现的暂时现象,一旦孩子拥有了这种品质或能力后,这种特殊的敏感就会消失

换句话说,儿童敏感期是暂时的,它就像是一个信号,孩子通过这个信号告诉家长,爸爸妈妈我现在要发展这个技能了,你们要理解、尊重我,要来帮助、引导我

如果父母能捕捉到这个信号,去理解、帮助孩子,那么孩子就能顺利获得相应的技能,之后这个敏感期就会消失,孩子也会进入到下一个成长阶段。

如果父母不能捕捉,而且父母的行为影响了孩子的探索和发展,这会为孩子下一个成长阶段带来部分困惑。

书中有个例子,有个叫托蒂的意大利小男孩,在刚出生的前两个星期,他的一只眼睛因为有轻度感染,一直缠着绷带。等把绷带去掉后,医生发现,托蒂的这只眼睛虽然从生理上看完全正常,但却依然看不见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一个器官如果你经常用它,它就会变得很发达,如果不经常用,它就会逐渐退化。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管这个叫"用进废退"的进化原则。

小男孩托蒂的眼睛缠了两个星期的绷带,这就使得为这只眼睛工作的大脑神经组织,长时间无法通过这只眼睛接受到外界的刺激,因此出现了功能的衰退和丧失。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有其内在成长的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在敏感期尤为明显。在敏感期内,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大脑充满活力和激情,因此学一些技能也会相对轻松和容易。

敏感期就像是“风口”,如果家长能利用好敏感期,就算孩子不是天赋异禀,也能大概率成长得不错。

笔者建议,父母要去留意观察孩子,看看孩子出现哪些无意识的行为方式,然后停下来思考,想想孩子的这些行为背后有着说明样的身体或心理动机

与此同时,父母们最好不要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来评价孩子行为的对与错

二、儿童敏感期的分类和表现

随着孩子的年龄发展,主要划分为感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人际关系敏感期。

1、感官敏感期

感官敏感期跟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这些感官有关的敏感期,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口和手的敏感期了。

比如,孩子喜欢吃手或者把东西放到嘴巴里,还有用手喜欢抓东西、捏东西

一般来讲,孩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喜欢吃手,再大一点,会把很多东西,不管能吃的、不能吃的,都放在嘴巴里。你不让他放,或者把东西从他嘴巴里拿出来,他可能还不乐意,甚至哇哇大哭。

孩子看上去是在吃东西,其实他是在用嘴巴来认知事物和唤醒身体。他把东西放在嘴巴里咬一咬,嚼一嚼,他就知道了,哦,这个东西是硬的,那个东西是软的,这个东西不能吃,那个东西味道不错等等。

在这个阶段,孩子还是小婴儿,是不太清楚自己身体各部位都有什么功能的。他不断地抬手,把手塞到嘴巴里发现,哇,我居然是有手的,我的手还可以动,可以抓东西,这样就唤醒了手的功能,手的敏感期也就随之而来了。

在手的敏感期里,孩子可能见圆的就拧、见方的就按、见线就拽,反正就是不让手闲着。

那当孩子在还不会说话时,手就是他表达想法的重要工具,他通过手的各种动作来表达想法,手的使用过程其实就是孩子思考过程的外在表现。

2、秩序敏感期

分为外在秩序和内在秩序。

外在秩序,即孩子的行为表现看得见。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要把东西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比如他的玩具,必须放在他经常放的地方,你随意给他挪动,他会非常有情绪。

吃东西必须要完整的,饼干有一个角缺了,不行。苹果被切成两半,不行。

做事情一定要按照固有的顺序,比如早上起床后一定要先穿袜子、再穿裤子等等。

对于孩子来说,外在环境的有序,能够给其安全感。如果他闭着眼睛都知道这个东西放在哪里,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他就会感到很安全。

而这种安全感,为孩子的内在秩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保障。

内在秩序,即孩子内在的规则、诚信、友善等,这些品质在孩子的内心也是有序排列的。

当孩子所处的外部环境是有序的,他感到安全,就会把精力放在内在秩序的建立上,从而帮助孩子发展更加健康的内在人格。

总之,父母们首先需要维护孩子的外在秩序,然后陪伴在孩子身边,帮助其发展内在秩序。

3、人际关系敏感期

关于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大致可以从以下过程中看出来。

首先,孩子会选择食物,我把好吃的分给你,你跟我做好朋友

但是很快,孩子会发现,当自己没有好吃的或者好吃的吃完后,两人的关系就结束了,大家会各自去玩,或者各自回家。

于是,孩子就会去寻找一个他们认为不会消失的东西作为连接媒介,这个东西通常是玩具

因为有的孩子,可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后,就会离开,不跟你玩了,这样孩子就又开始寻找新的连接方式了。

最终,他们会发现,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的基础上,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倾听、理解和关爱

比如,班上或者小区里,很多小孩一起玩,但玩着玩着,到最后有那么几个孩子总在一块,关系特别好。

他们好像特别谈得来,待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他们还会互相帮助,如果其中有一个小孩和别人起冲突了,他们会帮着一起去对付别人,这就是自发形成的团体交往模式。

读者朋友,你们家孩子是否也是这样的人际交往过程呢?

三、父母的行为

对于父母来说,这里有个原则,那就是:在孩子处于敏感期时,父母应该把握住一个大原则,就是要给予孩子爱和自由。

爱就是要尊重、理解和接纳孩子。

自由就是尽量不干涉,给孩子创造一定的自由成长环境。

1、感官敏感期

对于孩子的口,或者是吃来说。

看到孩子乱吃东西,父母们第一反应可能是阻止,可能会把手和东西从孩子嘴巴里拿出来,不让他乱抓乱捏,希望孩子最好乖乖地呆着。

父母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阻止,那就等于是阻断了孩子探索、思考和表达的途径

正确的做法是:

如果孩子喜欢把手和东西放在嘴巴里,你就把他的手洗干净,保持卫生。

有的东西他放在嘴巴里可能会有危险,那你就把这些东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父母们主动提供一些不同种类的东西,让他自己摸索,什么小孩专用的牙胶、软的香蕉、硬的苹果等。

对于孩子的手来说。

父母们看到孩子用手抓饭,别扭地拿剪刀时,很多家长可能觉得,与其看他把饭弄得到处都是,还不如我直接喂他;又或者看到孩子拿剪刀,要赶紧制止,不然可能会剪到手。

如果家长长期这么做,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差。

有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要等着老师来喂,那这些孩子大概率是在手的敏感期内,被家长强制干预过。

正确的做法是: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他自由地去尝试和探索。

2、秩序敏感期

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往往会为了维护秩序而显得很倔强,有时甚至看上去像无理取闹。

例如,一个妈妈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本来孩子高高兴兴的,可是刚走到幼儿园门口,妈妈大声打了个喷嚏,这下孩子不愿意了,大声哭喊,坚决不进幼儿园。

遇到这种情况,确实是很难理解,也让人感到很无奈,但这恰恰就是孩子处在秩序敏感期的表现。每天,妈妈送他去学校,走到大门,跟他说再见,对孩子来说,这是一套固有的程序,这套程序里,妈妈打喷嚏这个事情是不存在的,妈妈忽然的喷嚏破坏了他的秩序感,使他感到不安全,他就开始发脾气哭闹。

正确的做法是:

一是父母们需要有极大的包容心,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各种行为。

二是父母们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外在环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腾出精力去建立他内在的秩序,从而发展出各种优秀的人格品质。

3、人际关系敏感期

比如,拿物品交换来说。

有的时候,孩子选择交换的物品之间的价格会相差很大,比如他可能会用一个几百块钱的电动玩具车,交换回来一个小卡片。

这在我们成人看来,绝对是笔赔钱的买卖。

但是在孩子看来,电动玩具车和小卡片之间的价格差是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通过交换和别人建立了关系。

再比如,拿玩具打闹来说。孩子在一起玩时,经常会玩着玩着就吵起来,甚至是打起来。

书中讲到一个例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到男孩家玩,两个人都要当狮子王,谁都不让步,最后吵了起来。大人简单协调了几句,没有效果,也就不管了。没想到,几天后,他们和好了,又在一起玩了。

家长很好奇,就问:“你们是怎么解决两个人都要当狮子王这个问题的?”孩子回答说:“如果我到他家,他就是狮子王;如果他到我家,我就是狮子王。”

正确的做法是:

不管是孩子交换吃亏了,还是他们之间起争执了,父母们都尽量不要参与,要给他们自由,让他们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总之,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在自由的环境里,他们能够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取舍、判断、沟通和考虑对方的感受,也正是这些技能,奠定了他们成年后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

总结一下,儿童的敏感期是暂时的,是一种信号,父母们应该留心观察,帮助孩子安全平稳的渡过。

儿童敏感期可以划分为三个,一是感官敏感期,指的是孩子用口、手等“乱吃”、“乱抓”东西,这其实是孩子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对外在环境进行探索。父母们要做的就是提供安全的环境,并作出正向的引导。

二是秩序敏感期,分为外在秩序,即孩子表现出的外在秩序行为,只有在外在秩序得到建立,并且感受到安全的时候,孩子才能健康的发展内在秩序,即内在品质的建立。父母们要做的是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行为,并提供给他们有序的外在环境。

三是人际关系敏感期,孩子会通过食物、玩具、兴趣等探索与周围人建立关系,父母们要给予孩子爱和自由,协助他们健康发展。

蒙特梭利说,成人有工作要做,孩子也有他的工作,事实上,孩子的工作就是通过不断训练和学习,最终成长为一个成人。

以下是笔者整理《捕捉儿童敏感期》的思维导图。

查看高清思维导图,可以进入公众号“CoachMind”聊天页面,回复“201”,领取《捕捉儿童敏感期》高清思维导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69周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心得 Frank)